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遭受德國侵略的丹麥,居然派出部隊入侵蘇聯,他們結局如何?


鴻漸

二戰中曾有過這樣一段令人不解的往事:遭受德國侵略的丹麥和挪威,居然還派出部隊追隨德國入侵蘇聯。其中由所謂的丹麥志願者組成的“丹麥自由軍”,在1942年的“迭米揚斯克口袋”裡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就此一蹶不振。

來自北歐的“志願者”

為了給武裝黨衛隊擴大兵源,希姆萊於1940年下令在丹麥、挪威和荷蘭(都是德國的佔領區)徵募當地志願者,原計劃在黨衛隊“維京”師的編制內組建1個荷蘭團、1個斯堪的納維亞團和1個芬蘭營,但這次募兵並不成功,只有為數不多的北歐人加入了黨衛隊。

德國人在1941年再做嘗試,這一次,丹麥人和挪威人“踴躍報名”,分別組成了“挪威軍團”和“丹麥自由軍”,準備投入一場“保護歐洲免受布爾什維克主義侵襲的新十字軍東征”。

丹麥自由軍成立於1941年6月25日,即德國入侵蘇聯3天后。在最初的幾周裡,約有500名志願者報名參加,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加入人數超過了1000人。創建自由軍的行動雖非丹麥官方行為,但是得到了丹麥政府和陸軍的默許,那些希望加入自由軍的正規軍軍官能夠很輕易地獲得調離批准。

作為在1940年遭受德國入侵的國家,丹麥在戰時共向德軍“提供”了多達1.3萬名兵員,這是令人吃驚和費解的,要知道遭受德國侵略時的丹麥正規軍的兵力也只不過6600人!

二戰遭受德國侵略的丹麥,居然派出部隊入侵蘇聯,他們結局如何?

打著丹麥自由軍旗號的丹麥志願者

在波森的特雷斯考地區,丹麥自由軍開始了集結和訓練。總的來看,北歐部隊戰鬥力有限,他們裝備不足,訓練程度一般,缺少大炮等重型武器,更不用提坦克和裝甲車輛了。初編的丹麥自由軍實際上只有營級規模,編成內包括3個步兵連和1個重武器連,後者包括2個75毫米步兵炮排、1個50毫米反坦克炮排和1個工兵排。

被德國人選中擔任自由軍司令的是具有丹麥和俄國雙重貴族身份的克里斯蒂安·馮·沙爾堡上校,身材高大的他被認為是一個富有魅力的人。德國人同時在自由軍的一些關鍵位置上佈置了一批具有戰鬥經驗的德國軍官,不過大多數軍官都是丹麥人。

和士兵們普遍缺乏實戰經驗不同,自由軍的軍官和士官們倒都是些上過戰場的人。他們中有的人曾以志願者身份參與過1940年的蘇芬戰爭,有的人已經在“維京”師中打過仗,更有的人實際上在1940年對抗過入侵丹麥的德軍。

丹麥自由軍在1941年下半年都處於訓練狀態,發生在蘇德戰場上的情況對他們來說只是“耳聞”而已。不過到了1942年初,與丹麥自由軍性質相同的“挪威軍團”率先開上了戰場,挪威人被派往奧拉寧堡和列寧格勒附近,在那裡投入了殘酷的交戰。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挪威軍團的兵力在近似一戰塹壕戰的環境中消耗到了近乎乾涸的程度。而到了1942年夏天,丹麥人也等來了自己的命運裁決:開赴東線的迭米揚斯克突出部。

突出部危局

丹麥人即將前往的迭米揚斯克,正在經歷一場史詩般的鬥爭,這處德軍防線向東延伸的地域成為蘇軍自1942年初起的重要反擊目標,因此由一個“突出部”成了被包圍的“口袋”。

