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中心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形势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会

近日,国际合作中心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形势研究课题《加快推进癌症防治攻关研究》成果报告会。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空军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等医疗卫生系统产学研各界20多家机构领导专家应邀出席,听取报告并参加论证交流。会议由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依滨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朱世宏、国际合作中心原副主任宋功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刘芝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助理宋玉琴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国际合作中心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形势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会

课题成果报告会现场专家交流论证

依滨同志指出,健康中国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内容,癌症防控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专项之一,加快推进癌症防治攻关工作是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高度关注的工作之一,国际合作中心承接开展《加快推进癌症防治攻关研究》课题,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心工作的务实行动。

宋功美同志介绍,中心课题组历时半年进行资料整理及报告撰写工作,力图确保课题成果站位高度与国家规划相协调,癌症防治研究理论专业,数据准确可靠,案例具有代表性,目标建议切实可行,成果来之不易。

课题组执行组长常非凡博士对课题成果进行现场汇报,并提出聚焦我国高发、特色和优势研究基础的癌种,以降低发病率、提高早诊率、提高生存率、促进均质化为方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癌症防控策略等建议,获得与会专家对课题报告的一致肯定。

刘芝华、宋玉琴等20余位与会专家表示,课题报告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图文并茂,是一份颇具科学性、前瞻性、引领性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加快推进癌症防治攻关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与会专家围绕如何防控癌症发病率死亡率达到双降拐点,如何分类筛查不同的癌症病种,如何针对不同高发人群开展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如何加强对于基层医生的癌症诊疗规范培训,如何普及现有的癌症治疗技术并进一步加强先进药物和装备技术的原创性研发,如何对癌症预防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等防癌知识加强宣教,如何借鉴国际上在癌症防-诊-治全链条的先进经验,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如何调动发挥不同主体和各方资源,高效配置有限资源加快推进癌症防治攻关等问题踊跃发言,提出了丰富的建设性意见。

国际合作中心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形势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会

课题成果报告通过专家验收

朱世宏同志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癌症防控的严峻形势,已通过抗癌药纳入医保、进口药谈判降价、减税,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等一系列措施,以及倡导健康生活意识的宣教,加强癌症防治。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国际合作中心积极发挥资源整合的平台优势,集聚业内各界机构多方力量,自2019年中标我委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形势研究课题以来,深入国内外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组织多次专家咨询和论证活动,为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提供了基础理论和一手数据支撑。通过科学研判我国癌症防控总体形势以及瓶颈制约因素,重点研究当前我国癌症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找出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系统提出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方向目标、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最终形成的这份丰硕的成果报告和组织的这场丰富的交流论证会,为谋划“十四五”相关政策规划和实现“健康中国2030”发展目标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研究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