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快樂重要還是賺錢重要?

不想再喜歡你了


感謝提問,其實我也曾經很深深為這個問題而迷茫過,但後來我找到了答案。我認為工作快樂比賺錢要更加重要,因為其實工作快樂的結果就有可能賺到很多錢,二者其實並不衝突。

今天我主要想用我的親身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從賺錢的工作轉入快樂的工作,最後通過快樂的工作又賺到了更多的錢。另外將和大家分享我在學習過程當中所體會到的成功人士的通用法則之一——根據熱情做選擇,讓自己活在熱情裡。其實如果以賺錢為目標,反而會產生副作用。


接下來我就和大家一一道來:

  • 我的親身經歷;
  • 成功人士的通用法則之一——根據熱情做選擇,活在熱情裡;
  • 當賺錢作為僅有的外驅力所產生的三個副作用。

01、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我在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就拿到了很不錯的Offer,薪資開到了7K實習,加上抽成補貼,一個月估計能拿9K左右,當時對我的誘惑力是很大的。我大學學習的是外語翻譯,我的英語功底還不錯,做翻譯也還挺賺錢的。

賺錢的工作我也做過,但是最後我卻選擇了一份只有3K5的工作…而且還是從完全陌生的小白入行。

·故事開端,我進了一家大公司,拿著不錯的薪水,朝九晚五。

那個時候其實我已經順利進了一家大公司,薪資不錯,平靜地開始了我的朝九晚五工作生涯,日子過的不鹹不淡,家人也挺滿意,催著我工作穩定了就找個人嫁了。

但那個時候我遇到了我的室友(也是現在的合夥人),她因為自己創業在做公寓事業,我們又住在一起。我之前在大學的時候也做過很多活動的策劃,文筆也不錯,她就喊我讓我跟她一起出謀劃策運營租客社群。

·接觸了社群運營和策劃,愛的一發不可收拾。

然後我就利用每天晚上下班回來和週末的時間,和她一起搞點事情,我也覺得挺有意思。那個時候我們平均每兩週辦一次活動,我一個人包攬了策劃案、文案、設計、現場主持、線上後宣等等,而且那個時候團隊只有我跟她兩個人。我常常忙到凌晨,抬頭看到窗外的萬家燈火,睡一會兒又回到公司去上班,做重複的事情。

就這樣度過了7個月,我漸漸發現在公司的時候我就像個重複性工作的機器人,而下班一回來就變得鮮活靈動,在做策劃案的時候彷彿忘記時間在流動,馬不停蹄地努力想要做好,可是在公司的時候每天都在數著時間等下班。

·決定辭職,開始創業,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

我想也許你也會有過這樣的時候,賺錢的事情可能不開心,開心的事情可能短暫是賺不了錢的。我也知道,但我當時一衝動就辭職了,決定和我室友一起創業!

剛開始真的還好,我之前存了點錢也夠我花一陣,但時間一長,我發現也挺難捱的。錢不夠花,生活質量下降,導致我工作的時候偶爾也會感到焦慮,壓力變得更大,我甚至有點後悔自己的決定,開始搖擺不定,我堅持了一年多以後,事業一直不太有起色。有一回在成都的街頭酒吧,我很難得喝了一大杯酒,和我合夥人說,要不我別幹了吧。我準備去上海的一家大公司工作,重新開始,賺錢真的挺重要的。

·事業無起色,重新思考人生。

因為雖然我選擇了自己最熱愛的事業,我做起來也很開心,但是壓力真的很大,我擔心自己撐不下去。接下來我和合夥人的一段對話,讓我至今難忘。

她問我:你這個職業最多每個月可以拿到多少錢?

我說按諮詢費來說的話,最高是每小時3000元吧。

“那你覺得你現在的諮詢費每小時到多少你會感到滿意?”

我說大概500元會讓我覺得不錯吧。

“那你覺得自己可以嗎?為什麼你現在做不到?”

我說因為我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不足夠優秀。

“那你怎麼樣可以更優秀?”

“離開這裡,去大公司上班,跟前輩學習。”

“真的嗎?只有這一條路,別無他法了嗎?”

