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班裡的學生考試高分不多,中間分多?怎麼改善呢?

愛暖曦言1


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我來聊聊自己的看法!

班級容量是硬傷

先來說說現在的班級容量,基本上都是五六十人,很多地區甚至更誇張,一個班直接破百。你說說,這種情況下,想做到大多數都是高分,有點難!

為何呢?

要知道,分數和老師有很大關係,但是我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就從小學角度來說說,老師是一方面,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還有一方面請不要忽視!

沒錯,就是家庭氛圍。

很多時候,小時候拼的不是聰明程度,而是習慣!也就是說,大凡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成績是錯不了了!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可能現在還沒有什麼明顯徵兆,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發現降落傘式落差!

再次強調,小學習慣很重要,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試想下,五六十人的般,如此大的班容量,說句大實話,這個時候,您可能就要考慮一點了,為何這個班如此大的容量呢?一來都是找關係衝著這個老師去的,因為這個老師教學水平特別高。

不過,很顯然,這種情況不成立!

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找人花錢借讀,或者從鄉鎮甚至縣裡轉來的,沒有什麼關係,被隨機分配而來的!於是呢,一來部分孩子家庭氛圍不是特好,孩子基本上寄宿在小飯桌,二來呢,這個班的老師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種情況下,班裡的成績能好嗎?只怕紀律都是一大難題,還想讓絕大多數都高分?難啊!

請原諒,我講的是實情!

作為圈內人,我講的是大實話!

對待教育,對待孩子,請一定要付出努力,單憑學校一方或者老師一方,就想著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不好意思!您可能真的想多了!

奉勸列位一句:請別拿孩子開玩笑!家庭教育很重要!生了娃,除了養,還要教育!列位怎麼看?

怎麼提高?

從老師角度來說,就要主抓中等生了。不要只盯著尖子生,應該把目光和精力放在中等生上,試想一下,中等生成績上來了,也就意識著尖子生數量上來了,也意味著後進生數量少了!

沒有了中等生,原先的後進生自然上升到了中等生行列!

而這也是很多老師在推行的方式。儘管說,嘴上講不放棄每一名學生,可是……從班級考慮,從整體分數考慮,基本上重點都放在中等生上,這種做法,最能夠出成績!畢竟時間有限,效率和成果才是關鍵點。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已經發現孩子有些跟不上了,這個時候一定要下功夫,通過溝通和交流,讓孩子明白問題出在哪兒裡,是方法出現了問題,還是課堂上沒有跟著老師走,在開小差……

找準原因,方法不對改方法。跟不上,就找機構補!

把全部希望寄託到學校或者老師身上,這個賭注,不知列位老鐵們賭得起嗎?


說文寫作


一般來說,平行班班級優秀人數應占20%,中間人數應占60%,較差成績的學生會佔20%。但是,即使在平行班,也會出現優秀學生人數只佔不到10%的情況。我們分析一下優秀生人數過少的原因。

1、學生方面的原因。

一般平行分班採用的是老婆拐線式分法,如有六個班,1∽6名分別分入六個班,第7名與第6名分在同一班。這種分法,保證了前60名學生,平均分在6個班裡,每個班佔10名。但是,在分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男生或女生過於集中現象,也會出現成績當時很好,但能力不好,潛力差的情況,於是就出現了優秀學生人數分班後又出現過少的情況。我們這裡就曾出現過一個班,一樣的老師教,學生學得也很提勁,但前100名學生人數只有不到10人,而有的班前100名學生人數竟達20多人。

2、老師方面的原因。

由於不同的老師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不同,對學生學習扣的情況也不同,就會出現優秀人數多少不均的情況。如,我們七年級一個班,班主任管理嚴格,教學水平高,任課老師挑選的也是全年級最好的,結果,這個班級優秀學生人數是其它班的兩倍還多。

