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問劉伯溫誰能當丞相,說出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三人後,為啥無一例外全都慘死?

核宇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中書省成為了行政中樞,管轄六部。當時中書省分置左、右丞相。從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三年,丞相共有5人,分別是李善長、徐達、楊憲、汪廣洋、胡惟庸。5人之中,只有徐達一人得以善終,其餘4人全部被處死,以此看來,明朝的丞相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混得最慘的丞相。而他們4人的慘死,可以說是朱元璋對封建專制制度的大破大立。





朱元璋創業之初,淮西集團成為了朱元璋倚重的核心力量,因此明朝建立之後,淮系集團成員地位顯赫,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團結而又強大的力量。這股勢力的代表人物就是李善長、徐達、湯和、周德興、朱亮祖等人。

明朝成立之後,為了給予淮系集團相對應的地位,朱元璋任命了李善長為中書省左丞相,徐達為右丞相。因為徐達負責帶兵出戰,不負責內政,所以明初的內政基本由李善長一人掌管。

當然,權力不能沒有監督,所以朱元璋扶持了浙東集團平衡淮西集團,浙東集團的代表就是劉伯溫、楊憲等人。當時朱元璋給浙東集團找了一個工作,那就是在御史臺監督百官,專門給他們找茬,防止他們做一些違法的勾當。




很顯然,在兩大集團的爭鬥之中,浙東集團掌握著主動權,所以劉伯溫率先向淮西集團發動了攻擊。當時李善長有一個親信叫做李彬,由於犯事被劉伯溫定了一個死罪。李善長知道後向劉伯溫求情,希望能放李彬一馬。結果劉伯溫軟硬不吃,並且上奏朱元璋請求處死李彬。

朱元璋看到兩大集團開始爭鬥後,心裡樂開了花,迅速同意了劉伯溫奏請,準備看一場龍爭虎鬥的大戲。

劉伯溫接到朱元璋的批覆後,迅速處死了李彬。這件事把李善長給徹底激怒了,雙方就此結怨。

很快,李善長指示淮西集團成員彈劾劉伯溫,一時間劉伯溫成為了眾矢之的。無奈之下,劉伯溫準備蟄伏一段時間,於是向朱元璋告老還鄉。但劉伯溫臨走時安排了楊憲接替自己的地位,於是楊憲暫時成為了浙東集團的代表人物。



楊憲接替劉伯溫後,不斷地收集李善長的罪證,並且在朱元璋面前彈劾他。朱元璋看到淮西集團逐漸做大,而且淮西成員也在挑戰國法,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對李善長產生看法。於是乘機召回了劉伯溫,準備打擊一下李善長。

李善長看清形勢後,為了避免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所以選擇學習劉伯溫,告老還鄉準備蟄伏一段時間。當然他也推薦了一個人接替自己的工作,那就是胡惟庸。

李善長辭職後,朱元璋選擇詢問一下劉伯溫的意見,看看誰能夠接替李善長的工作。首先朱元璋試探性的問了一下“楊憲可以嗎?”

劉伯溫知道這是一個陷井,所以趕忙說楊憲氣量狹小,不堪大任。



朱元璋又問;“汪廣洋如何呀?”

劉伯溫又回到:“汪廣洋氣量比楊憲還要小,更不可擔此重任。”

朱元璋再問:“你覺得胡惟庸呢?”

劉伯溫聽到後回答:“丞相好比駕車的馬,胡惟庸遲早會掙脫束縛,將馬車弄翻。”

說來說去,這三人都被劉伯溫給否決了,所以朱元璋冷不丁的說了一句:“看來,我的丞相之位,只有先生您可以勝任了。”

這句話簡直要命,劉伯溫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回答說:我這個人嫉惡如仇,如果勉強承擔重任,恐怕會有負聖上所託。

劉伯溫言外之意是說自己有能力,你朱元璋如果用我的話,我一定能給你打造一個清明世界。

很可惜,朱元璋只是試探劉伯溫,而劉伯溫的言語中卻表現出了對權力的渴望,所以逐漸的對其冷落,最終找了個機會又把劉伯溫打發會老家養老了。




公元1370年,朱元璋提拔了浙東集團的代表人物楊憲為左丞相,但失去劉伯溫庇佑的楊憲根本不是淮西集團的對手,最終在李善長等人彈劾下被殺。

同年七月,汪廣洋頂替楊憲,後來汪廣洋遷任右丞相,胡惟庸為左丞相。此時由於朝廷上下,淮西集團一家獨大,所以汪廣洋沒人支持,意志消沉,只能隨波逐流的保住官位。朱元璋看到後,憤怒的將其貶出了京師。

