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八歲的孩子因為作文沒完成,被老師罰兩天抄寫十篇課文,你如何看待這種懲罰?

孫向波




大家好,我是王老師,我教了30多年的高三語文。我來說說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寫作文,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都是件難過的事情。八歲的孩子作文寫不完很正常。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放任不管。所以我們要找到孩子不能完成作文的原因。



孩子寫不完作文,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一是詞彙量少,嘴巴里能說出來,但卻寫不出來。

二是不知道該寫什麼。八歲,基本上還是看圖作文比較多。看著圖片,知道里面的內容,可就是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

三是寫得太少,所以邊想邊寫,越想腦子就越亂,亂到後面也就寫不下去了。

而這三個原因,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孩子抄課文。一來增加詞彙量,二來可以獲得語感 。

但課文抄少了,效果不大,所以這位老師要求孩子回去抄十篇課文是正確的。



這是一位負責人的老師,而不是走形式主義的老師。家長應該慶幸現在還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

至於其它的問題。家長不必擔心,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你要教導他“學海無涯苦作舟”,讓他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完成,他以後作文會寫得好的。

你可以關注我,關於孩子寫作文的事可以隨時問我,我會盡心盡力給你回答的。


高考作文王老師


給你們說個我兒子班上一個男孩子的事吧。一個男生,胖呼呼的,個子挺高,從一到四年級,每天學校門口小賣部的常客,遲到,鈴聲不響他都不進班,打架批評回回有他,經常被老師吵,家長也管不了,每學期都有幾次回家反醒的機會。就這,人每次期末考試都是97分,97.5分,98.5分,不得不說人是天生的聰明,反而那些被家長逼著每天學習上輔導班的孩子考試不理想(當然人學習好的除外)。我兒子就是那不理想的👣,後來人家轉學了,再之後不得而知,只聽說人家還考了很理想的中學……所以我覺得先天絕對佔50%,後天努力50%,有些孩子,你罰他300.500.遍都不一定有效果,教學應該分門別類,他文化課不行,就重點學別的,非死記硬背,反正我最討厭這,觀點不同,不喜勿噴,謝謝🙏


狂世戀女


八歲的孩子,本是天真無邪、活波可愛的,該有一個美好燦爛的童年,因為沒有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文,被老師罰抄十篇課文,這麼大的工作量,就是老師也很難完成,何況是一個八歲的孩子?這樣做有實際意義嗎?


我家小孩在上小學三年級時,在一次語文單元檢測中,由於檢測試卷上沒有留寫小作文的空格,我家小孩就沒有寫小作文,語文老師就讓我家孩子把小作文寫在日記本上,並把寫在日記本兒上的作文重抄五遍。

孩子放學回家後,急急忙忙做作業,完成作業後讓我簽字,我問孩子的作業做完了嗎?他低頭不語,我發現孩子很不高興,問道:"怎麼了?有同學欺負你?"他用無助的眼神看著我說:"爸爸,我還有作業沒做完,孩子哭了。"你的作業不是都給我檢查並簽字了嗎?

孩子眼淚汪汪的說:"同學沒有欺負我,是老師要求把寫在日記本上的作文重抄五遍。"我讓孩子慢慢把事情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一五一十的說了考試的經過,由於老師沒有發寫作文的白紙,我就沒寫作文。老師要求我把作文補上,並重抄五遍,明天還要我在班上把作文念給大家聽。

聽了孩子的訴說,我的心情很沉重,到底要不要孩子重抄五遍呢?

我看了孩子寫在日記本上的作文,作文題目是:我的童年。孩子寫出了童年的趣味往事,那種天真無邪、快樂無比的場景,猶如在眼前。看過作文後,我的眼眶溼潤了,並在作文旁批閱了一個大大的"優"字,並簽上了我的名字。

我馬上給老師打電話交流溝通此事,我把孩子寫的作文在電話裡讓孩子念給老師聽了,老師說他讓孩子抄五遍作文的目的是讓孩子長記性,以後不要再犯這種錯誤。至於抄五遍的事情就算了,他寫的作文,明天還要在班上念給大家聽聽,因為這是老師在全班上的表態,我尊重了老師的意見。接下來我花了一個小時與孩子交流溝通,表揚的孩子寫的作文,同時也批評了孩子的做法,孩子樂意接受,心情瞬間好了許多。

