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

心理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在各位學者研究心理學過程中,大部分採用了跟自然學科相近的研究手段——實驗法。這就造成了我們在開始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涉及到實驗的知識點,而同學們對於實驗又比較陌生,在此給同學們總結一下心理學常見的一些實驗,一是為同學們提供一些學習材料,二是讓同學們對心理學產生親近感,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

一、視崖實驗

視崖是用來評估嬰兒深度知覺的一種能夠產生深度幻覺的平臺式裝置。吉布森和沃克首創的視覺懸崖是測量嬰兒距離(深度)知覺最常用的工具。

該實驗裝置的中央有一個能容納會爬兒童的平臺,平臺兩邊覆蓋著厚玻璃。平臺兩邊厚玻璃上鋪著黑白相間的格子布料,一邊布料與玻璃貼緊,形成“淺灘”,而另一邊的布料與玻璃相隔數尺距離,造成深度,形成“懸崖”。實驗時讓嬰兒的母親先後站在“深”、“淺”兩側招呼孩子,誘導其爬向母親身邊。

吉布森和沃克對36名6.5—14個月會爬的嬰兒進行了視崖測試,結果表明:有足夠大的視崖深度時(大約90cm或更多),只有不到10%(3名)的嬰兒會越過懸崖爬向母親,而有27名嬰兒從中間爬向淺灘。當深側的方格圖案距離玻璃板越來越近時,就有越來越多的嬰兒爬過深灘;當視崖深度是26cm時,有38%的嬰兒爬過深灘;而1m時只有8%(主要是年齡較大的嬰兒)。

沃克研究發現,當視崖深度為26cm時,68%的7—9個月的嬰兒爬過深灘,而10—13個月的嬰兒只有23%。其結論是:1.嬰兒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覺;2.嬰兒深度知覺的能力隨著年齡的遞增在不斷髮展;3.9個月以前的嬰兒的深度知覺閾限為26cm。對嬰兒視崖研究還發現,嬰兒存在著深度恐懼。

知識鏈接:深度知覺

二、班杜拉的經典實驗:波波玩偶實驗

把66名男女各半的幼兒隨機分成三組,觀察一個成年人攻擊玩偶娃娃表現的錄像。三組錄像結尾對攻擊性行為的處理各不相同:(1)獎賞:錄像中另一位成人對攻擊者成人給予口頭讚賞和糖果獎勵;(2)懲罰:第二位成人怒氣衝衝地指責攻擊者的行為;(3)無強化:成人攻擊玩偶後放映便結束。然後,將三組兒童放在與錄像中情境相同的實驗情境中,讓他們自由活動十分鐘,觀察和記錄兒童的行為表現。

知識鏈接:社會學習理論

“榜樣學習”的教育效應最適宜的心理學解釋理論是( )。

A.從眾說 B.認知失調論程

C.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D.觀察學習理論

【答案】D。

三、桑代克的“形狀知覺實驗”是相同要素說的經典實驗。

他以大學生為被試,訓練他們判斷各種形狀、大小圖形的面積。首先,對象接受模擬,要求估計127個矩形、三角形、圓形和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瞭解他們判斷各種圖形面積的能力。然後用90個平行四邊形訓練對象。最後,對對象進行兩種測驗,一是判斷13個與訓練圖形相似的長方形的面積;二是判斷27個曾在初測中使用過的三角形、圓形和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結果表明,這樣的訓練只是提高了被試對長方形面積的判斷成績,他們對三角形、圓形、不規則圖形面積的判斷成績卻沒有提高。

四、賈德在1908年所做“水下擊靶”實驗,是概括說理論的經典實驗。

把十一二歲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分成A,B兩組練習水中打靶。對A組被試者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後進行練習,B組則只進行練習、嘗試,而不教原理。當他們達到相同的訓練成績以後,增加水中目標的深度,結果繼續打靶時,學過原理的一組的練習成績明顯優於未學過原理的一組。賈德認為這是因為學過原理的一組已經把折射原理概括化,從而對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調整和適應,把原理運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五、苛勒用“小雞啄米實驗”證明了關係轉換的學習遷移理論。

其實驗如下:先讓小雞學會辨別一種淺灰色紙和一種深灰色紙,小雞在淺灰色紙上能啄到穀粒,在深灰色紙上不能啄到穀粒,兩種紙常常交換位置,經過40-60次訓練,小雞學會了揀淺灰色紙啄米,以後變換條件,把深灰色紙換成更淺灰色紙,以觀察小雞對淺灰色和更淺灰色紙的反應,結果有70010的小雞啄新的更淺的灰色紙,只有30010的小雞仍啄原來的淺灰色紙。

遷移的概括化理論認為實現遷移的原因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概括化原理,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奧蘇貝爾 D.賈德

【答案】D。

教育心理學上著名的“水下擊靶”實驗的實驗者是( )。

A.賈德 B.奧蘇貝爾 C.布魯納 D.皮亞傑

【答案】A。

【多選題】相同要素說是由( )共同提出,是對形式訓練說的一種挑戰。

A.桑代克 B.賈德 C.伍德沃斯 D.奧蘇貝爾

【答案】AC。


你要的樣子全都有,更多資訊可關注廈門教師網:

http://xiamen.offcn.com/html/jiaoshi/?wt.mc_id=zhx1079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