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朱瞻基給大明朝留下了怎樣的隱患?

亙古懷念說史


單看朱瞻基在位期間的表現,尤其是為政舉措的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有能力,有想法,不昏庸,符合一個優秀的守成之君所必備的一切條件。然而,評價一個人,尤其是站在歷史拐角去看待前人之事的時候,是需要加上很多後來因素的。雖然他在生活上有點瑕疵(比如喜歡鬥蛐蛐,也因此自己還被後人稱為“蟋蟀天子”),但生活上的一些愛好不足以否定他的歷史功績。能否定一個人一定是會給後世帶來深遠影響的,但朱瞻基喜歡鬥蛐蛐不是,他讓宦官學習進而參權這件事,卻是一件足以顛覆他之前所取得的所有功績的事情。那麼朱瞻基為何要讓宦官學習呢?這還要從朱元璋說起,朱元璋當年為了加強皇權,以“胡惟庸案”為藉口取消了延續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大權獨攬,但取消丞相制也有弊端,那就是一切軍國大事皇帝都必須親力親為。早期朱元璋尚可以堅持,但時間久了便自覺精力不足,於是便有了殿閣大學士,大學士協助朱元璋處理政務。

到了朱棣時期內閣出現了,一開始內閣沒有決策權,但隨著皇帝的力不從心,內閣開始參與到政務的決策之中,到了朱瞻基即位後,內閣有了票擬的權力,即替皇帝處理相關國家事務,最後將處理意見呈報皇帝,皇帝做最後的決策。雖然朱瞻基深知宦官干政的後果非常嚴重,且他對宦官的監管非常嚴格的,所有大事的最終決斷依舊掌握在自己手裡。但他還是沒有意識到賦予宦官參政對大明朝意味著什麼,尤其是他沒想到自己親自選定的接班人,會差點因此而葬送了大明朝。公元1449年,朱瞻基的繼任者明英宗朱祁鎮率領的二十萬明朝精銳,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擊潰,自己也做了階下囚。土木堡之變,對於大明王朝的影響是災難性的,這自不必說。而造成土木堡之變的主謀就是一個叫王振的宦官,從王振開始,宦官開始登上明朝的政治舞臺,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王振專權距離朱瞻基駕崩才不過七年,恐怕朱瞻基做夢都沒想到,短短七年,宦官們就已經開始影響大明王朝的歷史走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