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序言:

唐朝後期,國力由盛轉衰,各地藩鎮乘機做大做強,割據一方。在這些藩鎮中,朱溫、李克用與李茂貞這三個藩鎮,對晚唐直到五代前期的政治局勢影響最為巨大。朱溫利用朝中的勢力打壓李克用,並且趁李克用與李茂貞等人抗衡之際收服河北各藩鎮,為他建立後梁奠定了基礎。李克用憑藉剿滅黃巢的大功和挫敗李茂貞等人挾持唐昭宗的陰謀,率軍勤王,救出昭宗,因功被封為晉王。此後李克用長期割據河東,與朱溫對峙,並在朱溫稱帝后,其子李存勖也建立了後唐政權,李克用也被追奉為後唐太祖皇帝。

相比這兩位被歷史承認的皇帝,李茂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無疑要小得多。這位與朱溫、李克用齊名的大唐鳳翔、隴右節度使、隴西郡王,既做出過與唐昭宗刀兵相見,並陰謀想挾持唐昭宗的舉動,又在唐亡後拒絕向後梁稱臣,仍然沿用唐哀帝的年號,並準備聯合其他藩鎮出兵討伐朱溫的舉動。他在唐朝滅亡後,建立了自己的秦岐政權,與後梁、後晉形成鼎足之勢,在晚唐的歷史大潮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雖然李茂貞的秦岐政權並不被世人承認,也未將其列入五代十國的國家之一,但是李茂貞及其割據政權的存亡和歷史地位仍然是不可抹殺的。他是唐朝覆亡的關鍵人物之一,對唐亡後政治上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起過直接而又重大的影響,他和他的秦岐政權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李茂貞

一、李茂貞的發家史

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是晚唐河北博野人氏。他出身低微,早期只是博野軍中一個低級軍官,如果不是歷史給了他機遇,而他又抓住了機遇,他也會向千千萬萬個軍隊低級軍官一樣,碌碌一生。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李茂貞

公元880年,黃巢攻佔長安,自立為帝,唐僖宗倉惶出逃至成都。次年,唐僖宗任命鳳翔節度使鄭畋為大元帥,組織軍隊討伐黃巢的農民軍。李茂貞的博野軍也被鄭畋徵至麾下。

中和元年,鄭畋在陝西龍尾坡大敗黃巢,斬首二萬餘,取得了龍尾坡大捷。此戰中,李茂貞率領本部五百人死守在坡尾的交通要道上,以寡擊眾,截斷了黃巢部林言、尚讓等人的逃跑路線,為唐軍取得大捷立下大功。戰後,李茂貞被升為檢校太保,神策軍將軍,登上了晚唐的歷史舞臺。

公元885年,唐僖宗回駕長安後,重用宦官田令孜,引起了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等人的不滿。王重榮聯絡李克用,以討伐田令孜的名義揮師進軍長安,唐僖宗被田令孜挾持出逃寶雞,李茂貞作為神策軍將軍扈從左右。在保護唐僖宗逃跑的路上,李茂貞於大唐峰一戰,擊潰了追擊的李克用手下朱玫的四萬大軍,並配合王行瑜、出滿存等人收復了鳳州、興州,扭轉了不利局面。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平叛

王重榮的叛亂被平定後,李茂貞因功進為洋州刺史、武定軍節度使。唐僖宗特賜其國姓,將他的名字由宋文通改為李茂貞。至此,低級軍官宋文通變成了藩帥李茂貞,這個影響唐末的重要人物正式走到了舞臺的中央。

二、成為強藩

此時的李茂貞雖然獲封節度使,成為藩鎮的一員,但他受封的武定軍是一個小藩鎮,雄心勃勃的李茂貞不滿足於此,他需要更大的舞臺。

唐僖宗光啟三年,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在唐僖宗回就路過鳳翔鎮時,準備學一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唐僖宗一行被李昌符困在鳳翔三個月,猖獗的李昌符後來居然因為與僖宗的禁軍發生摩擦而做出放火燒僖宗行宮的瘋狂舉動,甚至率兵攻打行宮。李昌符這種行為就是擺明了要造反,但是有勇無謀的李昌符事前又沒有做好造反的準備工作。在這關鍵時刻,唐禧宗手下禁軍將領楊守立陣前說服了李昌符的部下,李昌符的軍隊發生譁變,李昌符見勢不妙,帶著一部分親信逃出鳳翔。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逃出生天的唐僖宗於六月任命李茂貞為都招討使,出兵征討李昌符。李茂貞僅用兩個月就斬李昌符,並傳首於唐僖宗駕前。這是唐僖宗當上皇帝后第一次取得中央與藩鎮戰鬥的勝利,大喜之下的唐僖宗封李茂貞為隴西郡王,讓他接替李昌符,擔任鳳翔節度使。

