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伊犁日報記者 賴宇寧

2020年1月25日 大年初一

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1月23日,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次診(認),新疆2例輸入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當天我還是以為這場疫情離自己很遠,抗擊疫情的主戰場應該在人口密集、人員流動量大的省會城市。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天,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就確診伊犁州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

中午我來到伊寧火車站,準備乘車往返伊寧至奎屯,拍攝列車車廂內開展殺菌消毒工作的場景。臨發車的半個小時,車站發佈了列車停運通告。伊犁人的日常生活按下了“暫停鍵”。

接報社通知,我被列入一線採訪記者,領到了州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傳組的工作證,由於採訪車獲得了通行證,我得以有相對寬鬆的空間再次端詳這個突然感到陌生的城市。

2020年1月30日,大年初六

伊寧市街頭空無一人。根據有關部門的最新通報,伊犁州確診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已達4例。嚴峻的疫情讓我居住的可能是中國距離武漢最遠的城市,成為了新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病率持續上升的地方。

我拍攝的空城系列基本告一段落。每天都在按指揮部宣傳組的安排,採訪在防控一線堅持工作的團體和個人。

2020年2月1日,大年初八

伊犁州確診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增加到了5例。憑著從事新聞攝影工作近30年來的經驗,災難對於當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影響越大,其新聞重要性就越高。在這個將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一筆的春節裡,這麼重要的歷史時刻,我不能缺席,應該用鏡頭紀錄這個年代的歷史片斷。我向州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傳組領導彙報,請求進入一線病區採訪。

2020年2月3日,大年初十

經州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孫豔安排,伊犁州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宣傳的幹部與我對接。與各疫情專治醫院聯繫採訪事宜。


2020年2月5日,大年初十二

在伊犁州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宣傳的幹部帶領下,我進入伊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採訪,拍攝了醫務工作者夜以繼日守護生命的場景。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5日早晨,在伊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前一天工作到凌晨的醫務工作者們上班時互相鼓勁。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7日,伊犁州友誼醫院護士餘珍珍穿戴完畢防護服準備進入發熱隔離病房。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伊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馬莉和在家備戰高考的兒子電話互報平安後,流下了眼淚。


2020年2月6日,大年初十三

經伊犁州友誼醫院黨辦同意,我穿上防護服,進入發熱隔離病區,記錄在最危險的環境下醫務工作者忙碌的身影。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6日,伊犁州友誼醫院護士餘珍珍(左)和關娜娜(右)穿戴防護服準備進入發熱隔離病房。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穿好防護服的醫護人員進入病區。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進入發熱隔離病房。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6日,伊犁州友誼醫院,一名值班人員在發熱隔離病區巡視。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7日,在伊犁州友誼醫院發熱隔離病區,兩名醫護人員在做進入病房前的準備。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6日,醫護人員進入病房為患者開展治療時,還要在防護服外面再套上隔離衣。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7日,在州友誼醫院發熱病區,剛脫下防護服的護士劉靜臉上滿是防護面具留下的壓痕。


2020年2月7日、8日 大年初十四、元宵節

伊犁州友誼醫院隔離病區繼續採訪,並進入CT影像科,近距離拍攝了患者接受檢查的圖片。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9日,伊犁州友誼醫院醫生通過醫學影像診斷患者肺部影像學特徵。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7日,在伊犁州友誼醫院發熱病房,一名醫生在就餐。


2月9日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發佈的最新通告裡,兵團第四師首次確認3例確診病例。我與有關部門聯繫,希望進入兵團四師醫院發熱隔離病區採訪。


2月10日

經兵團四師醫院群工辦主任安排,進入兵團四師醫院發熱隔離病區採訪。連續幾天在紫外線消毒燈下停留,眼部略有灼痛。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10日,在兵團四師醫院發熱病區,護士張均琴在同事幫助下穿防護裝備。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10日,兵團四師醫院發熱隔離病區,護士胥晨在為患者配藥。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10日,兵團四師醫院發熱隔離病區,護士胥晨在為患者配藥。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10日,在兵團四師醫院,在發熱隔離病房連續奮戰5個晝夜的護士長李瓊靠在設備上休息。


2月12日

根據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發佈的最新通告,伊犁州和兵團四師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已達21例。心情沉重。

早晨經伊犁州新華醫院發熱隔離病區護士長同意,嚴密防護後進入病房拍攝了護士為患者輸液和開展霧化治療的鏡頭。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12日,伊犁州新華醫院發熱隔離病區護士為患者輸液。


戰“疫”,一名攝影記者的前線日記

2月12日,伊犁州新華醫院發熱隔離病區護士為患者輸液。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關鍵時刻,伊犁州衛生健康系統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救死扶傷。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醫務工作者。他們,是“白衣戰士”, 是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逆行者”,在最危險的環境裡,最忙碌的是醫護工作者的身影,爭分奪秒,不眠不休。  在勠力同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過程中,“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是他們出征的誓言,口罩在臉上留下的壓痕是他們戰鬥的勳章。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以職業操守和專業能力守護著人民群眾,傳遞著生命的力量。  2月5日至12日,記者跟隨醫護人員先後來到新冠肺炎疫情專治醫院伊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和伊犁州友誼醫院發熱隔離病區、兵團四師醫院發熱隔離病區等,用鏡頭記錄下了在抗擊疫情第一 線醫務工作者衝鋒在前的動人場景。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們深信,摘下口罩的日子不會太遠!向奮戰在疫情防控前線的勇士致敬!向戰“疫”中的“最美逆行者”致敬!

伊犁日報記者 賴宇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