“我不知道。”

“其實你可以做的有很多,只是你被現在不賺錢的焦慮矇蔽了,你因為這個過於焦慮,卻忽略了自身成長,其實只要你可以快速成長和學習,路徑有很多,你可以獲得一切你想要的。”

·轉換思維,我找到了財富管道的突破口。

那天晚上我沒有再說話,回來想了很多。

我發現其實不是我這個工作不賺錢,是我自己能力還不足,是我的成長速度太慢。其實如果我能夠解決的問題越大,能為更多的人解決問題,我會賺到錢,而且會賺到超過自己想象的錢。

因為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只要不斷地投入時間和精力,足夠努力,我們一定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做所有的事情都會賺到很多錢,哪怕是撿垃圾、做保潔那麼不起眼的事情,只要做到極致好,賺錢都只是相同的結果。

那麼都是會賺到錢的,我為什麼不選擇我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呢?就像馬斯洛所說的那樣,“人類最美麗的命運、最美妙的運氣,就是從事自己喜愛的事業並獲得報酬。”我都已經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為什麼要放棄呢?難道要等到我賺到足夠的錢才能做喜歡的事情嗎?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當然要把每一天都投入到自己所心愛的事物當中去。

當我想通了這一點後,我重新調整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我不再感到焦慮,因為我知道最後都會賺到錢的,只要我足夠優秀。同理,我不夠優秀,到哪裡都賺不到足夠的錢。

我開始在這個城市組建品牌圈,運營學習社群,邀請這個行業的各個前輩來做分享,我把自己每一次所學習到的知識都傾心分享給更多人,於是有很多人都知道我在做品牌策劃,就有很多人來問我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如何做好品牌推廣等等。隨之我的人脈越來越廣、認識的前輩和同行越來越多、專業經驗也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免費諮詢、到後來的付費諮詢,現在已經有企業特聘我作為品牌戰略諮詢顧問,又為我提供了更多的財富管道。

如今我的生活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但距離在成都的那次“試圖退縮”,才短短過了兩年時間。現在賺到的錢,已經遠遠超過了我最早待過的那家公司,並且我和合夥人一起創業,已經也有了事業版圖的拓展,越來越順利,最重要的是,我每天都過的很快樂。

02、成功人士的公認法則之一:跟隨熱情做決定,活在熱情裡。

我曾經採訪過身邊的許多創業者,發現成功的創業者都是因為不斷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由內而外地迸發出能量,而那些常常遇到瓶頸和困惑的,都是因為對自己熱情的篤定不夠,不知道自己到底最喜歡的是什麼,容易陷入焦慮與不安。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上曾說:

“人總是要有點信仰的,我的信仰就來自於,我一直確信我所熱愛做的事物,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Follow your heart,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氣去聽從你的直覺和內心的呼喚,其實它們最明白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而一生創立出兩個世界500強的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就是因為對工作的無限熱愛,將自己的工作當成戀愛一樣,不懈的付出努力,最後為社會創造出了巨大的價值並實現了事業的成功。

他在《活法》這本書裡提出:成功的人生方程式=熱情X思維方式X能力

熱情是實現成功的必要因素,要實現成功,首先得極其渴望成功,如果足夠強烈的想,足夠的熱愛,你就會千方百計去尋找具體的方法,當你不斷為此主動投入時間和精力,你就會越做越成功,這是不變的定律。


在《基業長青:每個人都可以活出不平凡的人生》這本書中:

作者採訪了屹立在企業頂端超過20年的200多名成功人士,並且經5000名長期成功人士研究確認,發現他們都培養了根據熱情做選擇的習慣,始終活在自己的熱情裡。

由此可見,工作快樂往往要比賺錢更重要。那些衝著賺錢去的人大多數沒有賺到錢或者賺到了錢卻不容易快樂,而工作快樂的人,一旦獲得精進,將得到時間的複利,打通財富的管道。

事實上工作的快樂就是內驅力的重要體現,瑞士心理學家榮格也提出:

