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懶罰勤:詭異的市場之鞭

在當今世界,能完美詮釋並貫徹道家“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恐怕只有投資領域了

天底下三百六十行,有三百五十九行其生財的唯一法門就是努力、勤奮的工作:

每日正常上班已是最低要求,加班加點是常態。資本家的終極追求是“997”工作制,恨不得榨乾員工的每一分剩餘價值,才願意擠牙膏式地給點微薄酬勞來犒賞員工。

這其中唯一例外的恐怕就是交易這個行當了。以交易為生,並非越勤奮越好,反而是懶惰為上。

源於市場本身有著其獨特的遊戲規則,任何妄圖違背交易規則、貪功冒進、企圖快快從市場上賺些錢財的投機者無一例外地都會遭到市場無情鞭笞,賬面大幅虧損;反而是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對投資事業不太上心的“業餘玩家”真正可以從市場中賺到錢。

獎懶罰勤:詭異的市場之鞭

虧損之源:深陷過度交易的泥潭無法自拔

那些立志於從股市、期海里賺大錢的投機者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一段暗無天日、慘絕人寰的交易時光:

不知從何年月起,整體市場有牛有熊、投資標的有好有壞、資產價格有漲有跌、做單方向有多有空、賬面情況有盈有虧,每日勤勤懇懇,起早貪黑,徹夜分析、研究各種供求關係、公司財報以及林林總總的小道消息等等,如同國務院總理一樣日理萬機,對國家大事、全球政局關心無比,整天在市場上來回折騰、奮筆操盤,忙忙碌碌一天、幾周、數月甚至三年五載下來,賬戶總體上最終還是虧的,即使有些微末盈利還沒有上繳的手續費多。

獎懶罰勤:詭異的市場之鞭

歸根結底,這種市場上的“勞模”大多陷於過度交易的泥潭中無以自拔。他們不同於剛入市的新兵蛋子,多多少少對市場有些瞭解,也有一套所謂屬於自己的交易規則和操作系統,但大多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臨場之際卻又管不住自己的手時刻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因為股價波動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總想買進賣出、搗騰一下。

雖然目前國內股市施行的是“T+1”的交易機制,但是每天依然有動輒上萬億的成交額,股票的年均換手率也是同期歐美股市的四倍以上。

這些激進的交易方式除了美其名曰為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為經紀商貢獻足夠多的佣金收入外,於自身賬戶盈利,無有任何裨益。交易滑點、下單出錯、黑天鵝事件、手續費成本等各種因素,都會在無形中加速投機者賬戶縮水的速度。

獎懶罰勤:詭異的市場之鞭

投資謬誤:更多的交易機會意味著更多的盈利可能性和獲利空間

支撐投機者在短期內做出更多交易決策的另一個動機是因為他們確信:更多的交易機會能夠帶來更多的賺錢可能性並提升獲利空間。這其實是認知層面上的投資謬誤,如同執念和心魔一般根深蒂固,也難以祛除。

在全球投資圈,有很多投資的流派和交易理論,但主流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基本面分析,即價值投資;一個是技術分析,即趨勢交易。然而在內地資本市場上,卻衍生了第三種為國內投資者所喜聞樂見的交易策略,即事件驅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漲停板買入法。

這種類型的交易策略不看基本面、不做技術分析,單純追逐熱點,題材炒作,然後無腦買入,只要賣出價比當前高就行。這是一種純粹地博傻遊戲。

試問,該交易策略可以掙錢嗎?當然可以,但更多地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除了極少數先知先覺者,更多人只是部分莊家用來派發籌碼的接盤俠,等待他們的只有血淋淋的虧損。

獎懶罰勤:詭異的市場之鞭

在商品市場上,同樣存在類似的交易邏輯。大部分市場新手或菜鳥崇尚並精於短線交易、日內操作。通常,這類型交易者習慣於“高拋低吸”的精準操作,往往手裡的盈利頭寸還沒“捂熱”,就醉心於下一場可能性的盈利機會。

對他們而言,比賺錢更重要地是追求交易本身的刺激感,這樣狀態下的交易往往會接受一些勝面不大的交易,或承擔沒有必要的風險。對交易充滿激情,這可能會成為一種毒癮。輸家往往在市場中一擲千金,以換取毫無效用的娛樂價值,他們從頭到尾都只是在享受交易的快感,而非賺錢本身。

當然,市場絕不會對你心慈手軟,也不會理會你發脾氣,如此衝動、情緒化交易的後果只有一種——賬面虧損。過早拋售手中已有盈利頭寸,非但在無形之中卡死了你的潛在盈利空間,反而讓自身資金賬戶頻繁地暴露在市場風險之中。

獎懶罰勤:詭異的市場之鞭

投資正途:以靜制動,以慢勝快

在投資界有一種滾雪球的理論,即長長的坡、厚厚的雪,依仗時間等待所帶來的複利效應,才是賺大錢的唯一途徑。

在《孫子兵法》形篇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可以用來恰如其分地形容交易: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意思是:獲勝的軍隊就如同以“鎰”對“銖”,是以絕對強大的軍事實力取勝於弱小的敵方。而敗亡之師,就如同用“銖”對“鎰”,是以弱小的軍事實力來對抗強大的對手(鎰是比“兩”大的單位,一鎰等於24兩;銖是比兩小的單位,一兩等於24銖,一鎰就相當於576倍的銖,寓意雙方實力相差懸殊)。

在投資領域,同樣遵循類似的遊戲規則:

投資贏家往往以大博小,心態良好,通過小心翼翼地採取試探加碼的操作方式,持續穩定地從市場獲取小額但穩定的盈利,經年累月地從市場賺錢,最終積小勝為大勝,真正從市場上賺到大錢;而那些不入流的交易輸家永遠渴望以小博大,每一仗都是他的全部身家,孤注一擲,賬戶資金大起大落,反覆折騰,最終還是沒有賺到錢,即使很多年以後本金還在原地踏步。

獎懶罰勤:詭異的市場之鞭

一空論道:

少私寡慾,見素抱樸——這是老子對人生的終極感悟,同樣也適用於交易。如何才能降低自己的交易頻率和市場風險?其實很簡單,簡單到你幾乎不用學習任何高深的投資理論和交易技巧,唯一需要做的只是減輕自己對市場交易的慾望,降低期望值,倉位下輕一點,進場慢一點,給自己留足夠的糾錯空間和迴旋餘地,僅此而已。

投機之路,交易生涯,漫長而孤寂,崎嶇而艱險,唯有靜水流深,方可福澤綿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