汪廣洋被貶後,朱元璋並沒有再次任命左丞相,所以右丞相胡惟庸成為了中書省唯一的丞相。此時胡惟庸開始飄飄然,認為是自己打敗了浙東集團,是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然而胡惟庸不明白的是,他的勝利是因為朱元璋在下一盤大棋,包括朱元璋沒有冊立左丞相,也是其中的一步。



在打垮劉伯溫後,胡惟庸開始瘋狂的結黨營私,淮西集團也在胡作非為。朱亮祖在廣東勾結地主惡霸,大肆盤剝百姓,華雲龍僭越使用帝王之物,更可恨的是周德興的兒子竟公然跑到了皇宮和朱元璋的宮女鬼混。種種的一切都在提示朱元璋,如果想要穩定社會,必須將腐敗官吏以及墮落的官二代全部拿下。於是朱元璋放縱胡惟庸結黨營私,故意讓他去交結那些腐敗的官員。

當然除了打擊貪腐官員在,朱元璋最大的目的就是中央集權,徹底消滅丞相制度。

自古“相權”和“皇權”雖然相互依存,但由於君臣之間無法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所以雙方摩擦不斷,皇帝也因此經常將丞相視為集權路上最大的制約。而對於權力慾極強的朱元璋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朱元璋放任胡惟庸胡作非為,等待最終將其一網打盡。




為了名正言順的廢除丞相制度,朱元璋先恢復了汪廣洋左丞相的官職,但很快利用瀆職之罪將汪廣洋貶到了海南,路上朱元璋追究十幾年前其包庇朱文正之罪下詔處死。

胡惟庸逐漸發現朱元璋的陰謀後,也開始慢慢的慌了起來,於是他不斷地拉攏官員下水,希望朱元璋法不責眾。同時胡惟庸還準備拉攏握有丹書鐵券的李善長,但李善長自知不是朱元璋的對手,所以根本不理會胡惟庸。於是胡惟庸轉變策略,將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拉下水。

李存義成為胡黨後,李善長無奈的說了一句:“我已經老了,等我死後,你們自己看著辦吧。”至此,胡惟庸以為有了抗衡朱元璋的籌碼,認為朱元璋根本不敢對自己動手,甚至天真的以為自己的權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朱元璋。



不得不說,胡惟庸在朱元璋的眼裡只是一個跳樑小醜,他的政治鬥爭水平和朱元璋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最終朱元璋以謀反罪默默地選擇將“胡黨”全部殺掉,包括已經退隱的李善長,瞬間三萬顆人頭落地。最終朱元璋名正言順的廢除了“危害天下”的丞相制度,實現了中央集權的目的,並且還順帶消滅了那些危害一方的功臣勳貴,以及官二代,可謂是一舉兩得。


我是越關


朱元璋問劉伯溫:“咱決定改組中書省,你覺得咋樣啊?”

劉伯溫答到:“應該改組,應該改組······”

朱元璋說:“咱選了三個人,你聽聽,徵求一下你的意見。”

劉伯溫趕緊說道:“不,我請皇上不要徵求臣的意見······”

話剛說到這兒便被朱元璋打斷道:“不成,咱一定要聽聽你的想法。”

劉伯溫遵旨後,朱元璋接著說道:“第一位是楊憲,第二位是吏部尚書汪廣洋,第三位是中書省的參知胡惟庸。”

這三人顯然在劉伯溫眼裡都不能算是宰相的最佳人選,為何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楊憲雖有才能,但是卻無宰相的氣量。汪廣洋偏狹淺薄,連楊憲都不如。至於胡惟庸,此人才能也有,氣量也有,但是卻是一個恩怨必報,心性暴躁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控制,所以也不能擔任宰相大任。”

朱元璋千辛萬苦定的人選,沒想到卻被胡惟庸三言兩語給否定了,心裡也有一點小小的不痛快,便接著問道:“那你覺得誰能擔任呢?”