“內驅力,是個體在環境和自我交流的過程中產生的,具有驅動效應並給個體以積極暗示的生物信號,它源自於人天生的內在慾望,其實質是一種無意識力量,積累了整個歷史經驗的心理體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因為內驅力我們會為了自身的意願主動去做一些事,當完成了這件事時,內心會有滿足、興奮、愉快等感情。內驅力比外驅力更能讓人專注、有效、持久地做一件事。如果僅有外驅力作為支撐,容易產生副作用。

03、若僅有賺錢的外驅力,容易出現三個副作用:

1、容易半途而廢。

有一個美國老太太,家外面的大路上有一群嬉鬧的孩子,玩的不亦樂乎,吵的老太太無法休息,老太太走出去,把孩子們叫過來,對孩子們說:“你們天天在我這裡玩,給我帶來了快樂,讓我都覺得自己年輕了,給你們每人10美分,作為獎勵,謝謝你們,歡迎你們天天來玩!”孩子們拿著錢,高興地走了,第二天,這群孩子又來了,老太太出來,給了他們每個人5美分,孩子們情緒有些低落,第三天,老太太給了他們每人2美分,孩子們生氣了說:“我們天天為你玩的多辛苦,以後再也不來給你玩了!”氣哼哼地走了。

孩子們完全忘記了,玩的快樂是給自己玩的,玩的快樂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老太太的需求,可是老太太就用物質的刺激,把孩子的內驅力弄沒了,變成了為老太太玩。

2、容易喪失創造力。

有一個父親在陪孩子搭積木,孩子本來在搭各種難度的積木,雖然不太著邊際,但還挺有創意。但是父親希望他能夠按照圖示來搭,為了鼓勵兒子,他告訴兒子只要按照圖示搭出一樣的,就能得到10塊錢。

於是兒子高興地就搭起來。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了,兒子不是越搭越難,而是越搭越簡單,最開始5分鐘完成一個,後來2分鐘就完成一個了。因為當他有了經濟的外部驅動後,他搭積木就是為了賺錢,反倒失去了他一開始的創新和探索精神。

3、目標實現後往往容易感到空虛。

我遇到過許多賺到很多錢卻不快樂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在早期就開始奮鬥,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為了家庭幸福他們不得不朝著賺錢奔波。但是久而久之,錢賺到了,生活穩定了,卻並不感到開心。而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找不到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因為太久沒有面對過自己的真心了,日常生活變得索然無味,閒下來的時間就容易感到空虛,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因此如果只是為了賺錢,甚至把賺錢本身當成目標的話,實際上是一個危險信號。

早期綜合型激勵理論的創始人德國心理學家K.勒溫,提出一套函數關係表示即:B=f(P,E)B表示個人行為的方向和向量,P表示個人內部驅動力,E表示環境刺激。公式說明,外部環境的刺激和內部驅動力的乘積決定人的行為方向。

因此如果只是把賺錢當成最重要的目標去努力,沒有內驅力,那麼個人行為也是難以持久的。外驅力應該促使自己更加喜歡某件事物,以此為目標,而不應該將外驅力本身視為目標。

小結:

喬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講中最後給到所有畢業生的建議是這樣的:“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因為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

當我們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將其做到極致,賺錢只是最後的結果。而我們如果只衝著賺錢去,那麼我們不僅可能賺不到錢,還有可能失去快樂。

工作快樂比賺錢更加重要,提升自己的內驅力,會讓我們獲得更大的成功。


Demi學品牌


因人而論,我曾遇到過一個奇葩老總,大概是神經也有問題,但老闆特別信任他,因他來公司後效益遞增,其個人自信爆棚,經常找事罵下屬,結果管理人員逐漸離職,最後只剩下他自己,其公司的職位工資在同行業中算是領先的,這就是快樂舒心重要。但此公司從基層員工中提撥管理人員,老總的行為一點沒改,但這些人卻能留下來,這就是賺錢重要。


