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特輯 丨 歷史上曾步入權力巔峰的七位女性

一、武則天

別名:武媚娘、武曌

人物關係: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

掌權時長:她在女皇位15年(實際掌理朝政近半個世紀)。

三八特輯 丨 歷史上曾步入權力巔峰的七位女性


主要事蹟:

1.父親武士彠,從事木材買賣,家境殷實。李淵起兵反隋時,曾資助錢糧衣物,是唐朝開國功臣。

2.唐太宗李世民時期,14歲的武則天入宮,被冊封為才人,賜號“武媚”,當了十二年才人。李世民日見年高老邁,年輕貌美的武則天開始與李治彼此曖昧、眉目傳情。唐太宗駕崩,武則天與其他沒有子女的嬪妃入感業寺為尼,但與新帝李治藕斷絲連。

3.一年後,李治感業寺進香,二人重逢、互訴衷腸、重燃愛火。又一年後,武則天入宮(已懷孕)。後來被冊封為昭儀,直到皇后。

故事一:殺女。在與蕭淑妃、王皇后的宮鬥中,傳言武則天掐死自己的親生女兒並藉此嫁禍王皇后,使李治因此“廢王立武”,武則天當上皇后。

故事二:二聖臨朝。李治患風眩症,時常頭暈發作,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於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在處理上官儀請求廢后事件後,武則天開始垂簾聽政,天下大權,悉歸中宮。後來,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

故事三:殺子。武則天第一子李弘、二子李賢先後被立為太子,但都被自己母親害死。

4.李治駕崩,武則天第三子李顯即位,但武則天是實際掌權者。不久,李顯被廢黜為廬陵王,轉立第四子李旦為帝,武則天臨朝稱制,自專朝政。此後,武則天任用酷吏消滅政敵,翦除唐朝宗室,謀奪李唐社稷。

5.成為女皇,改國號為周。病逝那年,被迫禪位於太子李顯,移居上陽宮。掌權期間,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後來“開元盛世”打下基礎。

功績:對內,大開科舉、破格用人,獎勵農桑、發展經濟,知人善任、容人納諫。對外,平西突厥,設置西域都護府,使大唐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帝國。死後立無字墓碑,是非任憑後人評說。

負面:大封武氏諸王,重用酷吏,嚴刑峻法,冤獄叢生,被後世稱為“殺人魔王”、“千古未有殘忍之人”。

軼事:豢養面首(男寵),多為英俊健壯男性。尤其是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

二、呂雉

別名:呂后,後世把她與唐朝的武則天並稱為“呂武”。

人物關係:劉邦的皇后(歷史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掌權時長:臨朝稱制16年。

三八特輯 丨 歷史上曾步入權力巔峰的七位女性

主要事蹟:

1.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呂后其實一直不受寵,彭城之戰,劉邦大敗於項羽,直接就把呂后拋在彭城了。好不容易等劉邦當上皇帝,無奈自己年老色衰,做了皇后也不受寵,連自己的兒子也差點被廢了太子之位。

由於婚姻的失敗,她掌權後,將劉邦的寵姬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砍斷其手腳、挖掉其眼睛、燻燒其耳朵,狠毒殘忍之極,為世人詬病。

2.劉邦去世後,劉盈繼位,但是實際上大權卻握在呂雉手裡。劉盈在位7年,呂雉又立了西漢前少帝劉恭和後少帝劉弘。但是這兩位皇帝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傀儡,呂雉已經臨朝稱制。作為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呂雉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

3.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4.斬韓信,剁彭越。

5.在呂后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慈禧

別名:葉赫那拉氏。

人物關係:咸豐帝之妃嬪、同治帝之母親。

掌權時長:慈禧太后掌權長達48年(從1861年到1908年)之久,先後輔佐三位皇帝。

三八特輯 丨 歷史上曾步入權力巔峰的七位女性


主要事蹟:

1.秀女出身的慈禧,雪明花豔,風情萬種,令咸豐皇帝十分迷戀。

咸豐皇帝留連聲色,身體漸衰,慈禧就開始協助整理奏摺,繼而閱覽各省章奏,逐漸地就變成多數奏章的批閱由自己作主。

正是從此時起,她就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政治才能和判斷力,她對政治有著其他女人難以理解的興趣。

2.咸豐駕崩後,載淳即位。咸豐屍骨示寒,她就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她廢止顧命八大臣擬定的“祺祥”年號,改用“同治”年號,意為慈禧與慈安太后兩宮同治。

3.十四年後,同治帝崩逝,載湉繼位,年號光緒,兩宮太后再度垂簾聽政。慈安太后去世、恭親王罷免後,慈禧開始獨攬大權。

光緒實行“維新變法”,百日後被慈禧囚禁,史稱“戊戌政變”,變法破產。

4.光緒駕崩後,三歲的溥儀為新帝。

功過評說:

先後毒殺慈安,害死了兩個皇帝,三度垂簾聽政。慈禧在位期間,大清喪權辱國,和帝國主義簽訂了《伊犁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長期以來被評說為歷史的罪人。

"生當末世運偏消",這半個世紀清王朝處於內憂外患之中,風雨飄搖,而慈禧就揹負起了沉重的歷史罪責,真所謂身後罵名滾滾來。

就內政處理來講,慈溪是典型的內戰內行。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太平天國、捻軍,都不是她的對手。

就外戰來講,卻又是典型的外戰外行。無論英法,還是八國聯軍,還是甲午戰爭,都是以割地賠款來了結。

令人詬病:

宣佈對11國宣戰後,卻在八國聯軍還未到北京之際,倉皇逃到西安。

她的60大壽(甲午年)花了3000萬兩白銀,挪用軍費修建頤和園,使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四、孝莊

別名:博爾濟吉特氏。

人物關係:皇太極側福晉、順治帝生母、康熙帝祖母。

掌權時長:先後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王。

三八特輯 丨 歷史上曾步入權力巔峰的七位女性


主要事蹟:

她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輔立兩帝,運籌後宮而不臨朝擅權,順應時勢而不固執舊制。

宮廷爭寵,可以狠心毒死親侄子;入主中原,不恥色誘洪承疇;為了兒子保位,捨得身子嫁叔子(大玉兒與多爾袞的愛情故事,你懂得);協助孫子擒鰲拜,平三藩,擊潰葛爾丹叛亂的大手筆,堪稱建立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針”。

雍正皇帝讚揚他的太祖母“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新尊親”,絕非溢美之辭!

