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不保本,為什麼仍然有人說最靠譜?

信託鷹眼


這裡的靠譜並不是說保本才靠譜。高淨值群體青睞信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各個層面相對性的要靠譜很多。但是值得強調的是,這裡的靠譜不能和信託沒出現過風險和“保本保息”等劃為等號。

下面從法律、監管、流程和現實這四個方面來分析,信託為什麼靠譜的真正原因。

一、法律層面上的靠譜

涉及信託的主要,有“一法三規”。一法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三規”指《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和《信託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

不僅如此,還有銀監會配套的相關管理規定,這裡不再一一列舉。通過以上可以看到,國家對於信託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這就決定了信託作為金融“正規軍”的合法性,與非法集資詐騙機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從法律意義層面上,信託是靠譜的。

信託公司作為主要經營信託業務的金融機構,相對於銀行、保險公司和券商而言,並不為大眾所熟知。其實,信託公司作為四大金融機構之一,要接受嚴格的監管。

二、信託受銀保監會嚴格監管

根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信託監管部承擔信託機構准入管理。開展非現場監測、風險分析和監管評級,根據風險監管需要開展現場調查。提出個案風險監控處置和市場退出措施並承擔組織實施具體工作。指導信託業保障基金經營管理。銀保監會對信託業的監管相當全面,主要有:參與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監管規則;對信託公司及其業務範圍實行准入管理;審查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制定從業人員行為管理規範;對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資本充足狀況、償付能力、經營行為和信息披露等情況進行監管;實行現場檢查與非現場監管,開展風險與合規評估,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三、信託登記要貫穿產品全週期:

信託產品不是信託公司想發行就能發行的,想發行先登記!

《信託登記管理辦法》規定,信託機構應當在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發行日五個工作日前或者在單一資金信託和財產權信託成立日兩個工作日前申請辦理信託產品預登記(簡稱信託預登記),並在信託登記公司取得唯一產品編碼。

2017年9月1日,信託登記系統在原中國銀監會發布《信託登記管理辦法》生效當日上線運行。

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登“)是經國務院同意、由原中國銀監會批准設立並由其實施監督管理,現由中國銀保監會實施監督管理、提供信託業基礎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於2016年12月26日對外宣告成立。《信託登記管理辦法》第九條,信託登記信息包括信託產品名稱、信託類別、信託目的、信託期限、信託當事人、信託財產、信託利益分配等信託產品及其受益權信息和變動情況。

信託產品及其信託受益權登記,包括:預登記、初始登記、變更登記、終止登記、更正登記等。

對於投資者而言,信託登記貫穿於信託產品生命週期的各主要環節,發行、募集、設立、期間管理和終止等各階段的重要信息,並進行集合信託計劃信息公示,信託公司及其信託產品被全部置於“陽光下”,每個信託產品獲得唯一有效的產品編碼即“身份證”,為清晰辨認合法的信託機構和產品提供了條件。

中國信登對包括委託人、受益人等在內的敏感信息採取了多重嚴格的保密措施。

四、信託具有信託業的保障基金。此項對於投資者本金安全來說,更加安全

為防範和化解信託業的風險,國務院決定建立信託業保障機制。原銀監會和財政部共同研究出臺相關制度,推動成立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匯聚信託業自身的力量來應對行業面臨的風險。

《信託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障基金公司可以使用保障基金:

信託公司因資不抵債,在實施恢復與處置計劃後,仍需重組的;

信託公司依法進入破產程序,並進行重整的;

信託公司因違法違規經營,被責令關閉、撤銷的;

信託公司因臨時資金週轉困難,需要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的;

需要使用保障基金的其他情形。

萬一出現極端情況,信託公司面臨破產、撤銷等,信託業保障基金可以發揮作用,及時化解風險。此外,信託公司如果出現短期資金週轉困難,可以向保障基金公司提出申請,並提交流動性困難解決方案及保障基金償還計劃,由保障基金公司審核決定是否使用保障基金,申請通過後有償使用。

五、信託具有賠償準備金,更加保證行業的安全性和公平性

信託賠償準備金指從事信託業務的金融企業按規定從淨利潤中提取,用於賠償信託業務損失的風險準備金。我國《信託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信託公司每年應當從稅後利潤中提取5%作為信託賠償準備金,信託賠償準備金累計總額達到公司註冊資本的20%時,可不再提取。《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第163條規定了信託賠償準備金的具體用途,“從事信託業務時,使受益人或公司受到損失的,屬於信託公司違反信託目的、違背管理職責、管理信託事務不當造成信託資產損失的,以信託賠償準備金賠償”。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4季度末,信託賠償準備金為260.71億元,同比增長17.90%。信託業的風險抵禦能力有了提升。

《信託公司管理辦法》


A老黑說股


言簡意賅的回答:


  1. 中國《信託法》規定信託資產不屬於信託公司資產,資金運作和結算均為專戶管理,具備獨立性和安全性。
  2. 信託公司背景多為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地方政府、中央匯金等,具備強大的信用背景。
  3. 從運作模式角度看,信託公司募集來的資金大多投資於國企央企、上市公司、地產公司等,標的優質違約率低。並且會做質押或抵押,抵押率多為50%以下,可以說安全邊際做得非常高!如果融資方不還錢,可以處理質押物進行變現,支付投資者本息。
  4. 說具體數字,截止2018年末信託理財規模21.7萬億,而銀行理財規模才20.04萬億。可見信託規模其實比銀行理財還大!另外,2018年信託發行15090單,違約77單,平均違約率只有千分之五。並且多為第二、第三梯隊的公司,頭部信託0違約。
    並且這裡的違約並不一定就本息全無,可能是歸還本息時間的違約,也就是延期兌付。

綜上,用這麼小的風險博取8%—10%的收益率自然是投資首選!