經過1941年冬季的反攻,蘇軍在德軍的中央和北方集團軍群之間打入了一個楔子,其北翼從霍爾姆延伸到列寧格勒以南約150千米的迭米揚斯克。於是迭米揚斯克成了一個孤懸的突出部,交戰雙方都清楚這裡的重要性,德軍憑藉這個突出部切斷了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之間的鐵路線,蘇軍則將迭米揚斯克視作指向莫斯科的匕首。

儘管德國人意識到突出部面臨的危機,但卻無力調補兵力,德軍在蘇聯的冬季攻勢中失血嚴重,各地普遍缺乏預備隊。第9集團軍司令戈特哈德·海因裡希將軍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他的營級兵力下降到大約70人,平均每個營只有7挺機槍。

二戰遭受德國侵略的丹麥,居然派出部隊入侵蘇聯,他們結局如何?

丹麥自由軍的士兵們

因此,迭米揚斯克的防禦全賴由布羅克多夫-阿倫費爾特中將指揮的第2軍。54歲的阿倫費爾特是一位貴族,他於1907年加入德國軍隊,曾在1940年的法國戰役中出任軍長。1942年初,他的第2軍共編有3個師:梅克倫堡第12步兵師,波美拉尼亞和普魯士第32步兵師以及勃蘭登堡第123步兵師。這些來自德國北部的師與其他德國部隊一樣,兵員數遠低於編制數。此外,許多士兵還穿著夏季制服,而迭米揚斯克的溫度有時會低至零下30℃。

蘇軍為了奪回迭米揚斯克而調集了重兵。帕維爾·庫洛奇金中將的西北方面軍將與加里寧方面軍展開一次鉗形。攻擊的北翼包括莫羅索夫中將的第11集團軍、貝沙林少將的第34集團軍和第1突擊集團軍;南翼包括克塞諾豐托夫少將的第53集團軍、亞什科維奇的第22集團軍和第3突擊集團軍。

北面的進攻始於1942年1月7日。位於第2軍左翼的德軍第10軍由於受到蘇軍壓迫,也開始靠向迭米揚斯克,其兵力包括蒂佩爾斯基希的漢諾威第30步兵師,弗雷德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第290步兵師,以及由西奧多·艾克所指揮的黨衛隊“骷髏”師—這個師是由曾經的集中營看守組成的。

蘇軍在1月8日取得突破,19個步兵師、9個旅以及數個獨立的滑雪營和坦克營大舉進攻第10軍和第2軍的前線,德軍第290師第一個支撐不住,第2軍的前線也多處崩潰。1月9日,第123步兵師的兩個團幾乎被殲滅,從而在德軍側翼造成了一個缺口,蘇軍趁勢由此湧入。

現在,迭米揚斯克突出部在地圖上看起來就像是“放錯了地方的大拇指”。蘇軍採取三面夾擊之勢,東面是第34集團軍,北面是第1突擊集團軍,南面是第3突擊集團軍和第53集團軍,突出部面臨著被切割的危險。

德國陸軍總司令部在1月12日任命阿倫費爾特為迭米揚斯克所有守軍的指揮官,同時嚴令其死守當地。希特勒認為這個突出部有兩個作用:一是牽制當面蘇軍,二是用作德軍下一階段反攻的一翼。

“空中橋樑”

北方集團軍群司令李勃元帥對於迭米揚斯克的形勢憂心忡忡,他認為接下來德軍不可能有什麼反擊行動,所以突出部的堅守也毫無價值。他在1月12日當天就建議將守軍撤至洛瓦蒂河西岸,這當然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絕。幾天後,李勃飛往東普魯士向希特勒面呈前議,再遭拒絕。李勃隨後提出解除自己的指揮權,希特勒立即同意,並指派屈希勒爾接替其職務。

戰至1月中旬,遭受重創的第123師只剩下大約900人,被縮編為一個要塞守備隊。而加起來有1.2萬人的第32師和第12師總算撐住了迭米揚斯克的外線陣地,至於蘇軍則在經歷了最初的突進之後進入了調整期。戰線稍顯穩定後,阿倫費爾特也開始探詢退過洛瓦蒂河的可能性,陸軍總司令部的回答簡明扼要:迭米揚斯克要戰鬥到最後一人。

二戰遭受德國侵略的丹麥,居然派出部隊入侵蘇聯,他們結局如何?