鳳翔鎮是長安的藩籬之地,西靠六盤山,南鄰終南山,有秦嶺之險,渭水之利,是一塊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鳳翔軍久歷戰陣,強悍非常,從此李茂貞勢力大漲,成為唐末的一方實力雄厚的藩帥。

李茂貞據有鳳翔之後,開始逐步擴張,先後吞併了感義軍、山南西道、武定軍和龍劍軍四鎮。此時的他漸漸恃功傲上,對唐僖宗也越來越"辭語不遜"。他在擊敗徐彥若、李嗣周等政治對手後,逼唐僖宗封其為秦王,權力到達了頂點。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唐僖宗死後,其弟昭宗繼位。李茂貞以朝賀的名義,帶大軍進京,以武力對昭宗進行震攝。他逼唐昭宗賜死了宰相杜讓能,以自己的盟友崔昭緯為相,從此"天子過失,朝廷機事悉以知之",達到了他將唐昭宗變成自己傀儡的目的。

三、李茂貞同朱溫、李克用的關係

昭宗時期,李茂貞從沒將這個皇帝放在眼裡,甚至想廢掉皇帝,另立吉王李保為帝。他的這些行為,觸怒了另外一個梟雄李克用。

唐昭宗時期,天下藩鎮中,以河東李克用、宣武朱溫和鳳翔李茂貞三鎮實力最強。此三人都是胸有大志之輩,絕對不會放任李茂貞控制皇帝,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乾寧二年,河中節度使王重盈病卒,其子王珙與王珂爭位。因為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所以李茂貞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支持王珙,要求唐昭宗讓王珙接任河中節度使。這自然觸怒了李克用,李克用便打著"勤王討逆"的旗號,討伐李茂貞。

李克用的沙陀軍戰鬥力極強,勢如破竹,很快擊潰了李茂貞手下的王行約部,殺到河中,並隨即佔領了同州和華州,京師告急。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李克用

李克用的沙陀鐵騎在當時是橫行天下的精兵,李茂貞的軍隊根本不是對手,眼見長安朝不保夕,李茂貞只得棄卒保帥,將責任推給他的盟友王行瑜。李克用於當年十一月擊殺王行瑜,並準備乘勝消滅李茂貞。但是在唐昭宗眼裡,李克用是個更可怕的人物,他不願意李克用殺李茂貞而代之,這分明是前門驅狼,後門迎虎,所以唐昭宗以"藩鎮制藩鎮"之術,詔令李克用與李茂貞和解。李茂貞想廢立皇帝的野心被李克用擊碎,喪失了獨霸天下的機會。

宣武節度使朱溫是個比李克用和李茂貞野心更大的野心家。二李不過想控制皇帝,朱溫卻是想將皇帝取而代之。

天覆元年,朱溫上表請唐昭宗遷都洛陽被拒後,發兵大梁,開始了他與李茂貞的爭奪皇帝控制權的鬥爭。面對來勢洶洶的朱溫,李茂貞大懼,放棄長安地區,將唐昭宗迎到鳳翔大本營。

朱溫這一次是勢在必得,他將自己的精銳傾巢而出,目的不言而喻。在朱溫的凌厲攻勢下,長安很快失守 ,朱溫的大軍挺進到鳳翔城下,在圍困鳳翔的同時,從容不迫的將鳳翔周邊李茂貞的勢力一一掃除。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朱溫

無奈之下的李茂貞,只得藉手中的唐昭宗,發出勤王令,但是絕大多數藩鎮畏懼朱溫,無人敢救。只有河東李克用是朱溫的老對手,不可能看到朱溫控制皇帝,故而拋棄和李茂貞的宿怨,發兵來救鳳翔。

朱溫見李克用發兵救援李茂貞,怕自己腹背受敵,便回師東去,將重點打擊目標改為李克用的晉軍。天覆二年三月,朱溫在絳州大破李克用部,還乘勢包圍了李克用的老巢晉陽。雖然最終未能攻下晉陽,但李克用從此元氣大傷,數年不敢與朱溫爭雄。

經此變故,李茂貞的勢力範圍僅限於鳳翔和涇源兩鎮,再也不法與朱溫和李克用爭雄,只能做到保境自守,偏安一隅。這也是他後來建立的秦歧政權得不到承認的重要原因。

四、李茂貞的"秦岐國"

五代十國中,有些割據者並未稱帝,但是在歷史中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割據國家。比如吳越國王錢鏐,用天子之制而不改元,但都被後世認為是一個割據的國家。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軍閥混戰

李茂貞的"秦歧政權"與吳越體制上相近,他也"置百官,妻稱皇后",臨朝執政如天子之禮。但是李茂貞一生並未公開稱帝,他至死也只是以"歧王"的名義統治鳳翔地區。

唐朝滅亡後,李茂貞拒絕歸順朱溫,仍然採用唐朝的年號,但是一直沒有給自己的政權確定一個正式的國號。史學家們在稱呼這個政權時,有用"岐國"的,也有用"秦國"的,甚至還有用"鳳翔政權"的。這是因為李茂貞曾兩次被唐朝封王,一次是岐王,一次是秦王,所以稱呼不太統一。但是他的政權確實是一套國家體制,是"不稱國之國"。