第二天,孩子在班上唸了自己寫的作文,獲得了同學的掌聲和老師的肯定,在期末考試中語文99分,作文為滿分。在小升初時,以班上第一的成績,升入市裡一所重點中學的初中部。

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多鼓勵,少懲罰。對多次違規違紀的孩子,應通知家長,配合學校老師共同教育孩子,才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Lance課堂


我家小侄女讀二年級的時候,有次語文作業生字寫得不認真,老師讓回家抄500遍,小孩寫字一筆一劃速度慢,晚上抄到12點多,累得趴在桌上睡著了,第二天早上5點就起來繼續抄。後來她每次寫字都力求工整,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們某某老師可狠了,寫不好要抄500遍,會把人累死,我可不想再抄。

老師讓抄寫500遍,雖然做法簡單粗暴了,但效果似乎很好,對學生起到了震懾作用,一勞永逸。當然如果對同一個學生經常罰抄,就失去了震懾的意義,那又另當別論了。

我是高中教師,曾經也讓一位高二學生抄寫過《三國演義》,當然用時比較長。這孩子語文不好,上課老走神,有一次作業沒做,抓著這個機會懲罰他,讓他抄《三國演義》,其實是有考慮的,一本三國抄下來,其實在逼迫他讀書,精讀細讀,這語文理解能力能上一個臺階。這孩子畢業後,說起這事,還挺感謝我的。

其實,對老師來說,只要不是因為情緒發洩,把罰學生做簡單的抄寫,當作一種變相懲罰,而是有目的有技巧性地罰抄,作為家長,我覺得應該給以理解。

如果孩子實在抄不完太累了,家長可以私下幫個忙,但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對教師進行負面評價。一個孩子一旦不信任老師,那對他的學習生涯來說就是個災難。


藍色清歡


關於“老師是否可以懲罰學生,以及懲罰學生的方式方法、輕重程度”等問題,一直是大眾爭議的熱點。去年12月份,洛陽欒川男子常某20年報復毆打老師的事件,更是將“老師懲戒權利和懲戒尺度”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在我看來,關於“老師懲罰學生”這一問題,應當把握好以下三點:

一是要把握好懲罰的“主要目的”。

當爸媽的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或體會:有時候孩子淘氣、不聽話或不好好學習,我們在批評或都懲罰孩子的時候,罵或者打在孩子身上,疼卻在我們自己的心裡。因為,我們批評或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真心想讓孩子好,是想讓孩子向更好的方面發展。而到了職場,有時候惹了上司或都老闆不高興,老闆會扣工資或都開除。這種懲罰是為了懲罰而懲罰,洩憤的意味比較強,與爸媽對孩子的懲罰目的是不同的。同樣,老師懲罰學生也是一樣的道理。懲罰的目的應當是為孩子孩子健康成長,而不應該是簡單的洩憤。把握好這一點,問題就不會太大。

二是要把握好懲罰的“方式方法”。

懲罰孩子,除了要有真心為孩子好的出發點之外,在懲罰孩子的方式方法上,也要有所選擇。可以選擇“罰站、罰背課文、罰進行體能訓練、罰做值日、寫檢討書”等,不傷害孩子自尊心和不會對孩子造成身體傷害的方式進行,有必要進行打罵,也要注意不能擊打孩子的頭部、臉部等容易傷害到孩子的部位。比如,對於青春期女孩子,懲罰的時候儘量照顧到孩子的自尊心。總之,只要老師能保持一顆真心為學生好的目的,方式方法上一般不會有大的問題。

三是要把握好懲罰的“輕重程度”。

儘管前面說了,懲罰孩子時可以選擇“罰站、罰背課文、罰進行體能訓練、罰做值日、寫檢討書”等相對溫和、不易對孩子身體和心理造成傷害的方式。但如果不注意輕重程度,再溫和的懲罰方式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比如,題目中的家長所提到的,讓一個8歲的孩子,兩天抄寫10多篇課文,明顯是有點兒了,孩子除了上課、除了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要再抄寫10課的課文,小孩子寫字本來就慢,這種情況下,孩子還能睡覺嗎?這樣做勢必對孩子的身心成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老師在懲罰學生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輕重程度。

俗話說:“沒有懲戒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想管好孩子,不管是對父母來說,還是對老師來說,必要的懲戒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一定要本著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出發,注意懲罰的方式方法,把握好懲罰的輕重程度。

以上只是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思考和建議,不對或不適當的地方,歡迎網友們留言批評指正或探討交流。


晨爸在線CBZX


從整個事情的過程中來看,在教育管理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問題。



一,家長先反思一下,孩子屢次完不成作業任務的根源在哪裡?