孝莊的偉大在於:她對敵人殘忍惡毒,對自己的兒孫慈愛有加。皇太極把她看作一位聰明穎慧,賢達有為的賢內助;順治帝福臨則把她看做惡毒殘忍,了無親情的仇人,而不是母親;在康熙的眼中,他又是一位慈愛穩重感情至深,又頗具政治才能的老祖母,而在她的政治對手看來,她卻是一位頗具心計,不可戰勝的出色的女政治家。

五、賈南風


別名:惠賈皇后、兩晉醜後。

人物關係: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充的女兒。

掌權時長:因丈夫痴呆,專擅朝政。

三八特輯 丨 歷史上曾步入權力巔峰的七位女性


主要事蹟:西晉時期“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

1.賈南風個子很矬,臉色青黑,眉後有一瑕疵,奇醜無比。

2.賈南風的父親賈充,是當時一名不大不小的官員,公元271年時,朝廷下令讓賈充前往長安。但賈充卻並不想去,便將自己家中女兒出嫁給太子司馬衷,借婚事的名義暫時留在本地。

3.公元290年,司馬炎去世後,司馬衷成為晉朝皇帝,賈南風也就成為了皇后,她給自己的封號是“美豔絕倫學富五車秀外惠中大聖皇后”,簡稱“美智皇后”。

4.司馬衷痴呆不能任事,賈南風便開始對朝政有了想法,並且詭計連環,害死了對自己有恩的楊芷以及政敵太傅楊駿,設計處死幾位敢於反抗之人後,專權到了機制,還企圖玩一手狸貓換太子,將司馬家的西晉弄成他們賈家的王國。

後來,許超以及司馬雅等人就密謀重立司馬遹為太子,廢除賈南風。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他們四處拉攏司馬家宗室之人,其中便有趙王司馬倫。

司馬倫也是個狼子野心之輩,他對大權早有渴望,見此良機便假意答應,隨後玩了一手反間計,假造詔書,抓捕賈南風,成功入主京都,掌控大權。不久後唯恐夜長夢多的司馬倫直接毒殺了賈南風,可憐這一位權傾朝野的傳奇女子就這樣悄然離世。

賈南風的成功,在於司馬衷,也最終毀於司馬衷。正是司馬衷的愚笨,給了賈南風獨掌大權的機會,但也給了司馬倫謀權的野心。

5.性格暴躁、嫉妒心重、殘酷冷血、還好男色。根據歷史記載,她還與太醫令私通,獵食並虐殺美少男。

六、馮太后


別名:北魏版“武則天”

人物關係: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魏獻文帝拓跋弘嫡母、魏孝文帝元宏嫡祖母

掌權時長:文成帝死後,她兩度垂簾聽政,執掌朝綱二十年。


三八特輯 丨 歷史上曾步入權力巔峰的七位女性


主要事蹟: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改革家。

她本是一個卑賤的宮中婢女,14歲時被選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後被冊封為皇后。拓跋濬死後,馮氏掌握政權。北魏獻文帝即位後尊馮氏為皇太后。在馮太后的指導和輔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馮太后無疑是中國第一位女改革家。

南北朝時期振興北魏的“太和改制”,人們往往在習慣上把這一功勞歸於孝文帝拓跋宏。其實“太和改制”的真正主持者是文明太后馮氏。她在以男寵為股肱之臣的核心集團輔佐下,大力推行“均田制”和“三長制”,嚴厲打擊貪官汙吏,實行漢化政策,富國強兵,把北魏的封建推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馮太后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痛苦的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公元465年,北魏的第四代皇帝文成帝去世後,其子獻文帝繼位後,不久禪位於5歲的孝文帝。其間的20多年中,馮太后兩次臨朝稱制,威攝天下,維新易度,推行漢化政策,大刀闊斧地改革朝政,不僅創造了北魏王朝的鼎盛時期;也促進各民族相互融合,不但消除了戰亂危機,也使中華民族增添了新的因子和勃勃生機,為隋唐大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七、蕭太后


別名:蕭燕燕

人物關係: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遼聖宗耶律隆緒的皇太后。

掌權時長:耶律隆緒繼位後,她開始了27年的臨朝攝政生涯。


三八特輯 丨 歷史上曾步入權力巔峰的七位女性

主要事蹟:

正式登上政治舞臺之初,面臨的是母寡子弱,族必雄強,邊防未靖的艱難局面。

她處變不驚,沉著果斷,在皇權受到威脅之時,毫不猶豫犧牲,親手鴆殺了大姐二姐。

同時廣攬人才,在韓德讓等蕃漢臣僚的輔佐下,順應歷史趨勢,仿效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把遼朝國力推向了鼎盛時期。在大力整飭內政之際,蕭燕燕又騰出手來東征高麗,迫使其稱臣納貢;西討阻卜,降服其眾;揮師南下,活捉楊業,簽訂“澶淵之盟”,結束宋遼雙方的長期戰爭,生振遼王朝雄風。

蕭燕燕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絕著稱的皇后,而且也是推進契丹社會經濟發展進步的女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