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上事業單位了,又想考公務員,工作的差異值得付出更大的努力嗎?

魅亞勝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是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待遇上公務員要好的太多。二是職業晉升,公務員的機會多,事業單位大多數是靠年齡拼。但也不是絕對的,要看你在什麼崗位上。有些崗位也比一些在農村的崗位的公務員強,但這只是少數。

很多東西值不值的要看你的個人能力,如果自己有能力,有關係,自己又有從政的理想是可以拼的。如果你只想舒舒服服的穩定下來,事業單位為是可以的。

但實話又說出來,如果能考公務員誰有隻想停留在事業單位了?

呈現在還有拼搏的鬥志,自己還是努力一把吧!要有一種心態,別人能做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做,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的。年輕人就要多鍛鍊,不然自己以後會後悔現在的不努力,有時候我們不要想太多,幹了以後我們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



孤獨中成長ty



不知道你現在情況如何,在我看來,你這情況,必須要考,而且真的要趁早。

我的大學同學,大我4歲,他一直在準備考編,也進過好幾次面試,但每次總是差一點,讓人心生遺憾。

好多天的晚上臨睡前,照例刷朋友圈,看到強哥發了一條朋友圈,大意是自己原本打算抓緊時間吃完飯再看會書,沒想到吃完飯坐桌子前十分鐘就犯瞌睡了,有睏意便想洗個澡再學習,沒想到洗完澡便只想躺床上睡覺了。這條朋友圈算是一個笑話,但我卻從中看到了現實的殘酷與歲月的無情。

有很多已經考上事業編的人,都在繼續備考著公務員。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事業編管理崗是比不上行政編公務員的。不僅僅是經濟待遇上,更重要的是政治前途。有時候因為一個身份的差別,事業編幹部就會錯失很多機會。

為什麼要趁早?因為年齡。考公務員的人都知道,一般的崗位都會明確要求“年齡在35週歲以下”,這就把35歲以上的人直接拒之門外了。為什麼要有這個要求?我想主要是因為人年齡越小,學習力便越強,越容易重新塑造。

你想,機關辛辛苦苦招一個年紀40歲的人從頭開始幹,合適嗎?他的上級領導估計都比他小,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態也難以掌控好。

從這個層面來看,35歲確實是一道坎了。超過這個年齡,很多考試就再也不能考,除了提拔,大概率只能在原單位幹一輩子了。

為什麼要趁早?因為精力。強哥的朋友圈一直在我腦子裡揮之不去,掐指一算,強哥今年快30歲了。不排除有人精力旺盛,上完一天班,累個半死,晚上吃完飯還能精神振奮地刷題。這樣的人有嗎?肯定有。但我想肯定是極少數。

大部分人,白天上完班,晚上回來就只想著休息了,想學習也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看書效率肯定不高。長此以往,就會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丟失原來的考試能力,這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

為什麼要趁早?因為家庭。單身漢問題倒是不大,如果是有了對象,晚上還要抽時間陪對象,如果結了婚有了小孩,還有家庭需要照顧,簡直了。

這樣的情況,哪有足夠的時間複習?柴米油鹽就有得操心了。這對於個人時間安排和事務協調的能力很高,想方方面面兼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年齡、精力、家庭,成為事業編考公務員的三大攔路虎。怎麼辦?趁早努力吧。趁年齡還不大,趁精力還算旺盛,趁還沒有對象、家庭的羈絆。想實現身份的轉變,想考到更高的平臺,想通過考試改變命運,兩個字:趁早。

趁早做好規劃。上班之後,工作有多忙?佔據多少時間?下班之後有多少可以真正利用的時間?這些都要考慮清楚,利用每天能夠利用的時間,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情況下,把公務員筆試和麵試的準備時間都規劃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趁早行動。做好規劃之後,剩下的就是行動和堅持了。刷好每一道題,總結每道錯題,認真寫完每道申論,堅持積累,我相信這樣一定會成功考上公務員。

像基層事業編,工作肯定忙,但每天一定要抽出時間刷題、積累,只有在行動上勝過對手,才會在結果上勝過對手。

張愛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其實我覺得出名太早不是什麼好事,倒是事業編想考公務員,那是真的要趁早。