迭米揚斯克口袋中的德軍88炮

隨著蘇軍第34集團軍和第1近衛軍於2月8日在

MMzuboq4OEZInktygWqK0w==

洛瓦蒂河東岸的蘭布謝沃會師,迭米揚斯克突出部至此被切割包圍,突出部就此成了口袋,被裝在裡面的是大約10萬德軍士兵。阿倫費爾特手裡有6個師可用:第12和第32師位於迭米揚斯克的東部和南部,第123師守備隊在西南部作戰,第30和第290師駐守北面,而“骷髏”師一分為二,部分兵力在東北面,師長艾克指揮的戰鬥群在西面。

一個面積不到5平方千米的包圍圈形成了,守軍的防禦縱深約為50千米,整個防線的總長度則達到了300千米。這自然是個危局,但阿倫費爾特在口袋形成後的第一天就嘴硬:“我們有10萬人。德國士兵比俄國士兵優越,這是已經被證明了的。因此,讓困難時刻來臨吧,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向口袋裡守軍運送補給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德國空軍身上。空軍司令戈林大元帥拍了胸脯,保證每天向迭米揚斯克空運250噸軍用物資。空中補給自2月18日開始,這次行動幾乎使用了德國空軍的全部運輸機以及部分轟炸機。由於迭米揚斯克口袋裡有兩座可用的機場,因此空中補給的準確性是比較高的,2月下旬的天氣也有所改善,這也有利於運輸機的飛行。

最終,德國空軍一共執行了33086架次飛行,向迭米揚斯克送入了5.9萬噸補給,運進3.1萬名補充兵員,並從口袋中疏散了3.6萬名傷病員。雖然德國空軍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損失了265架飛機和387名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但戈林聲稱這是“歷史上第一座成功的空中橋樑”。

迭米揚斯克的空中補給確實可謂成功,但沒有人會想到,此地的成功竟為後來更大規模的慘敗埋下了伏筆。1942年至1943年的冬季,當第6集團軍被包圍在斯大林格勒時,戈林和希特勒都認為可以重演迭米揚斯克的空運成功。然而兩役的條件是完全不同的,迭米揚斯克每天需要軍需250噸,而第6集團軍則至少需要800噸,德國飛機在兩場戰役中的飛行距離也差得很多。結果,空中補給無法滿足第6集團軍所需,德國人在斯大林格勒的敗局也就此註定。當然,這是另一個故事了。

司令官身亡

受到空運的鼓舞,希特勒要求德軍第16集團軍從西向東朝迭米揚斯克口袋進軍,力求在蘇軍包圍圈上打開缺口。由第12師師長塞德利茲·庫茲巴克將軍指揮的戰鬥群上陣了,其兵力包括2個步兵師、2個輕步兵師、1個摩托化步兵師、1個保安團、1個裝甲團和1個德國空軍野戰團,與此同時,口袋裡的守軍也由東向西突擊,爭取在洛瓦蒂河實現會師。

4月21日,兩路德軍會合,當工兵在洛瓦蒂河上建起浮橋後,一個走廊地帶形成了,迭米揚斯克口袋再次成了迭米揚斯克突出部。接下來,這條走廊便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蘇軍發動了猛烈進攻,庫茲巴克戰鬥群的實力下降得很快,而阿倫費爾特也派不出更多人。經過考慮,德國陸軍總司令部決定派遣丹麥自由軍上陣。

自由軍的司令官沙爾堡上校在1942年5月宣佈自己的人馬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之前,丹麥自由軍只算是德軍中的二等部隊,被認為不適合執行除了靜態防禦和反游擊隊戰鬥之外的任何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這支部隊缺乏重武器和頑強戰鬥力的事實。但是在迭米揚斯克吃緊的情況下,也顧不得這麼多了。

二戰遭受德國侵略的丹麥,居然派出部隊入侵蘇聯,他們結局如何?

