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此戰後便元氣大傷,因其喪失了突擊集團,蘇軍掌握了關鍵戰術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自此之後德軍時期了大規模對蘇聯發動進攻的能力,其精銳的第六集團軍在此戰全軍覆沒,不過這場戰役容易給大家一個假象,那就是被圍的第六集團軍大概是30萬人,德軍因何損失這30萬人就元氣大傷了?

德軍此戰後便元氣大傷,因其喪失了突擊集團,蘇軍掌握了關鍵戰術

首先要說,斯大林格勒會戰是二戰轉折點的結論,是羅斯福、丘吉爾給斯大林的賀電中不得不讚嘆承認的,斯大林回覆說轉折是一個過程,果然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是蘇聯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另一個偉大轉折。

德軍此戰後便元氣大傷,因其喪失了突擊集團,蘇軍掌握了關鍵戰術

雖然1942年反法西斯陣線上,美軍在中途島海空戰和英軍在北非也都取得了比較重要的勝利,但遠無法和斯大林格勒會戰相比,當配角是可以的。二戰只有一個轉折點,沒有什麼之一,儘管戰後北約華約分別建立,出於美蘇爭霸的需要,某些國家刻意宣傳突出本國二戰表現,閉口不提對方功勞貢獻,甚至抹黑對方英雄領袖,以顛覆對方政權。二戰戰場很多,但主戰場只有一個,即蘇德戰場。

德軍此戰後便元氣大傷,因其喪失了突擊集團,蘇軍掌握了關鍵戰術

第六集團軍確實只有三十萬人左右,但是在長達六個多月的進攻中,抽掉了大量預備隊及第四裝甲集團軍,包括大量工兵部隊,這都是德軍的戰鬥骨幹力量,且不說在進攻斯大林格勒中被消滅的德軍人數。以三個軍為一個集團軍。一般在15萬人左右。所以說,第六集團軍從建制上就不是集團軍建制。而是整個1942年德軍的突擊集團軍。才等有這樣超常的建制和編制。

德軍此戰後便元氣大傷,因其喪失了突擊集團,蘇軍掌握了關鍵戰術

幾個月的進攻傷亡達八十多萬,仍未功克,以至於蘇軍合圍之後,包圍圈中竟達三十三之眾,其中有意大利人羅馬利亞人及第四裝甲集團軍一個師以上,這一戰,德軍損失了東線總兵力的四分之一,戰線被撕開一個巨大的缺口。德軍從此轉入戰略防禦,而蘇軍則轉入戰略進攻。第六集團軍的覆滅,使德軍喪失整個突擊集團。後期哈爾科夫反擊戰的勝利。使德軍高加索和頓河集團得以撤出。曼施坦因元帥功不可沒。即使如此。攻佔克里米亞的戰功全部報廢。可以說德軍此戰被打斷了脊樑骨。以至於曼期坦因後來的救援計劃,無兵可用。若不是及時從高加索後撒,德國將在四三年戰敗。

德軍此戰後便元氣大傷,因其喪失了突擊集團,蘇軍掌握了關鍵戰術

更要命的是,他們的整個戰略集團被殲滅,在戰線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為了,堵住這個缺口,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使整個戰線處於被動狀態。從此之後,德軍就喪失了,進行大規模進攻作戰的能力。而此消彼漲之間,蘇軍消耗了德軍大量的有生力量,用城市戰終結了閃電戰,庫爾斯克則是第三帝國走向衰亡的開始,大量的資源投入到重型化的武器上,忽視了數量,最終就是輸。

德軍此戰後便元氣大傷,因其喪失了突擊集團,蘇軍掌握了關鍵戰術

蘇軍通過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學會了打裝甲集群突擊的縱深機動防禦與城市防禦相統一的關鍵戰術,德軍依賴的裝甲集群,從此再也無力勝利的組織大規模進攻會戰。德軍的進攻戛然而止,蘇軍的防禦固若金湯。蘇軍從此有餘力準備開展進攻戰役了。

德軍此戰後便元氣大傷,因其喪失了突擊集團,蘇軍掌握了關鍵戰術

這個時候就到了依靠國力的時候了,關鍵德國和蘇聯的綜合國力不在一個檔次上,再加上美英的援助這就更加懸殊,開戰的第一天蘇聯就飛機就損失1200架,基輔和唯亞濟馬布良思克兩場大合圍損失在150萬左右,但是蘇聯馬上就恢復過來了,而德軍走的是精兵路線,他損失30萬的影響比蘇軍損失100萬的影響還要大,就是簡單一句話就是希特勒輸不起而斯大林輸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