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雲”模式,太康法院立案、審判執行、防控工作“四不鬆”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田林 萌友 張勇 李康 文/圖

3月9日上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網上審理,太康縣楊廟法庭成功在網上調解一起民間經濟借貸糾紛案件。雙方達成還款協議。這是太康縣人民法院在疫情期間,在立案、審判執行、疫情防控“四不松”工作的一個縮影。

開啟“雲”模式,太康法院立案、審判執行、防控工作“四不松”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為做好審判執行工作,太康縣人民法院黨組提前謀劃疫防控情期間的立案、審判執行工作,提出了疫情期間“四不松”工作舉措。

一是對疫情防控不放鬆。增強安保力量,強化安全檢查,幹警上下班及來院人員做好出入信息登記、體溫測量,充分運用調解室、接待室、值班室等空間接待當事人,嚴防人員聚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二是審判執行工作不放鬆。加強資金投入,在審判法庭配備阿里共道互聯網智慧法院平臺,對符合條件的案件一律實行網上開庭。充分運用“雲執行”模式,積極開展網絡查控,線上執行等方式,確保執行在疫情防控期間良性運轉;三是訴訟服務便民利民不放鬆。充分運用“河南訴訟服務網”平臺和“河南移動微法院系統”為群眾提供網上立案服務,對立案申請審查合格的當即立案。同時利用電話、微信等信息化方式積極開展案件調解工作,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四是服務大局不放鬆。在疫情特殊時期,為增強服務大局意識,法院黨組選派業務精、能力強的優秀幹警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突出成績,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好評。走訪中,院長張建援瞭解到部分產業扶貧基地未分紅到位問題,敏銳的意識到這不但損害的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還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訴訟案件,於是和縣扶貧辦人員一起在法院召開部分鄉鎮負責人和扶貧基地聯繫人的會議,進行明法析理,敦促相關企業儘快消除可能給縣扶貧工作帶來的隱患。

隔空不隔心,防疫不歇業。疫情防控期間,太康法院全院幹警在黨組“四不松”工作方針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發揮智慧法院應用成效,立案、審判執行、訴訟便民、服務大局等工作時刻沒有停歇。至目前,該院網上已立案181件,無論是院內審判庭,還是所轄的七個基層人民法庭、交通事故審判法庭,網上開庭、調解、執行已成為常態,保障了“特殊時期”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