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的區劃調整,湖西專區下轄8個縣,為何會被拆分?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湖西專區下轄8個縣,為何會被拆分?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山東省與周邊河北省、河南省、江蘇省之間的行政區劃調整。今天,我們聊聊山東省內部的行政區劃調整。山東省的湖西專區,下轄了7個縣,屬於魯西南地區重要的專區之一。但是,在1953年,湖西專區卻被撤銷了。那麼,作為一個下轄7個縣的專區,為何會被撤銷呢?今天,我們聊聊關於湖西專區的故事。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湖西專區下轄8個縣,為何會被拆分?

湖西專區,自然是湖的西部,湖就是微山湖。在近現代歷史上,微山湖堪稱是赫赫有名的,這與鐵道游擊隊有很大的關係。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化,日本軍隊佔領了東北、華北、東南的大片地區。其中,山東省的大部分地區被日本軍隊佔領。但是,敵後的軍民們仍然堅持抵抗。鐵道游擊隊活躍在山東省的南部和西部,主要破壞鐵路運輸線,從而打亂日本軍隊的補給和兵力運輸。

當然,鐵道游擊隊也經常打擊日本軍隊,從而消滅日本軍隊的有生力量。面對日本軍隊的圍堵,鐵道游擊隊依靠微山湖地區,展開了艱苦的鬥爭。今天,我們聊的湖西專區就是微山縣西部的幾個縣。40年代末期,隨著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解放,我國的行政區劃開始調整。當時,一個省下轄了幾個專區,專區的地位類似於現在的地級市,但管轄區比現在的地級市大,相當於兩三個地級市的規模。因為有的專區下轄了20多個縣,管轄區很大。隨著北方地區局勢的穩定,治理黃河已經刻不容緩。中部各省的百姓們,對於黃河又恨又怕。雖然黃河是母親河,灌溉了中原大地。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湖西專區下轄8個縣,為何會被拆分?

但是,黃河經常發生改道和決口。每一次改道或者決口,都會淹沒大量的村莊和耕地,造成巨大的損失。咸豐皇帝在位時期,黃河結束了奪淮入海的歷史,開始大規模改道,波及了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等幾個省,幾千萬百姓受災。在抗戰時期,1938年,為了減緩日本軍隊的推進速度,黃河被人為炸開,開始了“以水代兵”的策略。但是,滾滾黃河水向東南方流去,淹沒了很多地區,最後倒灌洪澤湖。河南、安徽等省份的3000多萬百姓受災,此外,黃河決口之後造成了大片的黃泛區。

黃河南岸的百姓們生活非常艱難,黃河成為了百姓們口中的“四害”之一。但是由於戰爭連續不斷,局勢非常動盪,黃河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治理。40年代末期,北方地區已經基本解放,我國終於騰出手來治理黃河氾濫的問題。當時,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都有治理黃河的任務。由於三個省份的進度和投入都不一樣,在統籌和調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為了調動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治理黃河,1949年,我國專門設立了平原省。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湖西專區下轄8個縣,為何會被拆分?

平原省由河北省的最南部、河南省的黃河以北地區和山東省的西部組成,平原省下轄了6個專區,分別是濮陽專區、新鄉專區、安陽專區、菏澤專區、湖西專區和聊城專區。平原省的省會設立在新鄉市,截至目前,新鄉市還保留了平原大道、平原博物館等以平原命名的地方。平原省建立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更好的治理黃河,第二肅清黃河周邊地區的土匪問題。經過2年多時間的努力,平原省境內的土匪已經被基本肅清。與此同時,黃河氾濫的問題得到了初步遏制,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治理工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平原省存在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少。畢竟平原省是一個歷史上並不存在的省份,這屬於臨時性的行政區劃。

1952年,平原省被撤銷,平原省下轄的6個專區,分別劃入了河南省和山東省。其中,濮陽、安陽、新鄉三個專區劃入河南省,湖西、聊城、菏澤三個專區,劃入山東省。由於河北省的南部,也跟隨濮陽專區劃入了河南省。為了補償河北省的損失,河南省把自己的涉縣、武安縣和臨漳縣,劃入了河北省,這屬於雙方換地,在建國的初期比較常見。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湖西專區下轄8個縣,為何會被拆分?

我們仔細聊聊湖西專區,湖西專區原本下轄了單縣、豐縣、鉅野縣、嘉祥縣、金鄉縣、魚臺縣、城武縣、復程縣等8個縣。請注意,豐縣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地區。在建國的初期,徐州地區曾經被劃入山東省代管了3年。當時,豐縣暫時劃入了湖西專區。徐州地區還給江蘇省的時候,豐縣也重新劃入了徐州。因此,湖西專區剩下了7個縣。1952年,平原省撤銷之後,湖西專區劃入了山東省。

請注意,其實湖西專區的區劃存在一定的管理問題,在平原省的行政區劃結構中沒有問題,放在山東省的行政區劃結構中不一定合適。進入50年代以後,隨著全國局勢的穩定,我國開始的恢復生產和發展經濟的工作。在這一階段,湖西專區出現了各方面的問題。1953年7月,成立了4年時間的湖西專區被撤銷,下轄的7個縣中,金鄉縣、魚臺縣、嘉祥縣劃入了濟寧專區,單縣、鉅野縣、成武縣、復程縣劃入了菏澤專區。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湖西專區下轄8個縣,為何會被拆分?

說起當年的湖西專區,估計上年紀的老人還有印象,雖然這個專區存在的時間並不長。最後,我們聊聊山東省的經濟發展。2018年,山東省的經濟總量達到了7萬多億,僅次於廣東省和江蘇省。在山東省境內,雖然沒有出現超一線城市,但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非常均衡。在內陸地區,經濟總量達到4000億以上的地級市並不多。但是在山東省境內,大部分地級市的經濟總量都在4000億以上。關於我國各地區行政區劃變化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