要想消除差距,使各班優秀學生人數大致相等,我想也應該從老師和學生兩方面做起。

1、各科老師制定培優計劃,多做磨尖練習。

魯山一高2012屆學生,錄取時名列全縣前茅的有200多名學生被其它高中挖走,但領導和老師們不氣餒,制定培優計劃,每個老師發一份培優名單,各班加強磨尖練習,加大考試力度,學生進步很快。後來,這屆學生創造了學校高考史上新的輝煌,受到了市教育局的嘉獎。我們學校若考試後哪班優秀人數過少,主管副校長也讓每個老師想辦法,確定培養苗子,加大培優力度,最終也會縮小與其它班優秀人數的差距。

2、學生多下功夫,加大練習量。

當學生與其它班已有明顯差距時,班級所有學生都不要洩氣,要有趕超的勇氣和信心。時間上要比其它班花費更多,加班加點成為常態。任務上要加大任務量,做比其它班更多的習題,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同時,開展學習上的競爭對手賽活動,掀起學習競賽高潮。

此外,家長也可多想方法,支持學生學習,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爭取迎頭趕上。

總之,無論什麼原因,只要全體師生和家長共同努力,不怕困難,勇於進取,一定能趕上甚至超過其它班級。





中學政治教師


首先班裡的學生考高分不多,中間分多,低分應該也不多。這種情況是符合一般性定律的。像每年的中高考60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不多,300分一下的人數也不多,而300-600分的人數就會很多。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那就是這個班是拔尖的學生組成的實驗班特長班之類的。我侄兒就在這累班級,他考得好的時候在班級前十名,考得不好的時候班級倒數十名。這樣的班級競爭將會異常激烈!

至於怎麼改善。

1、可以針對性去分析中間分和低分同學的薄弱點,那些知識點掌握的不好,針對性進行課後輔導。

2、以我多年教育培訓經驗來說,對於小學生而言,語文學科,中間分、低分學生大部分是閱讀的問題。數學大部分是應用題等思維性較強的問題。英語則是一些語法規則、語音題。

3、老師在授課前要進行充分備課,正常備課時間要是授課時間的3倍;課上,老師要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互動性。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吸收課上的知識點。

4、對於學生而言,課堂上要認真聽講,專心學習。課後要及時鞏固複習所學知識點。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您的學生都能取得高分!


鼎睿名師課堂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班裡學生考試高分不多,中間分多?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先進行準備的試卷分析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是唯一的,所以想要改變就要先對試卷進行認真詳盡的分析,找到問題的錯因在哪裡。

同時作為教師要明確,學生出現的問題說明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以及習慣培養等方面可能都存在問題,需要教師去立體的找原因,想措施。

沒有試卷的分析,所以我也不敢去展開說。所以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經驗,來說說比較常見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學生基礎不牢固

中等成績較多而高分減少,要知道,一張成熟的試卷中難題大約佔百分之10左右,也就是說難題的分值不會佔特別多,這樣思考下來,學生成績在中等則可能是基礎題和中等題出現了錯誤,說白了就是基礎知識不牢固。

基礎不牢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老師對基礎的強調不夠,或沒有講透。學生對基礎的關注不夠,訓練強化不夠。說白了要想取得高分,基礎是必須過關的!

學生缺少學科的思考能力

這一點是因為當下的教育越來越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檢測。作為測試也必然會在考察能力上有傾斜。

而能力的培養多在課堂,但又不侷限在教材。這就聯繫到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講授式教學使用越來越少,啟發式,研究式教學越來越多,就是因為課堂要培養孩子的能力。所以可以思考怎樣在課堂上提升學生能力,說白了就是教會孩子知識和教會孩子如何學習知識,後者的意義更大。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數學李老師


這個問題,我回答給我自己。我是老師,我的學生也有差的。

一個班級,有成績好的,成績中等的,成績差的。可是為什麼會有中等生,而且還那麼多呢?先看下面這張圖

自尊心

這張圖很形象的說明為什麼會有差生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原因,解決策略。

一、成績不好出現的原因

學生層面

1.自身原因,缺乏強烈的求知慾,也就是 愛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動力來源,一個學生不愛學習,對學習是乏味甚至是厭惡的,這樣的學習怎麼可能會學習好呢?

