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四川省地震比較多呢?

朝哥的36


為什麼四川總是發生地震?

想知道為什麼四川多發地震,需要知道地震的成因是什麼?形象的比喻我們居住的環境可以這麼來說:我們就像居住在一個薄薄的蛋殼之上,蛋殼就是我們所說的板塊,而板塊又在地幔軟流層上漂浮著,隨著地幔軟流層的運動,在其上面的板塊也會發生相應的水平運動。

板塊與板塊之間的運動會導致碰撞、擠壓的發生,這種情況的發生反饋到地面上時就是強度大小不同的地震了。

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景色秀麗、山川眾多,33%的面積位於四川盆地之中,並且橫跨雲貴高原、秦巴山地、青藏高原,擁有多種地貌地形,非常的複雜。

從地震帶上來看,四川位於南北地震帶上,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地震多發的區域。這條地震帶綿延甚長,從歷史上來看,大部分震級比較強的地震都發生在南北地震帶的周圍。

從板塊運動上來看,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相互擠壓碰撞是造成四川多發地震的間接原因。由於印度板塊向下俯衝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起,擠壓產生的多餘應力向著東部傳播,從而造成了東部地形褶皺並在薄弱的部位形成較大的斷裂帶,比如龍門山斷裂帶,四川大部分的地震都集中在了龍門山-松潘甘孜一帶。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兩塊平整的大陸相互碰撞,在碰撞處開始隆起褶皺,從高空中就可以看出來青藏高原處因為擠壓產生的褶皺地形,碰撞產生的斷裂帶、錯綜複雜的地形非常多,就像下面這幅圖那樣。

由於四川大多處在這樣的地形之上,稍微的板塊錯動就可能誘發地震。

在地震多發的區域如何才能減少地震帶來的危害呢?

一是建造抗震等級高一些的房屋,在設計上就要充分考慮到地震的影響以及抗震情況,二就是對於地震的預警工作,從這次地震預警來看,提前的時間讓鄰國日本都稱讚不已。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科學船塢


08年之前人們很少提到地震,最多也就是談談以前唐山大地震,但是08年之後,身邊的每個人都敏感了,每一次地震都會特別注意,關注是哪個地方發生的。

有時候,一個人躺在床上,總感覺床在震動,像地震一樣,然後突然起來觀察一會,看看地震播報網,大部分都是虛驚一場,可是那種窒息感卻實實在在的存在。

08年對於我來說,真的是留下了心理陰影,變得很敏感,對於地震,我變得更加害怕它,或許這就是我的噩夢吧


賣小兵的米粉


答:中國一共有23條地震帶,在四川周邊就有好幾條;而四川龍門山斷裂帶比較活躍,也是造成幾次強震的原因,比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等等,都和龍門山斷裂帶的活動有關。


在10多年前,我們很少聽到地震的消息,比較著名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似乎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小地震接連不斷,比如就在2019年12月18日08時14分,四川內江市資中縣就發生一起5.2級地震,部分人還通過網絡通信提前收到了地震波即將到達的倒計時。

我國四川省屬於地震的高發地區,我們來看中國地震臺網實時公佈的數據,在中國境內也就四川出現的頻率最高:

對於3級以下的地震不注意的話感受不到,4級地震會造成懸掛物的大幅擺動,5級地震能使門窗作響,6級地震能讓人站立不穩,從中國地震臺網公佈的消息來看,四川地區兩三天就會出現一次小震。

從地理位置上看,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嚴重擠壓了歐亞板塊,導致青藏高原緩慢抬起,然後抬起的高原向東又擠壓四川盆地,於是在四川盆地和龍門山的相接處將會積蓄應力,當應力達到一定值時就會導致地殼的斷裂,從而引發地震。

其中龍門山斷裂帶,就是青藏高原擠壓四川盆地形成,長約500公里,寬度有70公里,受青藏高原的擠壓作用,龍門山斷裂帶西側的地殼有60~70公里深,而東側只有不到50公里,使得這個斷裂帶非常活躍。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就是龍門山內部的應力釋放導致,目前,印度洋板塊還在以每年1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歐亞板塊還會繼續受到擠壓,四川附近的地質活動還將在未來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四川成都不在任何地震帶之中,所以基本不會發生地震,只有周圍發生強震時,地震波會對其造成一定震感。

預測地震是世界性難題,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地震防範工作,還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提前預知地震波的到達,然後做好相應防備。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為什麼有人說四川省地震比較多呢?