判斷一個割據的藩鎮是否自立建國,除了國號、年號、帝號之外,其官僚體制是一個判斷的重要依據。雖然李茂貞沒有建正式國號和帝號,但是他建立了自己的百官體系,從這點上來說,他的政權有著國家的性質。

李茂貞在唐亡後,在自己的"秦岐國"裡設置了中書令、開府儀同三司、翰林學士和樞密院等職官,這些官職都是一個正常王朝的中央職官,不是一個節度使能夠亂封的。他採用唐代的中央職官系統對轄區進行管理,實際上說明他就是將自己當成了皇帝,將自己的政權當成了一個國家。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李存勖

軍事上,李茂貞的"秦岐國"設置了牙軍和馬步軍,同時置衙內馬步軍都指揮使和中軍都指揮使,這一點同朱溫和李克用的梁、晉是一樣的。在秦岐政權中,節度使、防禦使、刺史和軍將形成了一個垂直的軍事體系,這也是一個國家的軍事體系。

據《舊唐書》記載,李茂貞的"秦岐國"轄山南、興州、鳳州、岐州、隴州等十五個州郡,他在這些地區分別設置了鳳翔鎮節度使、保勝軍節度使、涇原軍節度使、靜難軍節度使和保大軍節度使五鎮,並設置了親軍鎮國軍和匡國軍,控制範圍內大約在今天陝西大部、寧夏南部、甘肅西部和四川北部一帶。

五、投降後唐

李茂貞的秦岐政權,是在群雄並起天下混戰的背景下成立的,正是這些軍閥間的相互混戰,讓秦岐政權成了生存的空間,並維持了二十年。

唐末北方最大的勢力是朱溫和李克用,雙方爭霸天下長達三十年。特別是朱溫篡唐後,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對朱溫連年用兵,雙方都精疲力盡,無暇顧及地處西部的李茂貞政權。而李茂貞為了自己的生存,與相對略弱的李克用集團結成了政治和軍事同盟,雙方便如三國時的吳蜀一樣,共同對抗較強的後梁集團。正是李茂貞的正確戰略選擇,為他的秦岐政權爭取到了生存空間。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秦岐國主李茂貞

秦岐政權南邊,是割據四川的王建集團。王建集團出於戰略考慮,需要在與後梁之間有一塊戰略緩衝地帶,所以雙方通過聯姻,結成了政治結盟,維持了比較友好的雙邊關係。這對於李茂貞來說,既解決了後顧之憂,又得到了一個強援,其政權的穩固性也大大加強了。

李茂貞的秦岐國,從地理上來說佔據了天然的地形優勢。它處於關中地區,歷來是用武之地,西有潼關天險,南有散關和蜀道這樣的雄關險道,易守難攻。這種優越的地理條件,也為秦岐政權的生存提供了比較好的條件。

李茂貞本人雖然具有一定的政治野心,但是他的私德還是不錯的。他出身低層,為人仁孝,執政也比較寬厚,對治下人民的疾苦也有所照顧,和朱溫、楊行密那種殘暴的軍閥還是大大不同的。正是他的寬厚執政,給了屬下地區以休養生息的機會,也得到了人民一定程度的支持。

最後一點,李茂貞行伍出身,身經百戰,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史載他"多智數,軍旅之事,一經耳目,無忘之者。有強悍之名,遠近畏之",他能夠審時度勢,在合適的時機與合適的人結盟,相互依存,採取一種保境安民為主,伺機再起的務實統治策略,使得他的政權能在軍閥混戰中得以保全,維持二十年之久。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後唐大軍

同光元年,唐莊宗一舉滅梁,定都洛陽。後唐軍鋒正盛,準備揮師西進。李存勖的下一個對手顯然就是李茂貞。面對唐軍,李茂貞無力阻擋,在得知李存勖同意,只要他接受後唐的冊封,成為後唐的藩屬之後,不但可以保證他的安全,還給了他上朝"不名不拜"的條件,並可以改封他為秦王。於是李茂貞經過深思熟慮,放棄了自立狀態,開始正式向後唐稱藩。

李茂貞同意取消自立,轉而向後唐稱藩,也是他審時度勢的結果。後梁滅亡後,他和後唐的軍事聯盟自然瓦解,而後唐又是以唐朝正朔自居,且得到天下百姓的認可。李茂貞此時年已垂暮,雄心不再,加上自身實力有限,強援又失,所以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後唐同光二年(924年),縱橫唐末三十多年的的李茂貞病死,時年六十九歲。諡曰忠敬。他的"秦岐"國,從此湮滅在歷史的畫卷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