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為什麼建了這麼多校區?

饕餮視聽


近年來,山大真正建的校區只有兩個,一個是青島即墨校區,另一個是濟南章丘校區。

1、當年的老山大隻有兩個校區(中心,洪家樓),

2、後來合併了省工業大學,自帶了兩個校區(千佛山,興隆山),

3、合併了省醫科大學一個校區(趵突泉),

4、齊魯軟件學院校區最初是齊魯軟件園自己當地建的一個學校,只不過是跟山大合作了一下,暫時給山大用。

5、威海分校最初是威海市與山大合作辦學的一個獨立學校,2013年更名為校區,

6、2013年開始建設青島即墨校區,

7、2017年開始建設濟南章丘校區。

所以,山大今年只建了兩個校區而已。


WillianLee


我是濟南土生土長的,我真的不知道山東大學到底多少個分校,合併了山東工學院,合併了山東醫學院……好好的幾所大學,整的亂七八糟,教學水平沒上去,地盤擴大了不少,原來的強項也不強了,免強算是一類學校吧。現在的教育體制硬生生的把中國教育毀了!!!


手機用戶70738297140


現在山東大學叫做三地八校區辦學模式,三地:濟南、威海、青島;八校區:濟南六個(洪家樓校區 中心校區 軟件園校區 千佛山校區 趵突泉校區 興隆山校區 )、威海校區、青島校區。

現在的山大是在2000年由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來的。合併以前呢,山大是有兩個校區,一個老校區,在洪家樓,一個新校區,在山大南路,兩者相離不遠。後來合併之後呢,各校區的名字重新命名,原山大老校叫“東校”,原山大新校叫“東區新校”,原山工叫“南校”,原山醫叫“西校”(沒有北校);後來在軟件園那租了個地方,把計算機相關的專業都搞過去,叫“齊魯軟件學院”;後來在南外環興隆山建設新校,叫“南區新校”。這就是濟南的六個校區,當然後來徐顯明校長任上,把原來校區名字都改了,現在分別是洪家樓校區、中心校區、千佛山校區、趵突泉校區、興隆山校區、軟件園校區。

徐顯明校長任上啟動青島校區建設,也是迴歸老山大的情懷,更是藉助青島良好的區位優勢,為山大未來發展鋪路。

2017年,山大啟動建設章丘主校區,計劃改變濟南校區太多太分散的問題,集中於章丘辦學。(qing)


齊魯壹點


可以同校異地談戀愛



鄭人買履ssf


我覺得山東大學校區建的還是少!

山東作為經濟大省,人才大省,高校數量太少,尤其是名牌高校數量太少,有點跟經濟大省不匹配。

每一年山東考生在全國數量來說不算最多,但也位於前列。考生質量在全國也是很高00的。由於山東省的教育水平很高,考生又多,高分生又多,高校質量又少,所以導致山東考生很多分不低,卻只能上二本。假如山東名牌高校多,對於山東考生來說,也是幸事。

而實際上,山東名校除了山大綜合性大學外,其他幾所無論綜合性還是規模來說,對於山東人才大省,都是欠缺的。

由於名牌高校少,大部分山東考生考的分又高,很多高分考生基本被來山東招生的外省名校招走,大部分考的不算很高,分也不低的,只能選擇二本。而高分生基本被外地高校摘走,也就是人才外流。剩下的二本生,只能選擇繼續讀研,提升學歷。他們又會很多選擇外地名校。本地除了一個山大,其他也沒幾所綜合大學(當然,還有華東石油大學,海洋大學)。

近年來,山東省對高等人才越來越需求旺盛,各行各業對高級人才越來越重視。有了人才,經濟才能越來越好。沒有高級人才,談何經濟發展事業。山東省正處於經濟轉型關鍵期,人才尤其是高等人才需求強烈。利用好山大效應,建立名牌校區,變得實際可行。因為你重新建立一所名牌大學,需要時間。但眼下,建立山東分校區卻更加實際和高效。

要我說,山東校區不是多,還是太少了


行者於


因為出了一個三分之一校長徐某明,號稱山東大學應該山東各地都有,參考加州大學。

一個在任期間沒走遍所有校區的神奇校長。。。一個公然號稱只能有三分之一時間給校長的神奇大忙人。。。


木森林149410718


山大,把以前濟南幾個大學合起來,各有各的學校,後期建南部校區,也建小了,多年發展下來,成了好幾個校區,各學科,各專業各分各的,一直沒有統一,本想合校,有很多人站出來說:亂建,肯定有好處,不能建,建了就毀了山大文脈。不能建,要專心搞學術。


忠誠的大孟孟


畸形學校!把山東工學院,山東醫學院合併進入成了不倫不類的四不像!質量越來越低,全國名次越來越差!分校四處割據,不成體統!


齊天大聖69333


大學不在於你有多大,有多少校區,在於你能培養多少科學家,多少工程師,多少區域或者學術領域帶頭人


洛陽牡丹21


山東大學的發展借鑑了山東省得發展模式,建建建,合合合,思路是好樣的,山東省經濟排行現在是第三,過幾年後是第五,數字越大越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