飛入迭米揚斯克空域的德軍運輸機

在收到行動指令後,丹麥人於5月8日從肯寧斯堡附近的駐地搭乘運輸機飛入迭米揚斯克,部隊規模約為1200人。一經到達,沙爾堡的部隊就被編入“骷髏”師序列,立即投入到了瓦洛蒂河岸的戰鬥中。

當時,蘇軍已經在河岸的蘇多基建立了一個橋頭堡,如果蘇軍持續擴大這個橋頭堡,就將給走廊裡的守軍帶來巨大的麻煩。沙爾堡受領的任務就是摧毀蘇軍的橋頭堡,他挑選了一名經驗最為豐富的部下,參加過蘇芬戰爭的賈斯特·尼爾森上尉領導這次攻擊。

5月27日晚上,尼爾森率部對橋頭堡發動了進攻,他把部隊分為兩路,分別從不同方向接近蘇軍陣地。在尼爾森投出1枚手榴彈後,丹麥人打響了進攻,儘管蘇軍在人數上佔優,但突如其來的襲擊還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橋頭堡產生了動搖。不過丹麥人善始而不能善終,一發炮彈飛來,尼爾森當場被炸飛,失掉了指揮官的丹麥人開始變得驚慌失措,很快就退回了原來的陣地。

資深軍官尼爾森的死只是對丹麥自由軍的第1個打擊。6月2日,丹麥人對蘇軍的橋頭堡發動了新一輪進攻,這次蘇軍早有防備,炮火劈頭蓋臉打了下來。沙爾堡上校參加了這次戰鬥,他中彈倒地,兩名士兵試圖把他帶離火線,然而一發炮彈當場炸死了沙爾堡和這兩名士兵。戰鬥草草結束,自由軍有21人身亡,58人受傷,蘇軍仍牢牢地控制著橋頭堡。

德國人在1周內任命了自由軍的新任指揮官,是一個曾在“維京”師服役的丹麥貴族軍官萊託·福貝克。新指揮官於6月10日到達,受領了在第2天早晨進攻杜波維奇鎮的行動安排。丹麥人在天不亮時就發起了進攻,卻因缺乏偵察而陷入了一片沼澤地,在兩名連長被打死後,丹麥人選擇了撤退。

每一個人都上前線

6月11日上午,蘇軍進迫自由軍第1連的陣地,福貝克趕到前線,指示連長索倫森適度後撤,卻在此過程中被機槍打死。在1周多一點的時間裡連續失去兩任司令官對自由軍造成了嚴重影響,而丹麥人在爭奪杜波維奇的戰鬥中已經付出了125人傷亡的代價。

這一次德國人沒有任命新的司令官,而是安排自由軍的軍官馬丁森接手指揮。馬丁森的運氣比他的前兩任要好,他在這場戰爭中活了下來,可卻在戰後因為謀殺了一名丹麥同僚軍官而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馬丁森殺死同袍的原因據說是自己與受害者妻子的姦情敗露之故。

蘇軍在7月上旬繼續壓迫洛瓦蒂河岸的走廊地帶,試圖切斷迭戈米揚斯克與德軍主陣地之間惟一的陸路通道。7月16日,這本來是一個還算安靜的日子,守在戰壕裡的丹麥士兵正等著炊事兵從後方的野戰廚房送來熱騰騰的飯菜,可是在丹麥人能夠享用到食物之前,猛烈的炮擊便開始了。蘇軍實施了一個多小時的彈幕射擊,在炮擊停止後,大批步兵便衝向丹麥自由軍的陣地,殘酷的交戰持續竟日。

後方的每一個人(包括廚師、文員、工兵和通訊兵)都被派上一線去抵擋蘇軍的進攻。馬丁森呼喚德國空軍出動俯衝轟炸機支援,但沒有回應。索倫森的第1連再次深陷困境,從戰鬥開始時的200人打到只剩40人。戰鬥間隙,索倫森打電話給馬丁森,聲稱他的人再也無力抵抗蘇軍的下一次進攻。

