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一首冬至詩,前兩句孤獨到極致,後兩句溫暖人心

現代人的冬至,北方人吃餃子,南方有的地方吃餛飩,有的地方喝羊肉湯,冬至節日氣氛大都體現在家人團聚、共同吃上一頓熱乎飯上;而古代人的冬至,無論是儀式上或是意識形態上,都受重視得多,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白居易一首冬至詩,前兩句孤獨到極致,後兩句溫暖人心

冬至

在宋朝周密所撰的追憶南宋都城臨安風貌的著作《武林舊事》中,有對當時都城冬至節日的盛況描寫——

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雲。嶽祠城隍諸廟,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享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餺飥”之諺。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

冬至時,婦人小孩子都穿著華美的衣服,在街上往來如雲,三天之內,店鋪還罷市!富貴人家的餛飩多麼講究。

而在追憶北宋東京繁盛之象的《東京夢華錄》裡也有關於冬至的記載,說即使再貧困的家庭,也會在這一天換上新衣,置辦飲食,祭祀祖先。

白居易一首冬至詩,前兩句孤獨到極致,後兩句溫暖人心

冬至餃子

至於為什麼古人們對冬至如此重視,《漢書》裡有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過後,陽氣漸漸增強,所以也稱“冬至一陽生”;與之相對的夏至,則是“一陰生”。

古代交通不便,行至異鄉便不知何時能回,所以每逢佳節便倍思親,中秋也好,重陽也好,都是如此。而在受到如此重視的冬至日,又怎能不思念親人呢?

公元803年,白居易成為秘書省校書郎,這一年夏至,他寫下《思歸 時初為校書郎》,訴說對家人的思念,“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他思念得在夜深時都還睡不著。

而在次年冬至日,他夜宿邯鄲,寫下這首《邯鄲冬至夜思家》,仍然在書寫對家人的深情思念,感情更為直接、真摯、感人。題目中著一“思”字,詩句裡雖卻無一“思”字,卻仍寫滿了相思意。

白居易一首冬至詩,前兩句孤獨到極致,後兩句溫暖人心

冬至

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這首詩,依然有著白居易詩的風格,語言明白曉暢,任誰也能讀懂,感情質樸動人。詩人宿在邯鄲驛里正逢冬至,沒有家人相伴的節日,新衣?美食?似乎都無甚可書寫的。在詩人眼裡,夜深人靜時分,陪伴自己的,只有一盞孤燈、一抹殘影。

一個燈前“抱膝”的動作,寫出了詩人在此深夜裡的孤獨寂寞冷,這一抱膝,每個曾在孤獨的夜裡難以入睡的人都能體會這種心情。詩前兩句,可謂將孤獨書寫到極致;而後兩句的畫面,則又讓人心生暖意。

後兩句,詩人沒有沉浸在這種孤獨之中,反而跳轉入想象之境,他想到我正在思念遠方的人,遠方的家人也一定是相對坐到了夜深時分,還應當正說起我這個遠行之人吧。

白居易一首冬至詩,前兩句孤獨到極致,後兩句溫暖人心

冬至寒夜

很奇妙,一個人的孤獨寂寞,在對遠方家人的思念中卻得到了消解。個人孤獨落寞的影子,在結尾家人說著遠行之人的畫面之中,轉而讓人感到溫馨與溫暖,詩人本身,想也是得到了慰藉。

如果有一天,你在遠方感到孤獨寂寞,別忘了——

寒夜裡,總有盞燈在為你亮起;天涯之遙,可能有人在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