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工作中如何通過各種蛛絲馬跡發現重大財務問題?

Dorothy_Cullen


本人註冊會計師,,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16年。本人在審計中曾經多次發現重大財務問題,如果想發現企業違反法律法規造假等問題,最主要的是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耐心、細心和責任心。下面我結合案例,說一下怎麼才能發現企業存在重大財務等問題。

一、要發現企業的問題,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

有一次給一家央企下面的二級子公司做年報審計,發現這家公司隨意計提大額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該固定資產原值6億元,使用年限15年,殘值率5%。審計年度期末賬面餘額5.24億元,他們計提了4.94億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企業預測了未來13年的現金流量全是負值,現值也為負值。這種做法,顯然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但剛開始就是找不到突破口來說服企業的財務負責人。

通過反覆閱讀《資產減值》準則,終於發現了企業這樣處理的不合規之處。

固定資產是否減值,首先應當判斷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存在減值跡象的,企業應當估計可收回金額。資產可收回金額的估計,應當根據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因此,要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通常需要同時估計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和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該公司未來5年的現金流量的現值是負值。因此,企業採用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方法不合適。所以,最後企業只能修改錯誤的做法。

這就是對企業會計準則必須理解透徹,否則,很難說服企業。

二、做審計,要細心、耐心。

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審計工作,更需要細心和耐心。

1、通過一張收款收據,發現一個賬外賬戶。

有一次,去給一家央企下面的子公司做經濟責任審計,這是一家旅行社,但是營業執照經營範圍裡還有“貿易”這一項。因此,他們家也做木材貿易。這一天我拿過來一本憑證翻著看。忽然,看到有一張收據有點奇怪,這張收據是這家旅行社給木材供應商開了一張兩千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木材供應商給旅行社寫了一張收據。但是收據上的收款人卻是旅行社出納的名字,真是奇怪,難道是重名,怎麼會這麼巧?這張收據如果不仔細看,還真看不來。

然後,根據這張收據,最後卻查出來企業有個賬外賬戶。

2、有的銀行回單大小寫居然不一致。

還有一次,去給一家企業做年報審計,居然發現有一張銀行回單,大小寫不一致。

那是2010年的時候,去給一家企業做年報審計。在翻閱企業的憑證時,竟然發現一張銀行回單出現了一個低級錯誤,小寫50萬元,大寫 是拾伍萬元,實際上轉出去了50萬元。

通過上面兩個小例子,可以看出,做審計,必須要細心。

3、認真執行每一道審計程序,不要偷工減料。

有一次,去給一家ipo企業做審計,我負責做它下面的一家最主要的子公司,這家子公司主要是搞有色金屬貿易的。當時一年的營業額是500億元。通過了解和查看企業的賬務處理,感覺他們在收入確認方面存在問題,但是問題在哪裡呢?

這家公司的存貨存放在租賃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這一天,約定的是去物流公司盤點存貨,到現場後,我們去他們租賃倉庫盤點某種有色金屬。盤點完之後,到了物流公司財務室,我要求物流公司提供審計年度該有色金屬入庫和出庫的明細表。當時帶當時被審計單位派了倉庫保管經理帶我們去抽盤存貨的,她當時就不同意物流公司給我們審計組出具入庫和出庫明細表,為什麼呢?在我的堅持下,物流公司還是提供了當年度這些有色金屬的入庫和出庫明細表,經過跟被審計單位的銷售明細賬核對,存在重大差異,經計算差異金額為50億元左右。最後,經過溝通,將這50億元收入進行衝減,因為這種貿易毛利率極低。根據重要性原則及實際情況做了如下處理:

借:主營業務收入 50億 貸:主營業務成本 50億

上面這些案例,都是我本人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的。所以,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如果想發現企業存在的重大問題,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另外,還得需要細心、耐心和責任心。


以上是我做審計的幾個心得體會。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我的文章吧。


老鄭的財務家園


有一次,我們審計一個酒店,賬上看不出什麼實質性問題。我們要來近三年的董事會決議,發現二樓和五樓的中餐廳自開業起一直處於承包出租出去的狀態,但是賬面顯示為自營,因為中餐廳的收入和成本都在酒店賬上反映呢。說這個是想說明,審計不僅僅是查賬,那叫帳項審計,審計就像破案,要通過各種途徑各種蛛絲馬跡去判斷邏輯矛盾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