C與L之平常生活


🐷你想想大部分賺不到錢的人腦子裡都在想什麼? 都在想屎啊。天天想誰愛我誰不愛我了,天天想 誰又罵我了,天天想別人怎麼看我,天天想別人 不高興怎麼辦,天天想要不要穩定一點,天天想 我不開心了要男朋友哄我,天天想我不高興了得 旅個遊,天天想我學歷不夠得讀個研究生,天天 想我媽又催我結婚了。這都想的什麼啊。真想賺 錢的人根本不會考慮這些的,大腦的全部神經和 激素,都集中在賺錢上,發現商機,尋找商機, 怎麼做用戶,怎麼變現,怎麼合縱連橫,怎麼去 找投資,怎麼去做商業模式。真正有使命感的人, 哪有什麼996啊。天天只要醒著就是上班啊,不 是給老闆上班,是給自己上班。給老闆上班可以 偷懶,給自己上班決不能偷懶。

所以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學會給自己上班,只會 在別人的要求下做事情,玩有限規則遊戲,所以 大部分人上了一輩子班,其實什麼都不會,因為 他有一半時間在偷懶,還有一半時間在重複。他 不是有10年工作經驗,他是把1年的工作經驗 用了 10年,所以40的時候失業了,不會再有讓 你僱傭他。

大部分人賺不到什麼錢,是因為他對錢的慾望不 夠,更是因為他根本就不尊重錢。大部分人只是 把錢當做享樂的工具,大部分錢只是喜歡花錢, 根本就沒意識到錢是什麼。

錢是人類現代法治社 會的根基,是人類社會為了擺脫暴力,在擺脫了暴力後所抽象出來的生存資源的符號。 你擁有越多的錢,就是擁有越多的生存資源,你 的家人,你的孩子,你的妻子,你自己,都會擁 有更好的生活,一個和你無關的人願意服務你, 一個遠在國外的人願意服務你,一個不認識你的 人願意對你微笑。這就是錢,這是生存資源。

大部分人不尊重錢,他們只是喜歡花錢而已,他 們根本不喜歡掙錢。他們不懂【掙錢的能力】才是一 個人的生存能力,才是一個人立足世界真正的能 力。他們的腦子已經被【無知的父母】和無用文藝的電影洗 壞了。他們以為【自己的感覺】很重要,以為自己的 審美很重要,自己的快樂很重要,但實際上他們 的審美和快樂是哪裡來的呢?他們的價值觀是誰 薰陶的呢?是商業社會推出的,是商業化的電影、 電視劇、明星、小說所選薰陶出來的。他們的審 美本身也都是金錢薰陶出來的,但他們想不明白, 這些文藝作品正是看中了普通人好吃懶做、好逸 惡勞和喜歡幻想的人性才成功的。


甄琦每天富一點點


您好,八年資深HR,很高興與您一起探討該問題,個人看法如下: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我們溫飽都困難的時候,工作的第一目標就是掙錢,為了衣食無憂,老有所養,幼有所依,不管工作快不快樂都要做,工作是一種生存工具。當我們滿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開始尋求社交,尊重,自我實現需求時,快樂工作比掙錢變得更重要,比如說馬雲,馬化騰等大佬,金錢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只是個數字,他們尋求的是自我價值實現的快樂。

2.沒有一份工作本身是快樂的,很多人的夢想是不工作。快樂是工作以後帶來的物質及精神滿足感,所以快樂跟賺錢不衝突,賺了錢才快樂,快樂了才更有衝勁去賺錢。

3.人活一世,每一個階段的心路歷程都不一樣。剛畢業的時候一個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工作可能工資不高,但充滿幹勁,像孫子一樣快樂,隨著組建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升職加薪,不用當孫子了,但卻沒有了孫子一樣的快樂,時也境也!

總之,生活沒有容易二字,儘量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快樂工作,快樂掙錢,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當你一個人不快樂的時候,是為了給身後擔負的那些人快樂!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喜歡的話麻煩點個贊跟關注!




周志鳳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找一份工作,既賺錢,自己又十分喜歡,這應該是兩全其美的答案。

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像樓主所問,快樂和賺錢只能二者而則其一(前提是快樂的工作的和賺錢的工作之間薪酬差距比較大)該怎麼選擇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需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分別考慮如下三點:

你的家庭,是否有著不錯的經濟基礎?

你的年齡,處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

你的理想,是財務自由還是知足常樂?

每一點,都將直接影響著最終的答案。

你的家庭,是否有著不錯的經濟基礎?

