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有种祭祀舞蹈风靡全藏区,现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全民舞蹈


在西藏有一种舞蹈流传历史超过千年了,这就是锅庄舞,也叫“圆圈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它本来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吐蕃王国时期,源于民间祭祀活动。

在藏区原始宗教信仰中,锅庄、火塘是神灵集聚之地。所有的祭祀也是在火塘边完成,人们通过舞蹈的形式把祈求、祝愿传给神灵,希望得到神灵的感召和庇佑。跳锅庄舞的雏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并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而藏传佛教的发展是锅庄舞流传的重要契机,这主要是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存在,为锅庄舞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给锅庄舞创造了新的生存空间,开始在藏区广泛流传,不但在寺庙一些宗教仪式中使用,民间也开始盛行和发展,有藏族聚居的地方,就有锅庄舞的存在。


现在,锅庄舞更是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成为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在2006年,锅庄舞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结晶。

锅庄舞的特点是具有浓郁的藏区人文色彩,其舞蹈动作以剽悍雄健、舒展奔放、活泼开朗为特色。舞者奔放豪迈,激情四射,观者惊叹喜欢,不自觉想加入和学习。其实学锅庄舞并不难,基本人人都能一学就会,而且边跳边学,在学中跳,跳中学,非常有趣。学会一曲完整的锅庄的舞蹈动作,那又是多么快乐的事。

现在锅庄舞已经不仅仅是藏区人们喜欢,各地都可以看到它的舞姿和身影,成为了全民健身与娱乐的舞蹈,可以舞台、可以广场、甚至可以家里。可以成百上千人一起舞蹈,也可以三五人在一块切磋舞技,甚至也可以一人在家里健身。锅庄舞已经成为一种开放、愉悦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