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普通人的堅守和擔當

一群普通人的堅守和擔當

遲志超在檢查過往車輛通行證

目前,格尼河農場眾多農墾兒女踴躍投身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的身影忙碌而堅定,他們的故事平凡而感人。

凌晨3點40分,遲志超早早來到亞東鎮南橋卡口,這已經是他在卡口站崗的第40天了。遲志超負責的時間段是早晨4點到中午12點。凌晨的小鎮一片寂靜,寒風中,一道刺眼的車燈閃過,遲志超連忙跑上前去詢問。原來是西亞鎮村的一個小夥子要給5公里外左家屯的父親送藥,老人家突發心臟病,情況很危險。由於事發突然,小夥子沒來得及開通行證,並說明接下來會有救護車要通過卡口。遲志超見狀,忙讓小夥子留下身份證先去送藥,救人要緊,由他來幫忙登記。但遲志超意識到小夥子沒有身份證,老人就醫會不方便,於是立即叫來卡口其他弟兄,商議後開車前往左家屯卡口守候。當身份證交到小夥子手裡時,他連連稱謝。

午間雪停,太陽出來了。楊光浩給癱瘓在床多年的父親擦洗完身子喂好飯,幫母親洗完衣服,匆匆忙忙吃口飯就去卡口換崗。守卡40天了,一邊是年邁的父母需要照顧,一邊是身為黨員在戰“疫”時刻的擔當與責任。他說,累點苦點不算啥,守好關卡才重要,要為家鄉人民守住這最後一道防線,絕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與楊光浩一個班次的李德明是莊稼院里長大的孩子,能吃苦,人實誠,手腳麻利還勤快。每一天,來自周邊鄉鎮的居民不是捎藥的就是捎菜的,熱心的李德明二話不說,跑前跑後地忙活,經常顧不上吃飯,冰天雪地裡,一碗熱乎乎的泡麵就能獲得滿滿的幸福感。李德明守卡的時間段屬於出行午高峰和晚高峰,過卡的車幾乎不間斷,身裹兩件棉襖的他仍瑟瑟發抖。

劉魏衛守卡時間段是晚上8點至凌晨4點,這是一天中最冷也是最困的時段。為避免有人趁黑逃卡,越到夜深,劉魏衛注意力越集中,一刻也不敢放鬆,生怕有半點疏漏。冷了,就原地跑上幾圈;困了,就搓幾下雪。寂靜的深夜,他很想念遠在60公里外的家人。自從接到守卡任務,劉魏衛只回去一次,他很惦念剛剛做完直腸前突手術的妻子、咿呀學語的兒子和年老體弱的母親。他只盼疫情解除時,盡好一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責任。

這個多雪的冬天,人們被太多的抗“疫”故事感動著溫暖著。一群普通人在默默地執著堅守,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有的是勤勉踏實的努力工作,相信平凡的堅守定會迎來溫暖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