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衣冠,造物之美”:漢服中造物文化——天道,人道,物道

“華夏衣冠,造物之美”:漢服中造物文化——天道,人道,物道

華夏衣冠,始於炎黃。自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始,歷三皇五帝、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五千年傳承,不曾斷流。

憶往昔封侯拜相、先秦諸子、魏晉風骨、漢唐盛世,無不著漢服傲世天下,至今懷想亦為之動容久久無法忘懷。

漢服,顧名思義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經歷史延續而呈現出具有漢族服飾特點的為漢民族所使用的服飾。《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古人以服飾華彩之美為華,以廣袤疆土,文明道德興盛為夏。我們華夏民族的名字正是從這華美的漢服而來。

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知興替;漢服是歷史的一面鏡子,見證華夏民族五千年風雨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蘊藏在漢服中的獨屬於中國人的天道,人道,物道。

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

中國古代在造物活動中所取得的成就可算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望其項背的,無論是“四大發明”還是“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點點滴滴均可體現古代匠人的造物智慧,這些輝煌的造物成就離不開先賢諸子們在造物思想方面的指導及傳承。

中國古代先哲一直從和諧共生的角度來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

《考工記》中記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則不時。不得地氣也”。意指想要造出優秀精美的器物,必須有“天時,地氣,材美,工巧”

這四者缺一不可。

“天時”指自然界的四季變化,古時候人們認為天地萬物有靈,無論喪葬嫁娶都應當順應天時。漢服布料自黃帝以來有苧麻和蠶絲兩種,統稱為布帛,後來又細化為錦、綾、羅、紗、絹、緞等等。

“華夏衣冠,造物之美”:漢服中造物文化——天道,人道,物道

古時繡娘製作服飾從選材開始,選材需看時辰,電視劇《花木蘭傳奇》中,繡娘辰時選材,辰時三刻凝神淨手,巳時開工。分毫無錯。

“地氣”指遵從自然地理位置、地域環境和當地文化傳統,因地制宜。殷商時期,冠服制度初步建立,當時的漢服造型上下分開,上著衣,下著裳,這也是衣裳二字的最初始狀態;春秋戰國時期,漢服的款式空前興起。

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諸侯國間衣冠服飾和風俗習慣都有明顯不同,深衣上下相連,寬袖大袍,端正風流;胡服短衣長褲,衣身緊窄,便於遊牧和涉獵;秦漢時期的曲裾袍和直裾袍;再到後期的衫、襖、襦均是根據當時的風土人情,社會文化逐步演變。

“材美”很好理解為製造優美的器物所必備的先決條件,綾羅綢緞棉麻帛紗。長沙馬王堆遺址出土的

素紗禪衣,一經問世,舉國震驚。素紗蟬衣出土時共2件,一件48克,一件49克,摺疊起來均可放入火柴盒中。其原材料就是紗,是我國古代絲綢中出現的最早的一種。

不同於現代採用的家養四眠蠶作為主要的蠶絲來源,素紗蟬衣的蠶絲來源採自三眠蠶,三眠蠶相較於現代的四眠蠶本身體積小,蠶繭也小,吐出來的蠶絲會更加的纖細,用其織造出來的織物也會更加輕薄。這也是為什麼素紗禪衣能夠如此輕薄輕透的重要原因。

“華夏衣冠,造物之美”:漢服中造物文化——天道,人道,物道

“能工巧匠,技藝超群”。繅絲,織帛,扎染,印染,緙絲,齊針,套針,扎針,雙面繡,錯針繡,搶針繡,亂真繡……漢服的製作工藝,就皇帝登基的龍袍來說,單製作手法就達百種,六百名繡匠,三百名金匠,三十名畫匠兩年才可完工一件。且如此多的技藝手法不算上失傳的大部分,現如今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2、“無規矩不成方圓”

“交領右衽”是漢服的一大特點,交領是指衣服穿起來後左右前襟重疊,衣服兩邊相交成領,右衽就是穿起來後前襟向右掩。交領的兩直線相交於衣中線左右,代表著傳統文化的對稱學,不偏不倚,中正氣直。

交領也代表著天圓地方中的地,即方與正,而袖口,則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這種“天圓地方學”也很好的符合了

“伏羲女媧圖”中的“左規右矩”。“規”“矩”也正好是製作服飾不可缺少的兩件傳統器物,即為“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漢服文化中的完美體現。

