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廣州該怎麼跟得上北上深步伐?

四大一線城市中,廣州是唯一在堅持實業方向的城市,這也是由他的價值觀決定的。務實的廣州在傳統產業根基深厚,有著全國最好的各種專業批發市場,但都屬於傳統的商貿模式,電商的發展相對滯後。傳統的力量太過強大反過來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創新型人才的發展空間。


北上廣深,廣州該怎麼跟得上北上深步伐?

與完成製造業轉型升級、服務業突破六成的深圳相比,廣州製造業還處於創新和轉型升級階段。一個城市產業結構越高級,城市競爭力越強,城市人均收入越高。產業越高級,對城市的推動力越強。

如今,城市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金融、科技之間的較量。比如紐約、倫敦和東京這些老牌的發達城市,坐擁世界最大的證券交易所,金融業極其發達,縱觀這些城市的發展史,金融、科技無疑成為其中的發動機。

在北上深三個城市面前,廣州已然失語。

逃離廣州不只是說說

城市是由人構成的,城市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競爭。它既是城市賴以發展的基礎,也是城市發展的終極目的,城市依託於人,服務於人。

年輕人不斷流入的城市,經濟會更有活力。高級人才湧入的城市,未來發展也會更加高級。

騰訊去年5月發佈了一個“年輕指數”,比人口流動更精確定位買房群體。數據顯示,深圳市年輕人最喜歡的城市。而廣州年輕人的流入在27%左右,流出在37%左右,淨流出10%,是年輕人流失最大的大城市。年輕人流失大,就意味著活力在減弱,未來城市發展支撐不足。

再有,令人遺憾的是,廣州雖然是人才大市,卻不是人才強市:

1.人才創新表現力不足。發明專利是衡量人才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從PCT國際專利數量來看,廣州和深圳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就連一個零頭都不到。

2. 人才效益相對不高。

3.高層次人才相對不多。

這些年裡,從核彈、半導體、計算機、互聯網、生物醫藥,金融市場,哪一項不是頂尖高知分子和頂層階級全面收割落後分子/國家?21世界最重要的還是人才。

未來

五年內廣州該如何發力?

1創新,創新,還是創新

中國太多的城市,以前是原創,現在活得越來越盜版。

創新是廣州發展的最大“短板”,如再不加以改進並奮起直追,創新能力落後將成為影響廣州發展的致命瓶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