2.是非模糊,自我控制能力差,有的學生對於一個是非好壞並沒有太大的概念,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乾的就是對的,而且自己有控制不住自己,所以經常就出現了破壞紀律的事件了。

3.自尊心損傷,意志力薄弱。往往自暴自棄,放任自流。幹什麼事情都打不起精神來,也難以堅持下去。同時,由於意志力薄弱,已經形成的壞習慣難以改正,改了還可能舊病復發;意志力薄弱,上課、做作業都不能專心,學習成績上不去。

家庭層面

家庭層面給孩子帶來不好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溺愛,寵愛雖甜,但是別愛過了頭。大家都明白被溺愛寵壞了的孩子簡直就是老師,同學中的另類。這種孩子在學校往往跟其他人相處不到一起去,而且無法無天,頂撞老師都是有可能的!

還有就是孩子因為父母的離婚導致父愛或者母愛的缺失,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

老師層面

其實還有學校的因素,我就不談這個了。說說老師方面的因素。

1.教師自身素質,並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是優秀的,教師也有普通的,不然為什麼會有名師呢,現在還有很多教師連最基本的普通話都不過關,很多的鄉村學校,教師都是說著一口流利的方言,試問這樣上課,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好到哪兒去?就說對拼音的掌握,就是困難重重。有句話說要教學生一碗水的知識,教師必須得有三缸水的容量!所以教師的自身素質其實也在影響著孩子的學習!

2.教學方式簡單,很多的教師固步自封,不肯去學習新的教學方法,不接受新事物,永遠就按著自己的方法去教,就是簡單粗暴的讓學生坐著聽老師講,然後學生記,不理解的就讓學生死記硬背!就是傳統的課堂模式,這種簡單的教學方式,聰明的孩子能跟的上,但是成績差的就越來越不行了。

3.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一是對學習的興趣,而是對老師的興趣,當一個學生愛學習,特別喜歡老師上課,成績是非常容易提高的!

二、解決措施

1.合理分配注意力,教師的目光不要只盯住成績好的,把目光分多一點點給這些成績稍微差點的學生,多督促他們,多檢查他們那些地方沒有學好,那些地方沒有懂,密切注意,實時跟進!查漏補缺。

2.樹立正確的受教覌,我前面說有的孩子自身觀念不正確,所以就要幫這些孩子來樹立正確的受教育的覌念。

3.家校聯合,與孩子的家長進行溝通,兩者聯手,攜手解決孩子的問題,我想這是最好的解決孩子因為家庭原因出現的問題的最好方式了吧!

4.強化自身素質,既然是因為教師自身的素質不夠硬,所以教師應該去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不要止步不前,要開放,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教育觀念,新的教育方法!

5.教學方式的轉變,不再採用傳統的三板斧教學模式,多去看看優秀的名師是怎麼樣教的(這是我正在採用的)。

6.讓課堂變的生動有趣,當我發現學生學得套枯燥的時候,我會給學生開玩笑,提升一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疲憊。如果擅長幽默的,那肯定會讓你的學生愛上你的課堂!


小向老師呀


其實很簡單,做老師的基本不會拋棄任何一個學生,可是一個班40到50人,每個孩子接受能力不一樣,很難做到個性化因材施教,所以在教學中,老師能做的就是把普遍出錯的知識點拿出來重點講解,也就成就了普遍分數都差不多。而那些被掩蓋的非普遍問題,就只能是學生自己搞定,或者家庭教育,或者課外輔導了。即便是課外輔導,不算老師水平等其它亂七八糟因素,能上得起一對一的又有多少呢?


易箐塵


換個角度想,一般成績=一般努力+一般智力+一般學習方法,超出一般成績的學生肯定在後面三個因子上更多一些。再換一個角度:本來60分是所有人裡面最好的成績,但是少數幾個人不甘心呀,於是出現了分數不斷有人領銜上漲的情況,其實考40分的人不知道換一個群體也許ta就是最高分,分數高低是相對的,你怎麼知道那個考40分的不是好學生呢?

想學習好,以高中為例,這個班級得有人在前面做正確的領導,而最後的學生一定要努力,不要掉隊。這樣就形成了幾個人帶領一夥人的結構。這樣的班級是最有競爭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