你為什麼無法拒絕別人?

你為什麼無法拒絕別人?

現在微信朋友圈的作用,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私密朋友的小圈子,談論的也不再是那些只有在朋友之間的體己話了。從一開始的徽商,賣面膜眼貼,到後來的各種保健品推銷,再到後來各種廣告貼,招生培訓等。如今,各路商家也在這個平臺上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營銷,方式包括:集齊多少個贊送禮品啦,關注公眾號拉票競選等等。到現在甚至在某些群裡發展出了這樣一種潛規則:我希望你幫我投票,所以我發紅包。如果你接收了我的紅包,無論金額多少,那麼你一定得幫助我拉票。

當然,從社會化角度上來說,人類是群體性動物,為了保持互動關係,我們會有相應的親社會行為和利他表現。尤其在遭遇危險時,我們往往會對涉身於危險狀態下的夥伴表現出利他行為。比如: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還有天津812大爆炸,近期的泰國遊船等等事件,各種渠道的人道主義援助,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資源。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一種文化或某個社會的成員,人們會相互合作,相互幫助,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會為其他成員的利益做出犧牲,儘管這些行為對於他們自身的利益沒有什麼好處。

同時,進化觀點表明:對陌生人的利他行為,可能部分地依賴於利他行為的互惠性這種與生俱來的期望。也就是說,從互惠性利他主義這個角度而言,人們之所以做出利他行為,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希望其他人也會對自己做出利他性行為。正如微信圈的投票信息一樣,人們往往抱有這樣一種期望----當你需要我投票的時候,我幫助你,將來當我需要你投票的時候,你也要幫助我。這樣的互惠期望賦予了利他主義生存的價值。因此,如果你抱著互惠互利的態度去完成來自陌生人的拉票要求時,我們常常會心安理得,因為我們知道,今天我對於你的付出,總有一天你會通過其它內容或形式如數奉還。

但是,又有另一種可能性出現了,那就是如果我對你的這種幫助只是僅僅出於親社會行為,完全的利他主義,並不需要你通過相類似的行為來補償我呢?我對你,無論是陌生人,還是朋友,我的行為都是無慾無求,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是否可以有拒絕你的權利?

中國人講究的是人情,而中國社會也是典型的人情社會。這種舉手之勞,可以輕鬆幫助的小事,你一定不會拒絕的,你為什麼你要拒絕呢?你是我心中的老師,也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好人啊!給你發張好人卡吧!於是乎,這樣理所當然的想法,這樣非常有高度的道德期望,就這樣團團纏繞住了我們,變成了無形的道德綁架。我們不能說“不”,如此會損害我這個高尚的人在你們心中的形象;我不能說“不”,因為社會道德強調,我們要樂於助人,不求回報;我不能說“不”,因為一旦拒絕,我就會變成不通情理之人,變成一個壞人!

可是,你體諒我的感受嗎?社交網絡如此發達,我們會同時面對各式社交圈:同事圈,家族圈,朋友圈,興趣愛好圈,交友圈……來自不同社交圈的這樣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次數也越發有限制,有的甚至是需要每天投票、多次點讚的!我的上帝!因此我每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來處理這樣的事情,完成這樣完全不必要的社交任務。我,一個自然人,就這樣活生生地被來自社會群體的道德要求給綁架了!

為什麼我們活得不爽,卻難以開口拒絕呢?你到底在害怕什麼?恐懼什麼呢?

你為什麼無法拒絕別人?

我們知道,在中國家庭,大從數人從自己的原生家庭帶來的成長經驗中,既沒有學會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需求,也沒有學會拒絕滿足他人。我們的家庭成員之間,界限常常是混淆的,父母探聽兒女的私事,領導關心下屬的業餘生活,而我們卻毫無反抗之能力,拒絕之意識。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長大的我們不明白,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個獨立與完整的個體,但實際上我們總是相互剝奪與相互干涉。

在我們的文化中,將有“表達”與“拒絕”的權利都視為一種“自私”,因此剝奪人們表達的權利,也剝奪人們拒絕的權利。我們的教育體制從小就要求我們“聽話”,要討好別人而活,需要以討別人開心或喜歡,來確定我們是主流價值中的好孩子、好人。

久而久之,我們將無法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中健康成長。因為,我們如果在關係中表達需求,這是自私,是一種羞恥的表現,於是要迂迴,要回避,要假裝沒有需求。如果在關係中要拒絕滿足他人,我們也無法安心,因為擔心自己自私,擔心自己不夠好,擔心自己會不會傷害他人的想法,困擾掙扎,進退兩難。

不同的是,在西方家庭文化中,他們可以將表達與拒絕都視為一種權利,我有權利表達需求,但他人也有權利拒絕給予或滿足。

拒絕別人是需要力量的,這種力量來源於人的自主性。一個有充分自主性的人,能夠確認自己的選擇與主張,自然會有拒絕別人的力量。相反,一個缺少自主性的人,往往會順從地接受那些他們內心牴觸的要求,因為他們很少有力量去對抗他人。當他們總算鼓起勇氣拒絕了別人時,馬上會產生內疚、焦慮、自責、羞恥等負面情感。對於缺少自主性的人來說,任何選擇的情景都會讓他們寢食難安。

可是,我們更需要了解: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完全全的滿足另一個人,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完全全的沒有自己的需求。如果我們可以試著理解,身為凡人,別人有限,我也有限,我們才能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對待他人。

因此,我們需要打破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學會在拒絕中成長。

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應該保有這樣的印象:拒絕是有力量的表現,它並非自私,而是一種正當的權利。有清楚的界限,不但可以表達自我的需求,同時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保有自己的自主性,學會溫柔而堅定的拒絕,去找到適合你的對於拒絕的積極態度。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會更容易做到這一點。你,是那個內心強大的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