做一份工作,拿一份薪酬,放在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意義。

如果你家庭經濟基礎較好,父母身體健康,不愁吃不愁穿,你的工資只是錦上添花?那麼你大可以拋開工作能獲得的薪資,勇敢地去選擇一份你喜歡的事業,可以給你帶來快樂的工作。

相反,如果個人收入直接決定你家庭的生活指數,有著一家老小靠它養活。在做出選擇前,權衡左右,選擇一份有著更高薪酬的工作就更實際一些。

你的年齡,處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

年輕就是資本,處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答案。

如果你只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沒成家,父母也不需要你來掙錢補貼,你大可不必急於賺錢。在工作的前幾年,更鼓勵你多去嘗試不同的行業和崗位,不要過於在意得失,去發現自己擅長的領域,尋找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工作。

如果你已經像我這般,經過職場新人的洗禮,走向了職業生涯的第二個十年。此時再去談喜歡,可能就有些不合時宜。都是成家立業的成年人了,工作快樂與否的重要性應該比賺錢要低得多。生活就是這樣,有時候,你需要做很多自己不喜歡但卻是正確的事情。

你的理想,是財務自由還是知足常樂?

每一個人的生活目標不同,心態也不一致。有些人追求大富大貴,財務自由。當然,在實現財務自由後,可以急流勇退,卸甲歸田,去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但在此之前,你需要花費大量的心思去思考怎樣賺取更多的錢,很少會在乎它是否快樂。

有些人嚮往知足常樂,隨遇而安。遇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踏踏實實地坐下去,自身能得到快樂的同時,也可能成為小有名氣的專家。擁有著自己舒適的圈子,享受著工作生活能帶來的美一瞬間的美好!

最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願你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職場踐行者


這種說法,預設了一個前提:

工資高的不開心,開心的工資不高。

其實,二者並不是非此即彼,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假設真的只能選其一,我比較建議選擇工資。可能你會覺得市儈,但說實在的,所謂的年輕就要放飛夢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潑灑熱血,活出真我……諸如此類的說法,只是自我與自私罷了,人從來不是為自己活著的,而是為了自己和自己所熱愛的人活著的。

你是開心了,賺這三瓜兩棗的怎麼生活?

今天你二十歲出頭,一人吃飽了,全家不餓,你說想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黑臉]

有一天,你要結婚生子,如何養家餬口?別人家孩子吃進口巧克力的時候,你家孩子舔舔手指頭嗎?有一天,你會父母年邁,如何盡孝人前?爸媽生病住院的時候,你無力負擔去和醫生談情懷嗎?

也許你覺得這些還都很遙遠……

那麼,你眼前想要去過的生活,真的不需要物質的支撐嗎?

難道,你不想去浪漫的土耳其,還有東京和巴黎?

難道,你不想買一個逼格的筆記本電腦或喜歡了很久的包包?

難道,你不想住大一點的房子,開好一點的車子?

難道,你不想衣食無憂吃穿不愁,不為錢低三下四?

……

我們想當然的以為,有錢人都為富不仁,都俗不可耐,都家門不幸,可惜,這只是我們為了心理平衡的一廂情願,富人活的好著呢。

當你無牽無掛的時候,貧窮對你來說只是吃饅頭和吃牛排的區別,無損你的快樂,可當你愛上一個姑娘的時候,你就深深的感受到了什麼是貧窮所帶來的自卑。

有句扎心的大實話說的很對:年紀越大,越沒有人會原諒你的窮。[不看]



小花花和雅客哥哥


大家好,我是範哥,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工作中快樂跟賺錢都同樣重要,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家庭背景,看待這個問題都不一樣,有時候這兩個問題加起來也不矛盾,賺錢了也可以很快樂。

當你處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候,你會覺得開心最重要,賺錢是次要的,乾的不開心就辭職了。不用考慮太多的東西,瀟瀟灑灑過日子,辭職了對其他人影響不大,因為沒有誰靠這份收入生活過日子。

當有一天你成家了,有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就算工作中遇到很多的不開心,很多的不瞭解,還是很難提出離職,因為需要這份工作維持家庭的支出,父母年邁了,生病住院需要錢,小孩子讀書了需要錢,家裡面的生活費需要錢,這些對於普通的家庭,還是很有壓力的,人到中年,賺錢很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範哥的打工生活