職場生存狂


當然值得,而且是非常值得,與事業編相比,公務員有四個方面的優勢。

一是車補。公務員有車補,事業編沒有(要單位自己發,據我所知,大多數單位不發)。我所在的地區,副科車補每月600元,一般幹部500,正科700。一年就是6000—8000元的收入差距,對於欠發達地區的公務員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二是考核考評優勢。根據規定,公務員連續三年考評為優秀的,經組織批准後可以算立三等功,併發一次性獎金,且對後面的提拔大有裨益。可是,事業編沒有這個待遇哦。

三是去世後的待遇。公務員去世後,一般補發20個月的基本工資,有的地方甚至補發40個月。事業編普遍只有10個月,有的地方更少,普遍來講,事業編比公務員至少少了一半。

四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政治前途。事業編不能在行政單位提拔領導職務,只能在事業單位提拔。不過事業單位領導職務很少,提拔非常難,且即便提拔了,也很難繼續提拔。因此,事業編幹部發展瓶頸非常大,而公務員則不同,公務員提拔的空間比事業編大的多。就拿縣一級來說,事業編提拔副科已經很難,正科基本無望,副處想都別想。而公務員只要能力不錯,提副科很穩,熬資歷的話,30%可以上正科,而提拔副處的,都是公務員,不會是事業編。可以說,政治前途方面的優勢,是公務員相比於事業編最大的優勢。


孤舟釣江雪


考上事業單位,說明你學習能力還是可以的,至於又想考公務員,可能是外部環境的原因,首先我不知道你大學學的是什麼專業,你考的是什麼事業單位,我有幾點建議:

1、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主要是以自己的專業技術作為自己的方向,舉個例子,假如你是醫學類專業,考的是衛生系統方面的事業單位,建議走專業技術路線,這樣下來,你升到中級高級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而且工資待遇也很可觀。


2、至於考取公務員,得到的編制是行政編,考取基層公務員:對學歷的要求是大專以上就可以,並且專業也不太限制。以後的晉級路線,主要是從管理上升級,科員、副科、正科……難度比較大。

3、事業單位的崗位也有管理崗,對應10級管理級別,並且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也是可以相互調任的。事業單位幹部屬於事業編制,行政單位屬於公務員行政編制,原則上不可以調動。但有幾種情況:一是處級以上幹部的任命可以,二是具備幹部身份(很多領導不是幹部身份,這是兩個概念),任副科滿一年後可以調任行政崗位相應職務並過渡公務員,但此項屬地方政策。

4、國家實行公務員交流制度。公務員可以在公務員隊伍內部交流,也可以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調任、轉任和掛職鍛鍊。 調任是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

5、調任縣級領導班子

成員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50週歲,調任其他處級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45週歲,調任科級領導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40週歲。 內部交流,即轉任,是指在公務員隊伍內部交流,既可以在本部門、本單位內不同職位之間交流,也可以在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之間交流。

結合自己實際情況,看看哪條路更適合自己的發展,您大概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了。


美食小遊小戲


在編事業人員考公務員,是非常正確的一條發展途徑。已經工作了,有了穩定的飯碗,不再為三餐飯發愁,是繼續報考的前提保障。考上了是意外、是驚喜,考不上,也不耽誤現在的工作,沒有壞處,而且還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儲備,何樂而不為呢。

公務員有公車補貼,有職級並行,有更好的發展前途,這是事業人員無法享受到的。公務員去事業單位工作,基本上都是去當領導的,就這好多人為了保留自己的公務員身份,還不願意,寧願不提拔,也要當公務員,可見公務員身份的珍貴了。

在事業單位,有的人幹了半輩子,還是管理九級,是普通職員,一直到退休也沒有什麼發展前途。而在黨政機關公務員崗位,即使沒有得到提拔任用,按照新《公務員法》職級並行,只要有名額,可以逐級晉升職級,從四級主任科員,一直到三級、二級,二級就是正科了,四級調研員就是副處了。只要有名額,從理論上來講,升個縣級幹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業單位人員出差,只能報銷差旅費,而公務員出差,不僅可以報銷差旅費,每月按級別不同,還有500元、750元、1200元的公車補貼。其實即使不算公車補貼,公務員工資待遇也比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要高許多。

