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坐30天和坐42天有什麼區別呢?

分娩給女性的身體帶來了一些創傷,但也為體質的重新改造創造了機會。如果月子期間能正確調養,還可以達到改善自身體質、調養氣血、調整心態的效果。傳統上將產後1個月稱為“月子”,從字面意思看來,休養一個月,即30天,但是如今從科學的角度上說,產後坐月子為42天最佳。關於產後坐月子是30天還是42?大家都各抒己見。那麼,坐月子只坐30天和坐滿42天的產婦,有什麼差別呢?


坐月子坐30天和坐42天有什麼區別呢?


坐月子30天和42天,會有哪些差別?


01

子宮恢復

醫學上把坐月子稱為產褥期,指的是生孩子之後的6周時間,也就是42天。生完孩子之後,子宮的恢復期限,生理學上應當是6~8周。產褥期的42天,也是針對子宮恢復的角度來說的。這就是為什麼必須產後42天去進行復查的緣故,因為只有達到這個時間,檢查才有意義。大部分產婦到產後42天,子宮恢復的狀態都比較良好,可以一次性通過。如果30天去進行復查,子宮沒有恢復好,檢查結果就會給產婦帶來心理負擔。

02

體力恢復

坐月子30天,產婦還是會有些體力欠缺,容易出虛汗。此時如果重新開始從事體力活,減少營養補充,甚至接觸生冷辛辣的食物,就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最好延續到42天,在這12天內,繼續按照坐月子的規矩行事,才能讓身體擁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儘量恢復到產前狀態。

03

惡露排出

通常情況下,惡露在30天就會完全排出了。但此時如果就忽略護理子宮,就可能使其延後。很多寶媽出完月子之後,認為自己解放了,就會吃性質寒涼的食物,而後突然又往外排惡露,並伴隨著隱約的腹痛。其實就是因為沒滿42天的緣故,只有一直保持坐月子的習慣,到這個階段才會恢復得更好。當然,由於個人體質存在區別,每個產婦產後恢復的時間並不是完全一樣的,還要看身體的具體恢復程度和表現。

科學坐月子應該是多少天?

大家印象中的坐月子,都是休養一個月,即30天,字面意思看來也是如此。從前的老人們生完孩子之後,也是坐30天月子,沒有42天的說法。不過從科學角度上來說,產後女性的生殖器官司需要6-8周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態,也就是42天左右。因此,新媽媽產後坐月子宜坐滿42天。其實,坐月子只坐30天和坐滿42天的女性,的確不一樣,產後恢復上會有些差別。並且,這其中有些差別是不可逆的。


身體有這些表現可以出月子


每個產婦的情況也會有些差別,有的30天就會恢復很好,有的則要42天甚至兩個月,所以在時間的基礎上,還要看身體的表現,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出月子。


坐月子坐30天和坐42天有什麼區別呢?


子宮恢復原位了

懷孕後,身體變化最大的部位就是子宮,子宮恢復好了,就意味著身體其他器官也恢復得不錯,所以可以根據子宮恢復情況確定是否可以出月子。很多媽媽不太確定子宮是否恢復正常,可以找醫生幫忙判斷一下,醫生會通過按壓肚子,確定子宮的位置。一般社區衛生的醫生會定期到家裡檢查,請她幫忙確認即可。


身體有力氣了

如果感覺身體比較有力氣了,走起路來精神頭很足,也不再出虛汗,做什麼事都得心應手,不會感到疲憊不堪。這就說明身體恢復得不錯,可以不用再小心翼翼了。


惡露乾淨了

如果惡露排乾淨了,已經一週沒有再排惡露,說明惡露確實不會再來了,這時可以解除一些禁忌。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惡露乾淨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要自己進行判斷。


坐月子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注意保暖飲食

坐月子一定要注意保暖,千萬不能著涼,而且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能大吃特吃特別大補的下奶食物,一定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


2、注意環境溫度


其實坐月子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是在家裡面坐月子,都是在空調房裡面,因此溫度最好控制在24-26度左右,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還要注意通風換氣,避免汙濁的空氣排不出!


3、注意睡眠


在坐月子的時候,是產婦最虛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睡眠,如果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恢復,也會影響母乳的分泌。最為主要的是,不能玩電子產品,傷害眼睛!


4、心情要愉悅


女人坐月子,還是要保持心情愉快。但是很多女人在坐月子期間,心情並不開心,還可能會因為育兒方面的問題,跟婆婆不斷的發生衝突。

很多產婦都會天天的哭,要是天天的哭,對於產後的恢復是沒有好處的,而且還會落下病根。有時候還會影響到奶水,奶水少了,孩子吃不飽了。


坐月子坐30天和坐42天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跟婆婆在育兒方面的衝突無法協調,有條件最好還是能在月子中心坐月子比較好,什麼都不用操心,還可以避免婆媳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