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爸爸,今天能不去上幼兒園嗎?”,各位爸爸媽媽,你們家寶寶有說過這樣的話嗎?

我家寶貝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先問今天去不去幼兒園,我說去啊,孩子就一臉沉重唉聲嘆氣的,我一說週末不用去,他就歡脫的蹦起來了。

他這個春節後3歲整,送的私人開的托兒班,兩個班,一個班十來個孩子,想著適應適應集體生活,半年後9月份送到公立幼兒園。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兩個來月後,早上送園無比費勁,寧可圍著欄杆轉也不想進去,很多家長應該都是這樣的情況,最後,孩子哭著被爸爸媽媽拖去了幼兒園。

後來有一天接孩子,老師讓我等一等,孩子的小手指被門擠了,在上藥,託班負責人說是孩子不讓小朋友進教室,關門,自己把手擠了,我什麼都沒說。第二天孩子的手指腫了,奶奶抹淚說別送他去那了,你看這下把我家小寶擠得多厲害!我當時認為,孩子自己的錯誤就應該由他自己承擔。

畢竟上幼兒園是孩子們離家步入社會的第一步,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難題,父母要做的不是把孩子繼續護在翅膀下,而是陪他們走好這一步。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1、找出孩子不想去的原因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的確,媽媽們一定深有體會:這三種方法都用過了,果然是沒什麼用!

那遇到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用什麼方法才有用呢? 首先應該做的是,找到你家孩子死活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也就是問題的癥結。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當孩子情緒低落,遇到不願意做的事情時,需要的不是父母講道理改變他的想法,他需要的只是傾訴和被接納。

因此,這個時候,應該先肯定孩子的情緒,然後問他:“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呀?”當他受到鼓勵時,就願意繼續說下去,就能大膽說出不想去的真實原因。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的書中有一段話:“懂得接納的父母願意讓孩子編寫自己的人生,而不懂得接納的父母感覺有必要為孩子編寫他的人生。”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2、轉移注意力

原因沒找對,寶寶還是沒起色,每天早上從起床開始她就緊張說不去幼兒園。後來我們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從早上起床她只要提到幼兒園三個字我們就會馬上說「先不說去幼兒園的事,我們先一起穿衣服吧」等等,去幼兒園的路上講故事、捉迷藏直至到幼兒園門口。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晚上放學接她是會先說自己今天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講給她聽,然後問她都發生什麼有意思的事,剛開始她會只說有趣的事,說著說著就會把不愉快的事說出來。

3、選擇溝通方式

和他溝通有3、4天吧,發現其實是寶寶在處理和小朋友的事情上不知道怎麼處理,孩子從家裡這個以她為中心,事事比較順心,而轉移到幼兒園她發現不一樣了,有小朋友搶她玩具,有小朋友不只和她玩等等,讓她不再喜歡幼兒園,而消防演習只是導火索,可以說是她不去幼兒園的藉口。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知道這些後我們開始教她如何處理問題,還會通過講故事方式表達遇到什麼問題應該怎麼處理,也會讓主班老師在幼兒園時也多注意多做一些這方面的引導,大概一週的時間我家寶寶就好了。

4、去幼兒園是不能隨意不去的,建立規則。

給孩子找任務,比如今天去幼兒園要把什麼東西還給誰,或者昨天誰誰沒來,今天看他來沒來等等。讓她知道幼兒園就像爸爸媽媽工作一樣,是不能隨意不去的。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我家寶寶不願意去的那幾天,每天哭得叫人那個心碎,「媽媽爸爸求求你,我不去幼兒園」那一刻任何家長都狠不下心送去,但只能硬著頭皮送去。然後心酸的躲起來擦眼淚。

5、放平心態,不焦慮。

在我家寶寶因為不去幼兒園那幾天裡,看著她不吃不喝,也不笑,原來很開心的寶寶不見了,真的焦慮了幾天,後來覺得這樣不行,開始調整狀態,調整後給寶寶一個放鬆的空間,她也就放鬆了。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找到原因後也不要急於通過講道理來引導他,而是應該接納他的不滿和情緒,再找辦法對症下藥。 記住:千萬不要講道理。

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不被肯定和信任,他會覺得你不相信他能自己解決問題。

對症下藥,最好的方法就是順著他來。 給他聽一個和他的情況相似的故事,讓他從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發現上幼兒園的樂趣,愛上幼兒園。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入園之前,父母可以通過帶孩子去附近幼兒園玩或是潛移默化地告訴他幼兒園很好玩等方法,讓孩子提前瞭解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逐步引導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嚮往之情。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多跟孩子一起閱讀關於上幼兒園的繪本,適當看一些相關的動畫片等等,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採用與上學有關的嚇唬或威脅的語言或行為。

父母不可能陪伴保護孩子一輩子,孩子終有一天要走向社會、融入社會。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上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社會的第一步,這一步需要在父母的幫助才能走的又好又穩。並且,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上幼兒園後,各個方面的習慣沒有養成,弄得一塌糊塗。

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促進心智健康成長,還得從父母做起,寶寶愛看的繪本故事書,可能一般都是童話故事,講完了他們就忘,如果結合繪本故事裡的小動物擬人形象,模仿寶寶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行為習慣問題,他們是不是不容易忘記呢?

《小熊寶寶繪本系列》就是幼兒啟蒙早教故事書,是非常適合寶寶認知的第一本讀物,專家表示,根據敏感期和大腦發育理論,生命最初幾年,是人生中獨特和重要的發展階段,也是孩子發展的機會之窗,所以要發揮最大潛能,應該特別注意0-6歲的早期教育。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這套圖書共有20冊,有社會交往篇,告訴寶寶正確的交往方式,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規範。還有其他好習慣養成,讓寶寶們在讀故事的同時,自然而然地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小熊和小松鼠去幼兒園的對話,是不是讓寶寶身臨其境呢?裡面的形象可愛,色彩鮮豔,而且文字量特別少,簡潔易懂,開本大笑適合寶寶翻閱,圓角模切,不傷手。

“我不想去幼兒園”,爸媽這樣引導,是孩子走向獨立人生的關鍵

78元小熊寶寶繪本系列全20冊一本不到4塊錢,平時勸孩子應該頭都大了,不如用這些日積月累的4塊錢,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樣符合兒童心理,父母貼心的教育指南,家長買上一套幫寶寶們安全快樂渡過“幼兒園難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