胡惟庸回答道:“臣認為還是李善長比較適合。”

(······)

對於劉伯溫的進言,朱元璋感到大為詫異,但同時也對劉伯溫生了嫌隙,特別是當朱元璋說要讓他擔任相國之位時,劉伯溫百般推脫,稱自己擔任不了這個職位,自己只能歸隱田園,回老家養老。換句話說,劉伯溫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如果他還待在朝中,不僅沒有什麼好的地位,反而最後還會惹來殺身之禍。但是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劉伯溫的心思,心裡便更討厭他了。

但是後來我們也知道,朱元璋所說的這三人,最後下場基本上都很慘。劉伯溫認為的李善長下場同樣也悲慘。

首先來說楊憲,洪武元年(1368年)的時候擔任中書省參知,洪武二年遷升為左丞。但是此人在擔任中書省執政時,便大肆罷免原來的官吏,只任用其親信,不僅如此,還殺害了御史官劉炳。當然了,最後他也為其行為買了單。後被李善長劾“放肆為奸事”,最終被朱元璋所殺。

其次便是汪廣洋,此人本事元朝時候的進士,文筆很好,朱元璋還稱讚他:“處理機要,屢獻忠謀”,甚至還將其比作劉備的諸葛亮,劉邦的張良。可見其深有謀略。後來明朝建立之後,汪廣洋也官累自廣東行省參政、右丞相職務。只可惜,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時候,也被朱元璋賜死了。

而最後這個胡惟庸就不用說了,因為我們已經對他太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死,正是宰相制度的終結。

他們都是些開國功臣,朱元璋為何要殺他們呢?其實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皇權衝突”。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在獨裁君主制下,如果個人乃至以個人為中心的集團(朋黨)的權力和皇權形成對抗,或者威脅到皇權的正常運轉的話,那麼,為了鞏固皇權,獨裁者們便會將這些個人也好,集團也罷都會給剷除乾淨。反過來,皇權的鞏固關係到皇權的延續,如果其他外在權力將皇權置之度外,甚至會形成對抗關係的話,那麼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總而言之,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就必須將這些障礙清理乾淨。當然了,這其中也有這些人的個人原因!


方圓文史


朱元璋問劉伯溫誰能當丞相,說出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三人後,為啥無一例外全都慘死?

歷史上,劉伯溫算是能夠跟諸葛亮齊名的人物,他的才能出眾,在幫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曾經做出過不少的貢獻。但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明朝建立以後,卻一直處於一箇中等的位置,官位不高,可是卻得到了善終。這是因為他相當的聰明,知道朱元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若是身居高位,恐怕會和很多開國功臣是一樣的下場。能夠看清楚自己效命的皇帝是什麼樣的人,從而找清自己的位置,這就能看出他的確很聰明。



就是因為劉伯溫這個人比較的知趣,所以朱元璋很多時候還是喜歡跟他聊天的。曾經朱元璋就問他誰能夠當宰相?當時他給劉伯溫說了三個人,但是對方都否決了。結果沒想到,這三個被他否決的人,最後的確下場悽慘。看來劉伯溫的神機妙算跟諸葛亮也算是有的一拼,難怪兩人能夠齊名了。



當時朱元璋問他,讓楊憲來當宰相怎麼樣?劉伯溫回答他說,楊憲這個人是挺好的,也的確是有能夠當宰相的才能。可他這個人氣量小了一些,不太適合坐在這樣的高位上。朱元璋聽了他的話,思考了一下,覺得好像的確是這樣的。因此又換了一個人問他,汪廣洋來當,可以不?劉伯溫聽了還是搖了搖頭,說這個人的氣量比起楊憲來說還要小,那就更加不合適了。



好吧,提出的兩個人都被否決了,但朱元璋也不氣餒,接著又問,那胡惟庸怎麼樣呢?結果劉伯溫還是搖了頭,說:如果當宰相就像是駕馬車的話,那麼讓胡惟庸來駕駛,就很有可能弄斷馬車。這一個不行,兩個不行,三個還是不行,老朱有點不高興,他想是不是對方想自己做宰相了?於是接著說,看來咱們這位宰相也只有老先生能夠來當了。劉伯溫聽了這話,當然知道皇帝不高興了,於是趕忙就說:我也不行,我太嫉惡如仇了,也不太會處理朝廷上的事物,所以也當不了宰相。表達完了自己的意思以後,他又接著對朱元璋提了一個醒,說這三個人的確是不太適合當宰相,宰相這樣的高位事關重大,還是應該多加考慮一下。

可是朱元璋沒有聽到的勸,還是讓這三個人當了宰相。結果三人果然如劉伯溫預料的一般都不符合他的心意,最後落了一個可悲的下場。


江上孤舟


這幾個人的死,怪不到劉伯溫身上。從他們登上相位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他們是朱元璋要剷除的對象。

換句話說,朱元璋要剷除的是“丞相”這個位置上的所有人,來證明相權的危害。



一、相權有多大?