四川境內分佈了8個地震帶,其中的龍門山地震是大多數人至少有所耳聞的一個,因為2008年汶川發生的8.0級大地震和2013年雅安發生的7.0級地震都位於這個地震帶上。

而另外七個地震帶歷史上也曾發生過破壞力較強的大地震,且震級都在6.0以上。它們分別是:

發生過7.2級地震的金沙江地震帶、發生過8次7級以上大地震的鮮水河地震帶、理塘地震帶、發生過7.5級大地震的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發生過7.5級大地震的松潘-較場地震帶、發生過2次7級以上大地震的名山-馬邊-昭通地震帶和發生過5次6級以上大地震的木裡-鹽源地震區。

之所以不少人會覺得四川頻繁發生地震是從汶川地震開始,主要是因為之前所發生的較大震級的地震距離現在的時間相對較為久遠,而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大多都已經不在這個世界和三個。

川內有記錄的5到6級地震有21次,6到7級地震8次,7到8級地震6次。上一次川內發生7級以上大地震,那時在1976年的8月16日,7.9級的爐霍地震,雖然那裡的人口並不是很多,但也讓震區的木製房屋倒塌嚴重。

而2008年的5月12日,讓所有經歷、或見證這場災難的人們至今記憶猶新。還記得那時的我正在讀高中,而地震發生的時間是平日裡該午休的時候。

只不過,這一天我並沒有乖乖睡覺,而是趁著宿管員離開之後偷偷去衛生間洗了個澡。當我紮好馬尾,帶好帽子,心想著終於可以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床開始猛烈的晃動起來,這也是我第一次經歷地震(有記憶以來明顯感受到)。

要知道地震的破壞力並不等同於它的震級大小,之所以汶川地震會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一方面是其震級達到了8.0,另一方面則是源於它是一次淺源地震(70千米以內),也就是說該地震的地下深度為10到20千米之內。位於震中的區域地震烈度高達11度,且10度區域的面積覆蓋了3144平方千米,從映秀到北川的長條狀分佈特徵,南達汶川,北抵青川。

大多數人在感受地震強度的時候,往往會單方面的以震級為依據,但僅僅是這一個數據指標,是難以得出地震破壞力大小的。那些對人類造成傷害最大的地震其實都有共性,地震災害主要都是由淺源地震所造成。

而且,淺源地震又是陸地上佔比達到95%以上的地震類型,從這個比例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常見性。除了汶川大地震,其實2010年的玉樹7.1級地震,以及2011年的7.2級土耳其凡城地震,它們都是極具代表性的淺源地震。

當一個地方發生地震之後,很多人都會擔心之後的時間會不會發生更大的地震。實際上,從發生的概率來說,一般震級並不小的地震之後,隨之而來的都是多次餘震,通常不會出現更大的地震。

餘震的強度一般都比主震更小,它們發生於不同時間的同一地點,且餘震的持續時間甚至可以從幾天持續到幾個月。大陸板塊彼此之間的移動,會在較長時間後導致壓力累積,地震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地殼下能量的釋放。

可以肯定地是,截至目前,尚且沒有任何現象、動物或專家能夠對地震進行準確預報,比如大家熟知的地震魚和地震雲,如果某次地震剛好看到它們,那無疑是巧合。放置在世界各地的地震儀有很多,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收集地震的信息,除了給人類帶來重大破壞的地震之外,那些我們時常沒有感受到的地震信息也會被捕獲到。

雖然地震不過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然現象,但為了將其對我們可能帶來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很有必要花足夠的時間來了解地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如果我們可以做到地震的預測,那自然是整個人類的福音。

而在此之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地震發生時如何緊急避險充分了解,這對於災難發生時要如何應對來提升存活率特別重要。與此同時,房屋的修建也需要能夠抵抗一定震級和破壞力的地震,這也是對自己的財產和生命負責。


悟空科學


12月16日12時45分,在四川宜賓市興文縣附近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中國大致有幾個地震非常高發的地區:新疆、臺灣、四川、雲南。

為什麼地震都集中在這地區呢?

先看下面的兩張圖,不用過多的解釋,你就明白了:

提到地震,大家都會想到大陸板塊的交接與碰撞,其實,在板塊內部,地殼的運動也會十分的活躍。以中國歷史上最強地震之一的汶川大地震的來說,汶川縣就位於龍門山斷裂帶上。
這是一條特別要命的裂縫。長約500公里,寬70公里,規模巨大,沿四川盆地西北緣底部切過。它的東部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以成都為代表的大城市群。

它是咋形成的呢?

在一億年前,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擠壓歐亞板塊,青藏高原誕生。高原在抬升時向東擠壓四川盆地,於是慢慢在地下積攢了驚人的應力,時刻等待著爆發。

所以啊,四川人,特別是映秀到青川這一帶,人都是活在蹺蹺板上的,這塊板子撐不住,就會繃斷髮生地震。

願天佑四川,少災少難!

愛答冷知識的重口味萌妹子,歡迎關注!


科學重口味


地殼下有軟流層,不同地貌就像冰山一樣浮在上面。青藏高原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屬於兩種地貌,兩種”冰川”,摩擦久了容易地震。所以圖中紅線就是地震頻發地帶,汶川雅安宜賓都在上面。另外太行山燕山與華北平原交接處也是地震帶.