戰鬥在夜裡繼續進行。雖然蘇軍步兵勁頭不減,但是坦克部隊因為夜間能見度下降而不再出動,這就降低了蘇軍攻勢的衝擊力。經過使用刺刀、手榴彈和挖壕工具的互相砍殺,丹麥人總算在午夜到來時守住了陣地。

第2天清晨,蘇軍再次進攻,這次伴以大批T-34坦克。與挪威軍團一樣,丹麥自由軍並沒有自己的坦克或突擊炮,惟一可用來對抗坦克的就只有重武器連的少數幾件反坦克武器,而這些武器在正面對抗T-34時也基本無用。

有賴於德國空軍的及時參戰,以及其他戰線上德軍的反擊,丹麥自由軍才得以擊退當面之敵並穩住了前線。到了7月21日,莫斯科判斷德軍的1942年夏季攻勢主要指向南部戰場,因此結束了在中部的主動行動,迭米揚斯克的危機暫告結束。

無謂損失

丹麥自由軍的慘重傷亡在意料之中。在1942年5月被投入迭米揚斯克口袋的是24名軍官、80名士官和598名士兵,而能夠在8月參加於哥本哈根舉行的“勝利遊行”的就只有10名軍官、28名士官和171名士兵了。可以說自由軍的有生力量已基本葬送在了迭米揚斯克,活下來的其實大部分是戰鬥過程中補充的新兵,自由軍最初成立時的那些骨幹力量已經大都凋零。

德國方面高調肯定了丹麥自由軍的“戰功”,根據“骷髏”師發佈的戰報,丹麥部隊在迭米揚斯克令蘇軍蒙受了1376人的損失,俘獲了103人,還繳獲了600多件輕重武器。第2軍軍長阿倫費爾特中將專門致信自由軍表示感謝:“丹麥戰士表現出了不畏犧牲的意志,並在戰鬥中展示出了模範般的韌性和耐力。”

就算有侵略者的“認可”,倖存者的士氣也不會因此而提高,丹麥民眾更是不會對此買賬,當自由軍的隊列走上哥本哈根的大街時,立刻受到了家鄉人的嘲弄。

迭米揚斯克口袋繼續成為困擾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難題。1942年9月,屈希勒爾試圖說服希特勒,繼續控制這一地區毫無用處,而如果主動放棄迭米揚斯克,北方戰線將獲得額外12個師的兵力,但希特勒不為所動。

二戰遭受德國侵略的丹麥,居然派出部隊入侵蘇聯,他們結局如何?

即將開赴東線戰場的自由軍士兵

二戰遭受德國侵略的丹麥,居然派出部隊入侵蘇聯,他們結局如何?

向德軍陣地發起衝擊的蘇軍士兵

從當年11月起,蘇軍持續攻擊將迭米揚斯克與德軍主要防禦陣地相連的走廊,到1943年1月中旬,口袋裡的守軍耗盡了最後的後備力量。1月19日,新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庫特·蔡茨勒將軍認可了屈希勒爾的撤退建議,同意向希特勒進言。

經過為期1周的討論,希特勒在1月31日晚上終於接受了蔡茨勒的觀點。到了2月20日,屈希勒爾下令迭米揚斯克的守軍分批撤離,就此離開了這個他們為之流血的地方。

至於丹麥自由軍亦在1943年初重返前線,此後由於人數不足,自由軍的番號不再存在,丹麥的志願者們轉隸到多支黨衛隊部隊中,他們中的最後一批傷亡發生在1945年5月的柏林。

曾有材料記載,戰時有約2000名丹麥人在東線戰場上喪生,不過最新的研究指出這一數字可能達到4000人之多。二戰結束後,丹麥政府於1945年6月1日通過了一項追溯法,宣佈將在戰爭期間以各種形式與德國人的合作定性為犯罪,根據這項新法律,有3300餘名前丹麥自由軍的士兵被判刑,平均服刑期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