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70年櫛風沐雨,70年奮勇追夢,70年開拓前進......


10月1日,邁入新時代的中華民族即將迎來祖國70週年華誕。成都公交集團自1952年開業以來,事業發展突飛猛進,在改革中一次又一次破浪前行,在發展中鑄就了一程又一程輝煌。成都的公交車輛、線路、場站、調度系統等也隨著新中國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線到網、從點到面、從傳統到智能的發展過程。


一代又一代公交人,為成都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奉獻了青春,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其間的奮鬥故事不勝枚舉。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成都公交集團微信訂閱號將陸續推出系列文章《光陰的故事》,讓歷史的車輪帶我們再一次回到從前——


以光陰的故事,致敬一代代奮鬥者;


以公交的發展變化,感恩人民,感謝時代;


以不忘的初心,美好的祝願,獻禮祖國成立70週年!!!

公交場站,被稱為是公交車的家,也是公交車駕駛員、工作人員的第二個“家”。而成都公交場站的發展,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陋到規範,從傳統到現代化的過程。

那個年代

公交車和人都是“馬路天使”

那兒年生的‘場站’環境,是現在難以想象的辛苦。”

一位老公交人,為小微還原了19世紀60年代公交人的工作場景。

我當時是公交車駕駛員,白天在線路上跑車,晚上收車後,我們的公交車停在萬福橋,其實就是在路邊邊上。那時候的公交車金貴啊!大家出行都靠公交車,不能出問題。”

於是,駕駛員們就一起拿起棉被、抄起手電筒,幾人一組睡在公交車上,名曰“守車”。

由於當時的公交車空間不大,大家不論男女都擠在一起。那個年代的成都,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甚至沒有路燈,就算大家擠在一輛車上睡覺,也難免在黑暗的環境裡有些膽怯。“我們晚上就相互鼓勁,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也就睡著了。”

初期公交車的車廂設計與現在的新型公交車有些不同,地板凹凸不平,以防站立的乘客在轉彎時滑倒,這對守車的駕駛員們可不“友好”,用他們的話來說:“就像睡在一堆鵝卵石上。”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牛市口電車3路終點站)


那個年代的公交人,就這樣靠著日復一日的“人車相守”保護著珍貴的公交車的安全。

而所謂的“公交場站”,不過是黑暗的,只有蛙聲蟲鳴的街邊路沿。

再後來,有了路邊的民房、棚戶作為調度室,但公交車收車後仍然在馬路邊停靠。調度室的條件也甚是簡陋,乘客候車日曬雨淋,職工們也沒有可供休息的場所。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路邊調度室)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調度室內)

第一個公交中心站成立

公交車有了自己的“家”


1985年之前,火車北站周邊公交車停放散亂,沒有固定的站臺,過著“流浪”的生活,乘客、市民、小商販穿梭其中,交通擁堵、治安混亂、突發事件高發、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1985年7月1日,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公交集團建成了成都有史以來第一個公交中心站---城北中心站!這標誌著公交從馬路上乘客上下、車輛調度、週轉、檢修、保潔等,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公交車、公交人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城北公交中心站)


中心站投入使用之初,市民們蜂擁而至,爭相體驗、參與的盛況還深深地印在職工的腦海中。

成都公交集團場站公司李芙蓉,對城北中心站開業當天的情況還記憶猶新:

第一天開門迎客,大家都覺得很新鮮,以前沒人體驗過集中在公交場站坐車。忙也是忙慘了,市民都是第一次進站坐車,很多找不到在哪兒坐,一窩蜂地都在諮詢我們的工作人員,一天下來,夥計們的聲音都啞了。”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城北公交中心站 攝於2012年)

建成後的城北中心站,職工們有了自己的開水房、浴室、廁所、食堂、調度室、配票室、辦公室、小修間、會議室、休息室等。這樣功能完善的大型中心站,讓職工們和公交車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

自從第一個公交中心站--城北中心站成立,成都公交場站的發展和建設也進入了快車道,越來越多方便、功能完善的公交場站,在成都各區域發揮著“樞紐”的作用

公交場站

曾有特殊的一員


21世紀伊始,部分公交場站由於地處市郊,且地勢空曠、人煙稀少,加之安保人員緊缺,場站的工作人員為保證公交車夜間停放的安全,想出了一個辦法:養狗護場。

我們專人去狗場選狗,就選擇了一些看起來兇一點的犬種,比如德國黑背、中華田園犬等,用於看場護院。到晚上公交車回場了,便關門放狗。”

購買回場站的犬隻,由專人進行餵養、訓練,公司還專門劃撥100元/月/狗,用於購買狗糧。

所以不光是人有工資,狗狗也有工資的哦……”