拿四川來說,盆地內尤其是成都平原,因為歷史屬於淤積地質板塊,內部很難地震,淤積物也有減震效果。即使離地震帶近,周邊8級地震對成都平原影響有限,基本無傷亡。



郭宥嘉413


從地理位置看,四川省尤其是四川西部,位於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所以地震多,而且強度大。

龍門山地震斷裂帶,龍門山地處巴顏喀拉地塊東邊界,西邊是巴顏喀拉,東南方向是相對比較堅硬的四川盆地。

板塊推擠導致巴顏喀拉地塊運動受阻形成斷層。龍門山斷層有四條大斷層它綿延長約500公里,寬達70公里,規模巨大,沿著四川盆地西北緣底部切過,位置十分特殊,地殼厚度在此陡然變化,在其以西為60~70km,以東則在50km以下。

它的東部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工業發達的成都平原地區和大城市群。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蘆山發生7.0級地震,專家認為,蘆山地震並非是汶川地震的餘震,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的中北段,而此次蘆山地震發生在南西段,距汶川地震主震區87公里。

擴展資料:

四川龍門山地震帶:

四川龍門山位於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廣元市、都江堰市之間。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龍門、茶坪、九頂等山。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

綿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龍門山最高峰海拔2345米,海拔由盆地邊緣2000米向西逐漸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頂山海拔高達4984米,龍門山是四川強烈地震帶之一。

自公元1169年以來,共發生破壞性地震26次,其中里氏6級以上地震20次。公元2008年5月12日,由於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衝,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發生里氏8.0級地震(汶川大地震),這次地震共造成超過87150人死亡和失蹤(其中遇難人數69227人,失蹤17923人)。

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雅安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約100公里。成都、重慶及陝西的寶雞、漢中、安康等地均有較強震感。

據雅安市政府應急辦通報,震中蘆山縣龍門鄉99%以上房屋垮塌,衛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電。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介紹,2013年發生在雅安的7.0級地震與2008年汶川地震有一定的關聯性。

希望我們人類儘快研究出預知測出即將發生地震區域,避免人類慘烈傷亡!





皖南胖姐新生活


我們都知道地震的本源其實就是地殼運動的結果,而之所以四川發生地震的概率增大,主要是因為四川處在地球板塊運動的褶皺帶之上,這種褶皺帶又稱之為斷裂地震帶,隨著地殼運動頻發,所以地震就會增多。四川地震帶整體上屬於我國西南地震帶的範圍,算是比較密集的地震帶之一,基本上四川境內有三大地震帶,包含著名的龍門山地震帶(武都--馬邊地震帶)、康定甘孜地震帶、安寧河谷地震帶。而為什麼說龍門山地震帶著名呢,因為前些年四川發生的汶川地震、蘆山地震都與這條地震帶相關,此地震帶也是四川境內最長的地震帶,貫穿四川南北。
龍門山地震帶從川北的廣元開始,向西南弧形走向,沿著四川盆地邊緣直達南部樂山。而康定甘孜地震帶與安寧河谷地震帶基本同屬一條地震帶,從甘孜最西北邊界,東南走向一直延伸到康定(這一部分為康定甘孜地震帶),再從康定的貢嘎雪山開始垂直南下經攀枝花進入雲南境內(這部分為安寧河谷地震帶),這三條地震帶基本程一個“Y”字型影響著四川北部、西部、西南部。從四川境內的地震帶走向分佈其實就不難發現,這些地震帶主要處在川西高原,形成原因與四川盆地有很大關係,更與青藏高原有很大關係。歸根結底是因為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相互擠壓以後,印度板塊插入歐亞大陸板塊下方,青藏高原隆起以後向東移動的過程中遇到了四川盆地,而盆地下方的地質比較堅硬,阻擋了青藏高原繼續向東,所以地殼作用力便不斷在川西高原集結,最終產生了斷裂帶、地震帶,由此引發四川地震相對頻繁。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不請自來:本人在08年地震之後,有機會跟隨山東省對口援建某項目部到震區生活了幾個月,期間遇到過山體滑坡、泥石流、大小余震不斷,關鍵的選定的新地址泥濘不堪,淤泥沒過膝蓋,車輛進不去,一些設備只能靠人工搬運。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四川地震比較多,還是源於進幾年不斷的關於四川以及周邊地區的地震播報新聞,就會讓人想起來512特大地震帶來的影響,由此聯想到這麼一個地方。另外就是四川盆地屬於我國的地震帶分佈範圍,處於板塊運動的活躍地帶,一說到地震帶,自然會想到曾經發生過地震的四川,所以才會有題主的一些問題。



臭豆腐4633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4度,東經104.90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隨後還發生了多次餘震,網友不禁好奇,為何四川地震相對於別的地方要多一些?


為什麼四川總髮生地震?四川發生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地震分類: 地震的發生是有原因的,一般劃分為:1、構造地震,2、火山地震,3、陷落地震,4、誘發地震,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地震絕大多數都屬於構造地震,發生這種地震的原因是由於岩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而產生的。 四川分佈著多個地震多髮帶,有龍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主要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強震的次數較多也就不奇怪了。當時九寨溝的7.0級地震,震中就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


四川發生地震的地質原因: 印度洋板塊每年以約15cm的速度向北移動,導致亞歐板塊受到強烈的壓力,導致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並受到四川盆地的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累積,易造成了逆衝、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四川特大地震易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上,深度為10~20km,因此破壞性巨大,震感較強烈。


地震成因 當年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繼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