宰相就是一個朝代總領政務的最早行政決策者。荀子解釋宰相的職權是“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效於君”。自秦始皇建立封建制後,宰相與太尉和御史大夫成為百官之首。其中宰相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太尉負責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

到了漢代,宰相的權力被明確定義為“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諸侯四夷,內親附百姓,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相權的範圍非常廣,也非常重要。

歷史上各朝,有獨相制的,也有群相制的。不管哪種制度,相權都是封建社會僅次於皇權的一種不容易受到控制的權力。特別是在主弱臣強的時代,相權甚至能凌駕於皇權之上。所以歷代皇帝都很警惕,既需要宰相的輔助,又怕大權旁落。

朱元璋生於元朝,元朝採用的是一元體制,元朝的“丞相”實質上不是真正意義的宰相,它的平章政事才是真正的宰相。元朝的平章政事基本上是大權獨攬,元末幾任皇帝都被架空,這給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時時提醒他不要重蹈元朝的覆轍。


二、朱元璋的廢相過程

朱元璋尚未當上皇帝,還是吳王的時候,他就警告過李善長和徐達:“令吾所任將帥皆昔時有功之人,自其歸心於我,即與之定名分,明號令,故諸將皆聽命,無敢有異者。爾等為吾輔相,當守此道,無謹於始而忽於終也”。在這個時候,朱元璋就要求丞相聽自己的話,君臣之間才能有始有終。這是一個警告,也是朱元璋內心的獨白。只是這個時候,天下未定,他還不具備發起向相權的挑戰而已。

朱元璋的明朝,制度上基本是沿襲元朝的那一套,但這只是朱元璋政治經驗尚未成熟,還沒有設計好一套自己需要的制度而已。從內心上來說,權力慾極大的朱元璋並不想有一個部門能做到與自己分權。洪武十年,朱元璋成立通政司,規定今後“奏事勿關白中書省”,就是想利用通政司來限制丞相的權力的一種試驗。

從最早被殺的楊憲,到汪廣洋,再到胡惟庸,他們的死,並不是他們做了多大的錯事。胡惟庸案牽扯了那麼多人被殺,包括後來被殺的李善長在內,可是誰又能說出胡惟庸到底犯了多大的罪惡呢?他是擅權,是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裡,可是這樣就被殺,那歷史上的丞相要有百分之八十被殺了。

楊憲之死,僅僅因為得罪了李善長。他的死史書只說是犯事被誅,直到今天也沒人知其犯何罪。他就像一顆流星,迅速從政治舞臺上消失了。

汪廣洋死得同樣不明不白。中丞塗節上奏說劉基被胡惟庸毒死,朱元璋問及此事,汪廣洋回說不知。朱元璋大怒,將其貶謫海南,並在半路上下詔賜毒而死。這是殺丞相的正當理由嗎?

所以說,朱元璋問劉伯溫誰能當丞相,試探的是劉伯溫,這個談話決定的是劉伯溫將來命運的走向,而不是決定這三個人的命運走向。這三個人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在朱元璋廢相的決定做出後,需要做的就是在他們身上找出一點被殺的理由,而這種理由並不難找。


三、朱元璋廢相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心裡想要的,是一個不受制約的皇權。但是就算在封建社會。皇權也是必須受到限制和約束的。這就是整個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和政權制度。所以皇權與相權之爭,不只發生在朱元璋身上,它是貫穿整個歷史的。宰相既是皇帝的幫手,又是皇帝的競爭對手。君權與相權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制約的。而這種制約,正是朱元璋本人極端反感的。

宰相是一個國家行政事務的總負責人,對於國家大事,有著參與決策的權力。但是朱元璋需要的不是決策者,而是聽話的執行者。這就是朱元璋時期皇權與相權的根本矛盾。朱元璋也許知道,自己可以憑藉手段和威望來壓制相權,但子孫後代就有可能無法做到了。明朝是朱家的家天下,他不希望給子孫留下一個分割其君權的一個制度。眾所周知,朱元璋為孫子考慮得很遠,他想把木棍上的所有的刺都削去,留給孫子一個利用控制和掌握、皇權不受制約的政治制度,是很自然的事。

朱元璋一直對包括知識分子等在內的官僚集團和富人階級有著極大仇恨,骨子裡對官僚集團十分的不信任,廢除宰相制度,權力分於六部,然後由皇帝總攬全國政務,在他心中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廢除宰相制度使本來具有的兩個權力中樞變成了一個,朝政只有皇帝這一個權力中樞,因此整個國家的興衰存亡全繫於皇帝一身。因此也給整個王朝的發展造成很大的不確定性。皇帝精明能幹,國家就會正常運轉或者十分強盛,而一旦皇帝懦弱無能,則國家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出現大的動亂。所以說,這一作法是利是弊,爭議很大。

總體來說,朱元璋是個殺伐決斷的皇帝,他的權力是不容任何人分享的。這才是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三人的真正死因,一點也不關劉伯溫的事。


END.