連續兩天作業沒寫,週三沒寫,週四到校後補上,週四的作業,週五檢查時又沒寫。

現在必須要弄清楚幾個問題:

1.每天老師給孩子佈置的作業任務具體是什麼,家長到底知道不知道?

2.如果家長知道孩子每天的具體作業任務,那麼,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家長知道不知道?

3.如果家長知道孩子沒有完成作業,那麼是怎麼做的?對孩子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持什麼樣的態度?有沒有及時和老師溝通交流?



先說一個我經歷過的事:中期考試前,語數英三科的老師都佈置了試卷,並且英語和語文還分別佈置了很多背誦和默的內容。孩子下午放學回來,吃了點飯就開始寫,一直寫到晚上11:30還沒有完成。看到孩子趴在桌上累得打盹,我真的很心疼,於是就強行讓他睡覺。第二天上班後,第一時間我就打電話給老師說明了這個情況,表示了道歉,並請求老師給孩子時間,讓他今天中午和晚上加班把缺下的作業補上。老師也同意了,而且溝通的很順暢很和諧。



二,不否認,抄10篇課文,老師的處罰措施的確有些簡單粗暴機械繁重。

我一貫主張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對自己的孩子,教育管理都必須要嚴格。不能夠按時按要求完成任務,就必須要受到相應的懲處。只不過懲處的方式多種多樣,只要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我們還是力主採取人性的方式和溫和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科學合理的懲處,只要能使孩子知道完不成任務是要付出代價的,就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否則,我們一次次的妥協,一次次的遷就,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惰性的固定思維,這種惰性固定思維一旦形成會貽害終生。



三,自始至終家長能夠積極配合老師,這個態度是正確的,是值得肯定和表揚的。

欣慰的是,這件事情自始至終家長都以積極謙和的態度配合老師,這一點是非常值得表揚和肯定。作為家長我們就得有這樣的態度。孩子犯錯了,我們首先得積極尋找孩子錯誤的根源在哪裡?如果根源在家庭,我們就得積極主動的去承擔這個責任,並積極主動的去進行改正。即便責任在老師一方,我們也應用合情合理的方式向老師進行反饋交流。



只有家校之間和諧共融,密切配合,才能對孩子實施更好的教育。



教育探微


看到問題,我就有點暈乎乎了。罰抄寫10篇課文,這在現在的好多父母親眼裡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老師不應該這樣做。老師這樣做真有問題嗎?這些家長這樣想,就真的對嗎?

給大家講下我上小學時是怎麼過的。象這種抄寫課文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家常便飯。是2年級還是3年紀開始記不清了 ,我們的語文班級作業,放學回家每天抄寫當天課文5遍,禮拜天抄寫上個禮拜所學課文5遍,禮拜一上交老師檢查,沒寫的第二天老師家訪,加倍,沒寫完的,留班寫,寫完再回去。這種情況一直到上初中才結束。可以說 老師這樣要求我們,家長沒有反對的,都支持老師,都會對老師這樣講,小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學習,該打打,該罵罵。可以說,那時候我們班級3,40個男孩子沒有沒被老師教訓過的,男孩子調皮搗蛋,天性使然啊。更有甚者老師訓完回去還要挨父母的竹條。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支持老師打罵孩子,而是作為我們那一代人,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大部分老師也是這樣教育學生的,如同古時學生犯錯被打戒尺一樣,很正常。

現在好多家庭,家裡條件好了,受教育條件好了 ,可部分人對孩子的溺愛到一種令人髮指的地步,如最流行的一句話:他還是個孩子。猶如今天看到的一個新聞視頻,一個24歲的男的拿刀追砍自己的父親。男子被抓了,他那被追砍的父親還在為他說情:他還是個孩子。真不知道這位父親對他這個兒子溺愛到了何種程度。

對小孩子被罰抄寫這種事情,自己心裡應該有數,沒必要拿出來了。如果孩子的大人連孩子這種處罰都不能接受的話,那麼你就把孩子帶回家,不要去學校了,你自己教育吧!現在兒童智力發育快,懂事早,大人的言行身教暗示著下一代孩子的未來。不要太寵你的孩子,既然你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就要接受孩子在學校的磕磕絆絆,畢竟99.99%的老師都是好老師,哪怕喜好金錢的今天,他們也不會無緣無故去懲罰學生的。