信託客戶群體多為:高淨值個人、企業主、銀行、保險公司、上市公司等。由此可見,信託仍是非常靠譜的一種投資工具!


理財問與答


首先肯定回答信託是靠譜的,但值得強調的是,這裡的靠譜不能和信託沒出現過風險和“保本保息”等劃為等號。除了國債和銀行存款類產品之外,任何理財產品都不能宣傳保本保息或者完全沒有風險。

法律和監管層面意義上的安全

信託之所以安全,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信託公司是正規持牌金融機構,而且我國目前正常經營的信託公司只有68家(另有三家處於停牌狀態),目前來看也不會再有新的增加。所以說信託牌照可以說是中國所有金融牌照中最為稀缺和最為值錢的牌照。

一、監管層面

信託是受銀保監會下的信託部所監管同時也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按規定信託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除了向董事會提交內部審計報告以外,還要向央行報送上述報告的副本,頻率至少是每半年一次。所以信託是在嚴格監管下進行風險管理和經營的機構。

二、法律層面

信託有“一法三規”,指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信託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信託公司管理辦法》和《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一法三規”規定了信託公司的經營範圍、行為規範;同時對信託公司的設立、信託業務的開展做出了嚴格的規定。

三、信託有保障基金

所謂的保障基金,是由信託市場參與者共同籌集,用於化解和處置風險的互助資金。其本質就是發揮行業“穩定器”和“行業風險”的作用。

產品流程層面的安全

一、事前階段(產品立項和盡職調查)

信託業務的准入有一定的門檻,也就是政策指引。每家公司的指引對各類業務的開展,都有自己的標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風險。所以說產品立項是信託的第一道防火牆。

產品立項完成之後,就到了盡職調查的階段。通過信息收集和分析,形成對交易對手的一個全方面的透視,也就第二道防火牆。

二、事中(內部審核、監管報備和合同製作)

完成了產品立項和盡職調查之後,就到了事中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包括內部評審、文件製作與事前報告、賬戶開立與合同管理。

成了盡職調查之後,項目就進入到了內核審核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當中,將由信託公司的中後臺對項目進行審核。之後項目材料將提交至項目評審委員會,由其做出一個綜合的判定,得出信託產品是否通過評審的結論,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控制好風險。

三、事後(推介募資和產品成立)

合同要素確定好之後,信託產品就正式進入到了募集階段。信託產品最後能否成立,資金能否運用到項目當中,項目交易對手能否拿到資金,還取決於產品的募資進度。

只有資金募集達到要求,產品才能正式成立,否則信託就無法成立。

總結

信託公司是以依照《信託法》的相關條款所設立,嚴格遵守“一法三規”並且在銀監會的監管之下進行合法經營的金融機構。從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階段,信託的產品要歷經七重“劫難”,才能最終成立。之所以複雜,一方面是由於法律規定,另一方面則是控制風險。


小祥子874


信託有其特殊的功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一資產配置的需求

信託購買起點是一百萬起,主要是面向高淨值人群,他們一般是合格投資者,即個人家庭金融資產300萬以上或年收入50萬元以上。

高淨值人士的投資方式並不是僅僅購買銀行理財,而是有更多的訴求,比如跑贏通脹,比如資產保值增值,他們也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因而購買比銀行理財收益稍高的信託是個不錯的選擇。

信託收益穩定、違約率不高

目前信託收益大多數是比較穩定的,2年期的信託產品年化收益在8-9%左右,一百萬每年有近9萬的收益,這樣的收益能跑贏通脹。

雖然信託產品也有一些違約的情況,但只要風控措施完善,通過延期去處置資產或重組,違約的信託產品大部分最終能兌付,並非血本無歸。比如從過去10年多的政信信託來看,風險敞口規模遠低於銀行1.89%的壞賬率水平。


財思思


作為信託從業者來說,

信託的壞賬率比銀行理財還要低。

信託可能會出現延期,但是完全不對付的少之又少。就說XS信託,雖然雷了,但是最後也在兌付的七七八八差不多了。


信託人的自我修養


信託由銀保監會進行監管,總共有68家信託公司,信託與銀行、保險作為銀保監會監管的對象,大部分信託公司都有國資委背景以及地方政府背景;過去由於行業內不成文的剛性兌付默認,許多投資人養成了習慣;覺得沒有風險;此外,在近幾年資管新規的發佈,打破剛兌成為業界的認識。

希望更多投資人擦亮眼睛,充分理解收益及風險的關係。尋找專業的信託公司,才能將風險鎖在籠子裡。


金融小花貓


以前信託基本都是剛性兌付,即使賠錢了,也自己兜底,現在國家政策不允許銀行機構拆東牆補西牆,暴雷就暴雷!而且現在確實有暴雷的,就是前幾天的事!


夢想家四號爺們兒


根據信託業協會公佈的信託業不良率為1.5%。也就是98%的概率不會虧損,但是每年卻可以得到一個比較確定的7%-9%的收益。所以信託成了高淨值人群的首選投資理財產品[大笑]


信託梁肇飛


看什麼角度來看信託,信託也有風險也有坑,相對來說信託項目經由專業人員尋找挑選,經過詳細盡調報告和經驗大神論證,有風控措施和償還邏輯,項目相對靠譜。相對那些依靠規模和高額利潤覆蓋風險的產品靠譜多了。


白銀時代有財運


因為前面十幾年是剛性兌付,所以監管政策打破剛性兌付,從業人員就會拿過往歷史說服客戶,客戶就會很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