博書


朱元璋之所以誅殺了那麼多的功臣勳舊,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角色轉變。朱元璋從元朝的造反者到明朝的統治者,形勢變化需求也隨之變化。造反需求變,需要用奇才破敵,通權變,用人之長容人之短;統治需求穩,需要以德高服眾,守規矩,需要忠誠全面穩重。打天下需要各個集團支持如淮西集團,浙東集團;治天下最怕結黨營私。造反時豪傑取利於元朝,治天下功臣有害於自己。

2,打天下需武功,治天下須文治。功臣多起於農槡野鄙,貪心重而見識淺。朱元璋長期與之為伍知之甚深疾之愈切。民如水,害民則流急舟覆,利民則行穩致遠。

3,朱元璋能力超強,功臣勳舊無與之媲。有能力除舊佈新。


知兵先禮


洪武三年,李善長生病,回家休養,朱元璋要選新的宰相。當時他把劉伯溫找來,和他討論了三個人選: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弔詭的是,這三個人選,最後都先後被朱元璋給殺死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朱元璋)

說是談論這三個人,實際上是朱元璋提出這三個人,想用這三個人為宰相,想徵求劉伯溫的意見。

朱元璋首先提到了楊憲,說楊憲不錯,想讓他當宰相。但劉伯溫卻反對說,宰相需要肚量大,楊憲這個人氣量狹小,不適合當宰相。接著,朱元璋又提到汪廣洋。劉伯溫說,這個人比楊憲的氣量更小。然後朱元璋又提到胡惟庸。劉伯溫說,如果國家是一輛馬車的話,宰相就是車伕。胡惟庸可不是個好車伕,他要是當宰相,國家這架馬車很可能就被他弄翻了。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提的三個人選,劉伯溫都反對。但是,朱元璋其實並沒有聽劉伯溫的,最後還是讓這三個人當了宰相。而後來,這三個人都被朱元璋給殺掉了。

明明劉伯溫早就提醒過朱元璋,這三個人不適合當宰相,可朱元璋為何偏偏要選他們當宰相呢?如果說,朱元璋認為劉伯溫是胡說,不聽他的。但是,這是朱元璋主動找劉伯溫討論啊。他既然主動找劉伯溫討論,就說明他還是比較信任劉伯溫的。他信任劉伯溫,但是對劉伯溫說的話卻一概不聽。這件事,就顯得很怪異了。

(劉伯溫)

那麼,朱元璋找劉伯溫討論這件事,究竟有什麼玄機呢?

我們先來看朱元璋是怎麼殺他的這三個宰相的。

楊憲本來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經常被朱元璋派去監督別人,是朱元璋安插在他不放心的將領身邊的眼線,相當於後來的錦衣衛首領。也正是如此,他才會用楊憲當宰相。

楊憲被朱元璋殺掉,是因為後來李善長彈劾他,說他“放肆為奸事”。

這其實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本來朱元璋用楊憲,就是把他放在中書省的一個眼線,他“放肆為奸事”,其實是很正常的,為什麼朱元璋反而把他給殺掉呢?

再說汪廣洋。劉伯溫認為汪廣洋氣量比楊憲還小,不適合當宰相。但事實上,最終朱元璋殺汪廣洋,並不是他氣量狹小,而是他當了宰相後,尸位素餐,提不出好的建議。實際上,汪廣洋早年是足智多謀的,曾多次被朱元璋讚揚,認為他是張良、孔明一類的人物。為什麼他當了宰相後,卻什麼事也不做,整天只是飲酒作樂呢?這也是一件不太讓人明白的事情。

劉伯溫在反對朱元璋當宰相的時候,說的理由是他會把車弄翻。這是什麼意思呢?劉伯溫並沒有解釋,朱元璋也沒有問。後來,朱元璋殺劉伯溫的時候,是以他要造反的名義殺他的。這樣看來,當初劉伯溫說胡惟庸要把車弄翻,和胡惟庸的造反,大約也就是同一個意思。朱元璋當初沒有問,但他是領會了劉伯溫的意思的。

(李善長)

這就成了一個“細思恐極”的問題,朱元璋明知道胡惟庸會造反,當初為什麼不聽劉伯溫的建議,要一意孤行,把胡惟庸提拔為宰相呢?