哈哈,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都遇到過吧

個人立場快樂更重要,為什麼現在很多大企業都會有HRBP的角色,其實就是圍繞著員工的心態穩定而開展的。

我一直所處的公司都是業務類型的,業績壓力大,當然也能賺到錢。但是你細看會發現這類型的公司流失率都比較高。什麼原因呢?其實對於銷售來說,賺錢很重要,做銷售的都有狼性。但是每天的24小時中。有近一半的時間都在公司和同事相處著,長期下來難免會有摩擦。如果不能很好的疏解,就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消極怠工,嚴重的甚至影響到其他人。不利於團隊凝聚,對企業而言得不償失。

同樣的,如果員工開心了,快樂了。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那工作開展也就更順利了。錢自然就賺到了。

當然,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都不一樣,在選擇入職之前,你就要先想好。這份工作你看中了什麼,你喜歡他哪一點。最後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讓自己愛上它,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多想想它的好處和亮點,心裡的鬱結自然就解開了。當然就不存在不快樂了。


一抹淺念


工作快樂,工作賺錢,那個更重要?對於這個問題,太多太多的人都會經歷過選擇和思考。

對於目前的自己來講,賺錢要更重要一些(因為自己沒有創業,沒有實現財務自由),還在打工的路上的哦!自己的選擇是傾向於賺錢,但也會讓自己有一定的快樂,如果每天上班工作真的猶如坐牢,鬱悶,痛快不堪,那還是不會繼續工作的。

賺錢和快樂工作,本身是相關聯在一起的,賺錢本身就是獲得快樂的一種途徑,同時錢也是獲取快樂的有效工具,有錢可以去更多體驗(如旅遊,高層次消費,培訓學習機會,VIP貴賓特殊享受等等),體驗是獲得快樂的最佳方式。

賺錢的目的是為了更多的快樂,因為賺錢而不快樂,就是失去了目的。所以除非真的迫不得已,無法維持基本生活,賺錢和快樂要能夠兼顧的,人畢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啊!

最後說說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句話“要快樂地賺錢,要快樂地工作”。換一個角度,都豁然開朗了!

希望我回答,對你一點啟發哦!


打工在線


快樂重要還是賺錢重要?不同生活狀態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選擇。

如果你是剛剛畢業的年輕人,沒有任何經濟基礎,一定是賺錢重要。

一、要為將來的生活打牢經濟基礎。

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可以說是一無所有,將要面對的是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等一系列需要大筆花銷的事情,這就需要進行原始積累,通過賺錢的工作為將來的生活積攢起財富。

二、通過目前的工作鍛鍊自己,為將來留下更多的選擇。

職場小白開始工作沒有任何經驗,需要通過目前的工作不斷的提升自己。

在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同時,擴大自己的人脈,為將來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工作做好鋪墊。

三、積累財富,才有權利選擇快樂。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自己的人生大事都已完成,已經有了穩定的收入,家庭生活也趨於穩定。

個人的技術能力和業務水平都已經處在了一個較高的層次。

這時候已經具備選擇快樂工作的條件了。

如果你已經有很好的經濟基礎,衣食無憂,那當然是選擇快樂的工作。

工作賺錢是前提和基礎,快樂生活才是終極目標。

一、心情愉悅的工作可以使自己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一份真心喜愛的工作可以使自己更有動力,更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這個階段的你正處於自己事業的顛峰,更能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你可以利用閒暇時間發展一下自己的業餘愛好。

熱愛運動的人可以跑步、打球、登山……鍛鍊身體;熱愛文藝的人可以寫詩、唱歌、跳舞……陶冶情操;熱愛旅遊的人可以抽出時間一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三、輕鬆的工作使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顧家庭。

家庭幸福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最大心願!

我們辛苦一生,就是為了能讓我們的父母老有所養,讓我們的愛人幸福快樂,讓我們的孩子茁壯成長。

當我們有這種能力的時候,就一定要盡力去爭取,盡享天倫之樂。

工作是快樂重要還是賺錢重要?每個人都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既是為自己負責,也是為家庭負責。

您贊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