僅以此題談點過來人的感受,愛要有度,理解萬歲。


擁夢隨風


現在的孩子,不能打不能罵還不能罰抄,那誰能教誰去教吧,父母能耐就自己在家教吧,別送去學校了。我本人不是老師,暫時也沒孩子,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只是納悶,現在的社會對孩子關愛有加,對孩子自我保護及人權意識灌輸的也不少,為什麼校園暴力還越來越多?輕生少年越來越多?毆打父母的越來越多?我一個姑娘,小時候調皮,把父親氣急了,拿皮帶打我,我也氣的不行,但事情過了就好了,沒那麼多人權理念支撐我強調自己受傷害的事實,打了就打了唄。初中遇到個暴躁的班主任,我那段時間中了邪老是遲到,老師氣不過打了我巴掌,從那以後再也不敢遲到了[捂臉]而且自知理虧,還沒臉告訴父母,父母至今不知在被老師扇過巴掌。現在的孩子,被老師打一下,首先不是反省自己哪裡錯了,缺乏責任感和羞恥心,就知道回去告訴父母,父母第一反應不是帶著孩子認識錯誤,而且放大孩子被打的事實,找學校麻煩,就算不去找麻煩的,言語中透露出對老師打孩子的不滿,無形中也影響到孩子,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抗拒心,少了對老師尊敬與順從。要我說,現在的孩子就是被慣愛的太厲害了,別說孩子了,大人被慣愛狠了也會不成體統,更何況孩子。說到這我都能想象到會被別人噴你沒孩子你沒發言權。網絡平臺,就是自由發言罷了,個人愚見,不喜勿噴。對了,繼續罰抄十篇作文,個人覺得多了一點,三篇最多了,以後還有類似錯誤,再增加也是可以的。各位也別小瞧抄作文的作用,抄的多了,慢慢的真的會變成自己的,我小時候就愛看讀者這些課外書,有些好的段子就抄下來,也沒有刻意喜愛語文深研作文,但高中以後,就算早自習十分鐘匆忙趕出來的週記,也經常會被老師當範文在班上讀[捂臉][捂臉]


打翻的調色盤66


我只知道罰抄是十分痛苦的,因為我記得我小學二年級或者是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背書好像是背《荷花》這篇文章,但是我沒有背下來,老師說沒有背下來的,第1天抄10遍,第2天抄20遍,第3天抄30遍,以此類推。

在那個時候我算是比較聽話的孩子,然後第1天我抄了10遍。從放學開始,然後抄到晚上11點左右(反正就是當時已經很晚很晚的時候),還沒有抄完,還差一點點,然後早上四五點鐘又起床再進行抄。我還記得那天抄課文的時候,我是哭著抄完的。

然後第2天早讀我再進行背書,但是還沒有背下來,就是隱隱約約感覺馬上要背下來了,但是去背書小組長那兒就是沒有背下來,磕磕巴巴的那種。

然後我又要抄20遍,但是那天我沒有抄,因為真的特別痛苦,我就算是被打手心,我也不願意再抄了。我小時候真的特別害怕打手心。


該名字已經存在啦啊


我覺得現在的家長不知道怎麼了?把自己的孩子真的當皇帝來養,不知道到頭來害的到底是誰?不管怎樣,孩子碰不得,打不是,罵也不是,一切帶懲罰的行為都不行。老師為了孩子好才會在教育的過程中用一點小手段。如果老師不負責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才不會去懲罰孩子,讓孩子長記性。我的孩子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老師罰他,我一定請老師吃飯。就怕老師不負責任,光佈置作業不檢查作業。我有一個小學同學,我記得他比較調皮,當初初中都沒有畢業,現在可是大學教授。這次有機會見面,我納悶,就問他,你怎麼考上大學了的。他說當時高中學校不要他,讓他降了一級。人家都上高中,他一個人上初中,就覺得抬不起頭來,一下就像醒過來了的,就發奮讀書,第二年他考上了重點中學,在高中更加發奮,考上了重點大學,畢業後留校當了老師,現在是教授了。他說他感謝當初不讓他畢業的班主任,上大學後每年去看老師,直到老師去世。(他是81級的大學生,那時考上重點大學真的很不易)。他就是挫折教育的成功故事。其實我一直認為,孩子的成長,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必須的,與其長大後到社會上碰壁,抑鬱什麼的,不如從小就適當的來點挫折教育,那樣的孩子長大會更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