分析到這裡,我們似乎就有些明白了。

明明劉伯溫告訴朱元璋,這三個人不行,朱元璋卻還要讓他們當宰相。那麼朱元璋讓他們當宰相,就是故意要他們犯錯。犯了錯,就好殺他們。楊憲因為監督李善長,李善長說他“放肆為奸事”,朱元璋也就認可這個罪名,把他殺了。胡惟庸積極作為,認真做事。朱元璋便說他把持朝政,有做大的嫌疑。因此也把他給殺掉了。汪廣洋本來足智多謀,但是看到當宰相的兇險,因此不謀事,不做事。但這樣也逃不掉,朱元璋以不謀事不做事這個理由,又殺掉他。

大約劉伯溫當年已經看出了朱元璋的用心,因此才極力反對這幾個人當宰相。但是他就算反對,也沒有用,朱元璋要殺,誰也攔不住。

朱元璋不只是要殺這些人,他根本就是不想要宰相。同樣的,劉伯溫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他在反對朱元璋任用那三個人的時候,並沒有給朱元璋提出恰當的宰相人選。因為劉伯溫明白,給朱元璋推薦誰,就是害誰,聰明的劉伯溫,怎麼會做這樣的蠢事呢?

可惜,劉伯溫保護了胡惟庸,最終他卻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了。胡惟庸被殺,只能說也是死有餘辜。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朱元璋一直稱劉伯溫為"吾之子房也",曾經打算讓劉伯溫接替李善長當宰相,但被劉伯溫拒絕了。朱元璋也沒有強求他,讓他幫忙參考一下誰比較適合當宰相。

朱元璋首先說的是楊憲,楊憲與劉伯溫同屬浙東集團,並且關係很好,認為劉伯溫會同意,劉伯溫卻拒絕了,認為楊憲是有丞相的才能的,只是他沒有丞相的器量,器量小。朱元璋其實心裡也有數,於是他便繼續詢問,問汪廣洋人怎麼樣,適合當丞相嗎?劉伯溫曾跟汪廣洋有過接觸,知道此人度量極少,比楊憲還要小上不少,自然更不適合當丞相。最後朱元璋說出了胡惟庸,劉伯溫依舊反對,但最終胡惟庸還是位居丞相。

其實從這番對話裡也可以看出朱元璋早就心有所屬,他特意把胡惟庸留在了最後發問,便是已經準備讓胡惟庸當丞相了,只是想在最終宣佈之前再徵求一下劉伯溫的意見,但意見歸意見,最終決定權依舊是在朱元璋手中。

最後三人的死其實各有各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朱元璋想廢除丞相制度,一直容忍胡惟庸,直到他犯下大錯,才站出來說丞相制度如何不好,為廢除丞相制度做鋪墊。至於汪廣洋與楊憲都屬於度量小,很容易得罪人,容易自己作死。




品史君


明朝的創始人朱元璋,在天下太平之後,有點累了,打算找一個宰相來替自己處理一些業務,於是就跟劉伯溫商量,誰知道當劉伯溫提出來楊憲、汪廣洋與胡惟庸之後,這三人無一例外全部慘死。

說實話這一次的事件,看似朱元璋想輕鬆一些,給自己找一個私人助理,實際上卻是埋下了巨大的一個坑。

如果說朱元璋以前沒有當過皇帝,所以對丞相這個位置不太瞭解,等自己真正成為大明的天子之後,才發現丞相的權勢有點太大了。

難道說以前的丞相都是這麼大的權勢嗎?萬一他們要是謀反怎麼辦呢?

要說以前可能朱元璋並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可是當自己某一天微服私訪的時候,幾乎一個月的時候不在京城,但是整個大明所有的一切都運轉正常。

當時朱元璋腦子就不太好使了,這是幾個意思,也就是說只要丞相選好了,哪怕大明的天子不存在,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假如自己某一天突然間遇害了,是不是丞相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接替這所有的一切呢?

當朱元璋想到這些的時候,瞬間不淡定了,這個所謂的丞相有點過頭了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幾乎相當於大明的天子。

於是朱元璋就打算要把丞相這個制度給廢掉,但是這些制度由來已久,並且還影響到了很多人的利益,而且大明的天下剛剛才穩定下來,朱元璋也不想因為一個丞相的位置就把大明的天下搞亂。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丞相這個位置潑髒水,等丞相這個名聲臭了之後,自己再把他廢除掉,這樣大家也就不產生什麼不滿的情緒了。