二、“大道至簡”

1、“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種大道至簡的造物風格在漢服中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儘可能滿足實用需求的基礎上再去追求美的形態;

如傳統深衣,上下連體制,但裁剪製作時還是要上衣和裙裳分開裁剪,裙裳分為十二片進行裁剪,代表一年十二月,上衣分為四片進行裁剪,代表一年四季,這裡不僅有著“人道”

與自然的相輔相成,同樣這樣的裁剪方式最大化的利用了材料不被浪費。

“華夏衣冠,造物之美”:漢服中造物文化——天道,人道,物道

西式的服裝都是根據人體的三圍尺寸去進行立體化構型,這樣的構造需要在一塊布料上進行各種裁剪修補,浪費了很多邊角料,而漢服這樣的裁剪方式,每一塊布料都是完整的去進行利用,沒有多餘的裁剪和修補,只進行單純的拼接和縫合,這也是古時候為什麼會有

“天衣無縫”這樣的說法,一件衣服上,基本看不到縫合的痕跡。

“繫帶隱扣”是漢服的另一大特點,漢服中的隱扣其實是包括有扣和無扣兩種情況的,一般的漢服基本是沒有釦子的,即使有釦子也要把釦子隱藏起來,不會顯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帶子打個結來繫緊衣服,這裡的帶子也極度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格物致用”“見樸抱素”的哲學思想。

所以衣服的繫帶都是用製作衣服時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一般兩對帶子,都是在衣服本身的布料上進行修裁,不會浪費,也不需要重新使用布料,最大化的把材料使用到了極致。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古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去詮釋他們所尊崇的哲學思想,並將之㓎入到生活的點點滴滴。

“華夏衣冠,造物之美”:漢服中造物文化——天道,人道,物道

縱觀西方近現代藝術設計史中所推崇的如“功能主義”“北歐極簡風格”“less is more”“迴歸自然”等其實都和我們中國古代的傳統造物思想不謀而合,都是咱老祖宗玩剩下的東西。而如今卻“西學東進”標榜著西方藝術哲學思想的外衣。

2、“五行五色”

古人對自然的推崇,構建了陰陽五行思想,“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古人認為這五種物質是一切物質構成的本源,“五”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個星宿,也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

陰陽五行思想引發對天、地、神、人、器等各類物質的對應,從而產生了“五行色”,簡稱“五色”:青對應木,代表東方;赤對應火,代表南方;黃色對應土,是大地的標誌;白色對應金,代表西方;黑色對應水,代表北方。

古人認為青、赤、黃、白、黑才是人間五正色,並按照“五行五色”應對“五時”去遵循漢服的製衣顏色,即為春青、夏赤、季夏黃、秋白、冬黑。此制度一直沿用到明朝。縱觀漢服的顏色也在隨著朝代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但五色卻是一直不變且循環往返的。

“華夏衣冠,造物之美”:漢服中造物文化——天道,人道,物道

秦漢推崇黑色,認為黑色才是最尊貴的顏色,秦始皇認為自己是以水德而得天下,所以推崇水所應對的顏色,且黑色之於北方,秦漢地處中原大地,方位偏北。後明清時期,黃色即為正統,天地玄黃,黃色是大地的顏色,也是中色。

漢服的顏色除此五色之外還有許多都稱之為“間色”。可以知道的是,最初的漢服,是從這五色衍生,即使後期因地域及人文有了豐富的變化,但五色不變,扎染布料即成,無過多裝飾點綴,肅靜端莊。

即使後期有了織繡技藝,華服紋理也是多以“對稱”“循環”的藝術手法去進行裝點,給人以統一協調之感,不豔不妖,自成風流。

三、後話

漢服是華夏兒女的一層“皮膚”也是華夏兒女的脊骨,更是華夏兒女傳承五千年文化底蘊的最直觀表達;

華夏衣冠,造物之美。

美的是我們的禮儀正統;是我們的筋脈風骨;是我們的文化自信;禮儀之邦,衣冠上國。著一身華服,兼容並濟,著一身華服,掃戶迎客。廣袖翩翩,風骨悠悠,行止有禮,傳承古老而滄桑的華夏文明。

參考文獻:

1.《道德經》

2.《考工記》

3.《尚書正義》

4.漢服文化

5.樓慧珍,吳永,鄭彤中國傳統服飾文化[VI]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5

6.黃石,淺析中國傳統造物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