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後,他擔任紡織部部長,去世30年後骨灰又遷出了八寶山


新中國建立後,他擔任紡織部部長,去世30年後骨灰又遷出了八寶山

說起來中國的抗日名將,其實著實有不少,在那個特殊的年月裡面,無論有什麼樣的觀點,什麼樣的目的,但是在祖國面臨危難的關頭,都毅然決然地站出來,頑強的抵抗日軍的侵略,他們有一些最終犧牲在了戰場上,但是他們的事蹟卻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抗日名將,他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出任首任紡織工業部部長,卻在去世30年以後遷出八寶山公墓。

新中國建立後,他擔任紡織部部長,去世30年後骨灰又遷出了八寶山

這個人就是蔣光鼐,他是著名的抗日將領,1888年出生於廣東東莞縣虎門南柵鄉桐園坊,其實祖父兩代都曾是清政府的官吏,加上中國進士,所以蔣光鼐其實是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他一開始本身也是打算從文,但是在那個時局艱難的時代,蔣光鼐最終選擇了聽從兄長的建議棄文從武,家道中落以後,蔣光鼐投考了廣州陸軍小學,並在人們的介紹下,加入了同盟會。

蔣光鼐在淞滬抗戰爆發以後,率領19路軍堅持抵抗日軍的進攻,雖然蔣介石下令讓他停止抵抗,但是在和蔡廷鍇商量以後,兩人仍然還是堅持抗日,也正是因為19路軍的頑強抵抗,才使得日本人陰謀奪取上海的目的沒有實現,並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

由於蔣介石一直主張不抵抗的政策,蔣光鼐也憂心忡忡,後來發動福建事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打算連供抗日,但是卻被蔣介石給破壞,雖然說是如此,但蔣光鼐仍然堅持抵抗日本人的侵略,雖然他已經失去了兵權,也正是因為他在革命年代所作出的貢獻,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際,邀請蔣光鼐從香港背上,參加新中國政協籌備會議,並擔任了中國首任紡織工業部部長。

新中國建立後,他擔任紡織部部長,去世30年後骨灰又遷出了八寶山

由於新中國剛剛建立,中國的工業基礎還並不是很發達,紡織工業作為輕工業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更為重要,蔣光鼐一上任就廢寢忘食的工作,有時候還經常深入工廠,聽取工人的建議,在他的一手操持下,新中國的紡織工業有了很大的提高,蔣光鼐也由此成了新中國紡織工業的奠基人。

新中國建立後,他擔任紡織部部長,去世30年後骨灰又遷出了八寶山

1967年蔣光鼐病逝以後,遺體隨即被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之中,但就在逝世30年以後,蔣光鼐的骨灰又被遷出,同當年的戰友一起,遷葬於廣州19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將軍墓。蔣光鼐去世以後,他的子女並沒有享受特殊的待遇生活,大多數都自立成才,其女蔣定日瞞著父親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而在12個兄弟姐妹中,大部分後來都考上了大學,除了大哥蔣瀛洲很早就去世的關係,最小的妹妹因為當年特殊的關係,成為了一名普通的紡織工人,不過在工人中,這個妹妹也是其中最為優秀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