然後朱元璋就開始跟劉伯溫商量這件事,但是又不能明說,只能拐彎抹角的一步步提示。

說實話最初的劉伯溫真心是實打實的回答朱元璋的問題,但是隨著朱元璋一步步的提示,好像這個套路不對。

這不是打算要立新的丞相,而是要把丞相的位置給搞臭呀,可問題是自己已提供了楊憲、汪廣洋與胡惟庸這三人。

也就是說如果這三個對丞相的位置是最有想法的,也最有能力把丞相的職務給幹好的。

如果朱元璋真得打算把丞相制度廢除的話,這三個人可能是最大的反對者,因為這些人拼搏了一輩子,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坐上丞相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而廢除丞相制度,就相當於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這要是以前的劉伯溫可能就會想盡一切辦法為這些人辯解,畢竟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但此時劉伯溫真心不敢為他們說一句好話。

因為朱元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好說話的朱元璋了,為了他的大明江山,可以直接對所謂的功臣們下黑手,而這次丞相的人選,其實就是看誰才是真正反對廢除丞相制度的人。

也就是說這三個人從劉伯溫提名的時候,他們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因為他們的存在,或者說他們的理想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了朱元璋的利益。

所以這些人就一定要被除掉,不然朱元璋接下來的內閣制度就沒辦法正式的實施了。

於是朱元璋用了幾年的時候,讓這些人成為了宰相,之後又給他們加上了謀反的大帽子,最後站出來表示,真正讓這些人謀反的原因就是丞相制度的問題。

然後為了大家的生命著想,朱元璋只能把丞相制度給廢除掉了,明顯屬於痛苦我一個,幸福千萬家的大好人,可實際上真實的情況怎麼樣,大家心裡都清楚。

所有想當丞相的人都已經掛掉了,剩下的這些人又被安排到了內閣當中,可以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到此為止,丞相制度的廢除與內閣制度的誕生就如何平穩的過渡了。

說白了朱元璋問劉伯溫誰能當丞相,就是想看看誰有這個野心,直接把有野心的全部除掉,這個所謂的丞相制度也就可以順利的被廢除掉了。


虎頭山小妖


劉伯溫,博通經史,精於讖緯之術,有神機妙算,運籌帷幄之才,被當時的人稱為江左才子之首,諸葛孔明在世。正是在劉伯溫的輔佐之下,朱元璋一統了天下。

據《明史·劉基傳》記載,朱元璋曾經和劉伯溫談論丞相之職,誰擔任比較合適的問題。當時,朱元璋因事準備懲罰李善長,就問劉伯溫,在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中,誰來做丞相比較合適。

不徇私情的劉伯溫,先勸說朱元璋還是留任李善長比較好,李善長功勞大,威望高,而且能調和將領大臣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好的人選。而他雖然和楊憲交好,卻說楊憲“有相才無相器”,過於考慮一己之私。至於汪廣洋,則“褊淺殆甚於憲”,比楊憲的氣度還小。胡惟庸則是“譬之駕,懼其僨轅也”,表面是說胡惟庸可能會把馬車駕翻,實際上暗指其可能會禍亂大明。

朱元璋一聽,就說:“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就是說只有你劉伯溫才能做宰相了。劉伯溫一聽,趕緊說他“疾惡太甚”,“不耐繁劇”,恐怕也不能擔當此任,並對朱元璋說,“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當前的人恐怕都不勝任,還是慢慢來吧。

表面看來,這件事顯示了劉伯溫的正直無私,善於識人。而實際上,如果細細琢磨一下劉基的一番言語,應該是他猜測到了朱元璋的某些想法。所以,劉伯溫就說丞相一職現在沒有合適的人,如果免了李善長,那就先空著唄。

朱元璋比較多疑,劉伯溫完全猜透了他的心思,這讓朱元璋很不舒服。所以,此後就逐漸疏遠了劉伯溫,並准許劉伯溫返鄉養老。後來,劉伯溫生病,朱元璋又故意讓與他有嫌隙的胡惟庸帶御醫前往診治,借胡惟庸之手毒死了劉伯溫。

如果將整件事完整分析的話,就會發現朱元璋絕對才能非凡呀,這所有的事情都在朱元璋的謀劃之中。我們來看一下朱元璋和劉伯溫對話之後所發生的事情,就明白了。

朱元璋最先提拔楊憲,李善長擔任中書左丞,楊憲則任中書右丞。李善長生病時,楊憲彈劾了繼任左丞的汪廣洋,自己升為了左丞。這位楊憲果然如劉基所料,性格過於狹隘,凡是他不滿的同僚,都被他幹掉了。因為楊憲是劉基浙東集團的干將,所以被楊憲幹掉的多數都是淮西集團的大臣。這讓淮西集團的李善長和胡惟庸非常不安。李善長就告發楊憲“放肆為奸事”,隨後,楊憲被朱元璋所殺。