目前,許多大學畢業生,為了增大上岸的把握,會選擇考鄉鎮公務員,考偏遠地區的公務員,因為這些崗位會有優待,容易考。實在不行了,還可以考事業單位,那就更容易了。事業單位招考權力在市縣,可以通過招考進來,也可以通過特崗教師、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等進入事業單位,學歷高的還可以通過人才引進免試入編。上了岸,再騎驢找馬,考省會城市的公務員、事業人員,考當地的公務員崗位,考上了公務員崗位又考遴選,曲線再去大城市工作,這比直接考大城市的公務員,多了不少機率不說,還更有保障,最起碼自己本來就有固定的工作,這是最大的優勢,現實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本地就有許多這樣的,考進來解決了飯碗,在崗工作也不太忙,又去考省會城市的遴選考試,成功登頂。


職言管語


首先如果是已經到事業單位工作了的朋友們,是可以繼續報考公務員的,但是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必須首先要搞清楚之後才能報考,因為事業單位有很多種,最終報考的類型是有具體條件的限制,如果在事業單位工作時間比較長的情況下,是可以考慮報公務員的,一般是要求有三到五年的工作時間之後,可以報考公務員,如果滿足情況的朋友們,是可以考慮這一選擇的。當然,滿足三到五年的時間之後,還要爭取單位領導的同意獲得相應的證明,這樣就可以具備參加考試的條件了。

2、公務員與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是兩種不同的工作環境,也分屬於兩種不同的性質,前者是比較偏向於行政方面的,然後這是偏向於編制那方面,但是如果把兩者做一個比較的話,其實前者的工資稍微要高一些,而且有很大的晉升空間,但是單純的從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來講,還是後者要輕鬆一些。

3、到底應該如何做選擇?

關於那些已經在事業單位工作的朋友們是否還應該考慮報公務員,小編覺得還是要看自己的情況和想要怎樣的生活,另外有些朋友如果同時考上了公務員與事業單位,如果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朋友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首先就是看看自己想要什麼心中有怎樣的目標。在入職之前可能在心中會有一個職業規劃,如果在工作之後發現自己的工作和當初想象的不一樣,那麼就有換工作的必要了,如果對自己的工作環境要求比較高,想要有極大的晉升空間,那麼還是報考公務員比較好。但是如果想要比較休閒的生活,有充足的閒暇時間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那麼還是安於現狀。


撫順華圖


如果你還年輕,可以考。目前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最大的差別就是車補問題。幹著同樣的工作,一個月少幾百塊錢,確實有點可惜。再就是職務職級並行,目前公務員已經開始了職務職級並行,不過根據所在單位的級別不同限制名額,不是所有的公務員都能當官,大多數的公務員不論怎麼改也還是公務員隊伍的最底層。至於事業單位,如果是技術崗的話可以通過職稱晉升的道路往前走,管理崗的話目前沒有職務職級並行,不過今年應該會有職務職級並行的文件下來,未來晉升渠道也是暢通的。不過,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領導崗位永遠都是那麼幾個,大多數人基本都在最底層。最顯著的問題就是車補,車補,車補。


蘭州讀者之聲


完全值得!

雖然都是體制內工作,但無論從發展前途還是工資待遇都會比事業人員好。就發展而言,在同等條件下,公務員確實是比事業編晉升機會大的!同一個單位,有行政編和事業編,肯定是行政編先於事業編晉升,事業編的專業技術崗雖然不看重晉升,但就大部分單位來說初級升中級也是十分的難!

就工資待遇來說,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事業編和行政編其實都是鐵飯碗,大部分的基層公務員都要比事業單位人員多一個車補,這一項就至少500塊錢;有的事業單位人員好幾年了還沒有剛考進來的公務員工資高,還有事業單位慢慢改革,像高校、公立醫院、工勤崗,編制逐漸減少,說不好某一天就沒有啦!

還有就是你已經已經是事業編制了,說明文化程度已經很好了,考試壓力小很多。綜合來說,能考公務員的話,儘早去考。


大飛哥的小生活


如果你還想進取向上,我認為你可以考。公務員相對來說比事業單位各方面待遇福利好一點,可以趁年輕和符合條件去試著考一下,人往高處走沒錯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即使失敗了你還可以留在原單位。但是不管是事業單位還是公務員,都要擺正位置,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桂林小栩


值得 考上事業單位你的身份只是工人沒有什麼升職的希望,做了公務員才算走上了仕途,如果想做的更遠做大官的話還需要入黨,不管怎麼樣做了官的好處現在就不言而喻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f768e5fce1b486c870e77b9ee65fa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