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依生命產生的形式,將其分為胎生、 卵生、溼生、化生


佛教依生命產生的形式,將其分為胎生、 卵生、溼生、化生

佛教的生命哲學蘊含豐富,其生命觀特指有情世間的生命觀,認為有情眾生無不依色、受、想、行、識“五蘊”聚合而成,輪迴六道之中備受煎熬而不得解脫,只有皈依佛、法、僧三寶才能進入涅槃境界。論文分析了道教、佛教生命哲學的理論內涵,從對生命的態度不同、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同、具體修習方法不同三個方面評述了道教、佛教生命哲學的特色。

佛教的生命哲學蘊含豐富,與“有情”、“含識”、“眾生”等概念緊密相聯。世間有三種:第一種就叫“器世間”,指物質環境,我們的生活環境、物質環境叫器世間;第二種叫“眾生世間”,也叫做“有情”世間,指眾生生存之世界;第三種“智正覺世間”,智正覺就是佛,證得究竟圓滿的果報。所以,佛教的生命觀特指“有情”世間的生命觀。

“有情”是指眾生具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六慾的情感和貪瞋痴等煩惱心理的眾生世間;一切“有情”生命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心識功能,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等八識,所以有情眾生又具有“含識”性能。有情含識眾生生命無不依眾緣和合而生;而眾生生命又被稱作“五蘊身”,即色、受、想、行、識聚合而生;生命體不斷地新陳代謝,此滅彼生,輪迴六道之中備受煎熬,不得解脫。眾生生命依無明而起,因一念“無明”妄動而產生了主客、空有等種種對立;具體到生命和人類來說,佛教則提出了生命輪迴的“三世因果”說、“十二因緣”說。

佛教依生命產生的形式,將其分為胎生、 卵生、溼生、化生


佛教依生命產生的形式,可分為胎生、 卵生、溼生、化生;依善惡福報差異,生命可分為天道、阿修羅、人類、畜生、餓死鬼、地獄六道或六趣;依心的清淨程度,生命可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

從佛教來看,“含識”“有情”眾生都離不開“無明”和“我執”的困擾, 一切生命體和非生命體無不是眾緣和合的產物,其中沒有獨立自性,即所謂“無自性”。從佛教的真諦和俗諦來看,“諸法無我”、“緣起性空”,宇宙萬物究竟“空寂”,即所謂“性空”;受因果業力支配,生命無不是業報之體,集“惑、業、苦”於一身,宇宙萬物真實存在,即所謂“幻有”。佛教講“真俗不二”、“煩惱即菩提”、“即色而空”。唐代法藏比丘在《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中將“性空幻有”的理論概括為“一心”所攝,所謂“法界”即“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攝境歸心真空觀”、“從心顯境妙有觀”,最後歸結為“心境秘密圓融觀”。相對於佛教俗諦來講,由於我執和業力的存在,各種生命會按照自身所造之業輪迴於三界六道,並不象一般世人認為的那樣人死如燈滅;相對於佛教真諦來講,世間萬物、一切生命現象皆是“無明”幻化的結果,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沒有“實體”可得。佛教因此主張“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生命皆有佛性或曰有成佛的可能,這也正是佛教普渡眾生、返本歸原的終極關懷之所在。《華嚴經》記載佛陀成道後不禁感嘆“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如來智一切現前。 ”


佛教依生命產生的形式,將其分為胎生、 卵生、溼生、化生

部分圖文選摘自網絡,如有涉及侵權請告知,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