有老職工回憶:零幾年的時候,五桂橋中心站養了一雄一雌兩隻德國黑背。兩犬恩愛無比,尤其那雄犬對雌犬特別好。有時候雄犬得到一塊骨頭,正享用,那雌犬對它一叫,雄犬就立馬把骨頭吐給雌犬了。

狗狗的嗅覺和聽覺敏銳,晚上有一點動靜都能發現,確實讓我們省了不少心。”

到後來,怕犬誤傷人,從人員安全計,公司明令禁止了養狗護場的行為,增加了場站安保人員的數量,加大了夜間巡查力度,並將狗狗以職工領養等形式妥善安置。

樞紐作用凸顯,社會責任擔當

還是災難中的“避難所”


自城北公交站成立後,陸續有百花中心站、九里堤公交站、五桂橋公交站等一系列公交場站陸續落成,並向市民開放,讓市民能夠進站乘車、換乘等,進一步方便了市民公交出行,也方便了職工的工作和生活。


不僅如此,這些公交場站還在危難時刻承擔起了社會責任,發揮了別的作用。


2008年5月12日14:28分,汶川縣發生8級強震,波及整個四川省和全國多個地區,成都地區震感同樣強烈。


從2018年5月12日當天開始,成都公交集團就進行了部署,緊急出動公交車74輛、出租車300餘輛前往都江堰和彭州市轉運傷員,運送救災部隊,並調集200臺柴油動力高檔車和雙層車至雙流國際機場運送從全國各地來參加抗震救災的解放軍、武警部隊和特警到各災區,公交人也隨車前往各災區抗震救災。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公交人前往災區抗震救災)


地震發生後,許多居民湧入東星公司萬興和五桂橋北場等場站內避災露宿,針對該突發情況,集團公司領導和相關部室負責人立即趕往現場,通知場站工作人員為避難市民提供免費熱水,並安排保潔人員清理場內環境,儘量為市民騰出休息空間,還安排專人輪流值崗,以防突發情況發生;同時與轄區街道辦事處、派出所、社區緊密協調配合,組織居民有序進出場站,在保證場站設施、車輛安全、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為轄區居民提供避難場所和幫助,竭盡全力支持政府抗震救災。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市民在場站內的公交車中休息避難)

主動擔當的公交人

獲得社會反哺


經歷了2008年“5.12”國殤,成都部分公交場站遭受創傷,其中,原動物園公交站受損嚴重。之後,社會對成都公交集團進行了捐助和援建。這些捐助中,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全體員工為場站重建捐資720餘萬元,生命人壽保險張峻量董事長個人捐資100萬元,啟動了動物園公交場站建設。新場站佔地15畝,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約3300平方米,於2010年12月落成,坐落於成都動物園旁。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動物園公交站)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從傳統到智能

公交場站進入信息化時代


援建後建成的動物園公交場站採用半立交建築和智能化系統LED電子顯示屏,特別是公交站與成都市動物園有效的銜接,使客流、車流分流,市民乘車更加安全、方便,市民從天橋進入場站樓走到候車站臺乘車,而這樣方便、智能化的場站配套也迅速在成都公交集團所有公交場站普及。


2015年8月1日,成都第一個大型公交立體綜合樞紐(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公交樞紐綜合體)--金沙公交樞紐站進入全面運營,實現了地鐵、公交、BRT無縫接駁。站臺區總面積約2800平方米,可最少容納5600位乘客同時候車。從此,金沙公交樞紐站也成為了成都最繁忙的公交場站之一,僅二環高架快速公交每天客流就突破32萬人次。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金沙公交樞紐綜合體)


即使已經取得輝煌的成績,金沙公交樞紐站也依然沒有停下它發展的腳步。

2019年4月,市民在金沙公交樞紐站候車時驚喜地發現,5G網絡信號,已經覆蓋到了這裡。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金沙公交樞紐站站臺)


原來,這是全國首個5G智慧公交綜合體在成都金沙公交樞紐建成。該綜合體除實現站臺的5G網絡全覆蓋,並開設5G市民體驗區外;還具備了全國首個5G智慧公交管理調度系統,通過5G+AI創新應用升級公交調度管理,方便乘客出行。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金沙智能調度中心)


三個月後(2019年7月),連接清江中路路口、人才產業園出入口、常規公交出入口、快速公交出入口的金沙公交樞紐站地下通道正式開通,實現了快速公交、常規公交、地鐵(4、7號線)等多種交通形式之間的無縫接駁轉換,即提高群眾在交通形式轉換過程中的效率,遇烈日暴雨天氣時,也為群眾提供了更好的出行體驗。

光陰的故事(三)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蓬勃發展的公交場站

(金沙公交樞紐站地下通道)


截至目前,成都公交集團共有36個公交場站,佔地782.4畝,進站參營線路355條、日營運車輛6327臺、日發班次24803班。這些功能完善的公交站,正在成都的各個區域發揮著“交通樞紐”的作用,為市民的公交出行提供便利,也為成都公共交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