楊憲被殺後,淮西集團徹底掌控了朝政。朱元璋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只是太祖非常沉得住氣,慢慢來。李善長因病辭去相位之後,胡惟庸成了左丞,汪廣洋則被任命為了右丞。原本,朱元璋是想讓汪廣洋牽制胡惟庸的,結果汪廣洋卻整日飲酒吟詩。朱元璋多次訓誡,甚至貶黜其再重新任命為右丞之後,汪廣洋還是根本不與胡惟庸爭鬥。

朱元璋一看,既然如此,那就一起除掉吧。朱元璋借佔成國入貢,胡惟庸、汪廣洋沒有報告為由,先是發配並在途中賜死了汪廣洋。第二年,太祖又讓人舉報胡惟庸意圖謀反,製造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夷了胡惟庸三族。

朱元璋又借胡惟庸案,大肆對文武功臣,各級官吏開了殺戒,並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之職,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加強了中央集權。

原本,朱元璋是想留李善長一命的,畢竟李善長是他欽定的開國第一功臣。可是,李善長對於朱元璋的施恩,卻不知感謝,這讓朱元璋非常不滿。後來有人告發李善長在胡惟庸準備謀反時,“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然後又羅列了一些其他的罪名,將李善長處死了。

看到這裡,整個事件的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正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朱元璋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之職,才做了所有的事情。

朱元璋聽了劉基之言,故意提拔三人做了宰相,之後隨時監控,就等著三人犯錯。在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犯錯之後,朱元璋順理成章的除掉了包括三人在內的,所有可能危及皇權的大臣。同時,朱元璋還有了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之職的藉口,眾大臣也無從反對。可見,朱元璋的城府之深沉,做事謀劃之長遠。


奕天讀歷史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太正常了,先不說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本身就什麼問題,這個且不論,為啥這三人最終無一例外全部慘死?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這都是黨政惹的禍,跟是誰推薦沒啥關係。

為啥這麼說呢?這就要說到朱元璋的起家史。

歷史上朱元璋的起家,直至建立明朝稱帝,離不開兩大集團。一個是淮右軍事集團,以李善長為首;另一個是浙東集團,以劉伯溫為首。

明朝建立以後,為了獎賞這些功臣,朱元璋給他們封官加爵,不過為了平衡兩大集團,朱元璋玩了一個“花樣”。給淮右集團的封賞裡,其中就有六人封了公爵,為首的李善長還當了丞相,畢竟是老班底了。但是對浙東集團,則安排在中央政府,比如劉伯溫就擔任御史中丞,其它的政府高級職位就由其他浙東集團的人來擔任。

可是時間一長,就有人不滿了,這裡指的是淮右集團。因為淮右集團仗著資歷深、功勞大,就對浙東集團佔著政府重要職位表示不滿,於是矛盾就爆發了。

首先丞相李善長就頻繁地彈劾劉伯溫,逼得他無法正常工作,最後辭官。雖然朱元璋同意了劉伯溫辭官歸鄉,可是他很清楚這裡面是怎麼回事。為了平衡朝中的勢力,他將浙東集團的楊憲提拔了上來,讓他當了副丞相,和李善長打擂臺。

起初楊憲還是幹得好好的,可是時間一長,就讓朝堂變得烏煙瘴氣,這時李善長摸清了朱元璋的意思,故意放縱楊憲在背後拆臺,最後在朱元璋面前告了他一狀,頭腦發熱的朱元璋就把楊憲給殺了。

緩過神的朱元璋事後知道自己被李善長給愚弄了,就越發對李善長不滿意,於是又從浙東集團提拔了一人,這個人就是汪廣洋。只不過這個汪廣洋太會明哲保身了,他不想介入朱元璋和李善長的鬥爭,對誰都是唯唯諾諾,最後惹得朱元璋不滿意,將他趕出了中央政府。

當然了,李善長不是一個傻子,他知道朱元璋越來越對他不滿,於是他主動辭官,向朝廷推薦了胡惟庸為丞相。朱元璋還是給李善長一個面子,就讓胡惟庸當了丞相,不過同時又讓汪廣洋回到了朝廷,與胡惟庸打起了擂臺。只不過汪廣洋又當起了縮頭烏龜,最終將其革職流放。牆倒眾人推的情況下,又有人彈劾了汪廣洋,一怒之下的朱元璋就下旨責備,走到一半的汪廣洋,看到聖旨後,就服毒自殺了。


至於胡惟庸,之後因為謀反之罪被滿門抄斬,連帶著李善長也一起。至於是不是真的謀反,在於朱元璋的一句話,誰說的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