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前,雄安發現一件2300年前銅戈,專家看完7字銘文欣喜:國寶


導語: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在5000年的歷史中,很多國寶級的文物深藏地下。這些埋在地下的文物,無不擁有巨大的價值,同時因為他們的價值,才會屢屢造盜。

如今隨著國家對考古工作的重視,這些文物漸漸地得以重見天日。53年前在河北雄安,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件2300年前的銅戈。在這件文物上面有刻有7字銘文,專家在看過之後不禁笑逐言開大呼:國寶!


挖糧倉挖出古兵器

新中國成立之後,雖然對文物的發掘非常重視,卻很少主動的進行探測發掘。大多數的發掘工作是在三種情況下才會進行的:第一種是被盜墓賊發現,文物被盜因此必須挖掘。第二種是文物被水淹沒需要保護起來,所以發掘。第三種是在生產的時候無意間發現,而這次就是屬於第三種。

當時當地正在修建一個糧倉,挖地基的時候,出現了一些陶器。河北省也是一個文物大省,經常會有文物出現。


因此工作人員在發現這些陶器之後,立刻意識到這很有可能是文物,立刻對這件事情進行了上報。

後來在這裡還發現了一個古代兵器是一個戈,戈是一種像鐮刀一樣的兵器,在商朝和戰國時期非常流行。我們看那個時代的電視劇,會發現當時的軍隊會大量配備這種武器,在秦朝之後慢慢消失。所以這個戈,很有可能是2000多年前的物品。


燕王職戈

這個戈長27釐米,高13釐米,援長18釐米,內長9釐米。在脊的兩側還有血槽,整個構造在2000多年前還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在戈的湖上有七個字的銘文,這銘文寫的是“郾王職作御司馬”。那專家看到這幾個字之後,為什麼會大呼國寶呢?

因為這7個字代表的意義可是不凡,“郾王職”代表的是“燕王職”。“御司馬”是主管車騎的軍官,所以這個戈就是燕昭王時期御司馬使用的武器。御司馬作為高級軍官因此比普通士兵使用的戈要更加的精良,這一點從這個戈的設計就能夠看出啦。


上面的血槽設計是因為,人體在被刺中的時候,肌肉會立刻收緊。這是人體的自我保護功能,為了避免血液流失增加傷勢,而血槽就是組織這種肌肉的收縮,讓血液順著血槽流出。現代武器三稜刀,就是繼承了古代兵器的這種特點。

當然此戈最大的價值還在於他定下了一件歷史懸案,那就是“職”確實做過燕王。“職”有沒有做過燕王,在史記的記載中,說他確實做過,但是在其他的是史料中卻說他“遙立未就”。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爭論是因為,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各國攻伐,許多君王只做過很短時間的君王,職就是屬於這樣的情況。而此戈的出現無疑是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這就難怪專家在發現他的時候會吃驚了。

結語

這件文物如今也成為了當地青銅器中,最珍貴的一件文物。這件2300年前的銅戈,也為我國曆史的完善新增一大功勞。而這也就是考古工作的重要,一個國家的歷史,記錄了這個國家的發展和興衰。


很多國家在發展的時候,歷史就會出現斷層,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的歷史文化得到了延續。其他的歷史古國都已經逐漸的衰落,這是我們的驕傲,同時也需要我們做到當代人的責任,做好歷史的傳承。還要了解古人的發展歷程,這也是我們當代考古工作者的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