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寫瘟疫時,他們都在寫什麼?


作者圈 | 作家在寫瘟疫時,他們都在寫什麼?


開年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2020註定成為不平凡的一年。如果說什麼社會性事件能讓人體會到末世的氛圍,除了戰爭與核災難也許就是瘟疫了吧。


而作為對社會現實感知敏銳的作者群體,更少不了對瘟疫的深刻觀察,事實上 ,瘟疫以及流行病題材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也是常講常新,一直吸引著很多讀者和觀眾的目光。


作者圈 | 作家在寫瘟疫時,他們都在寫什麼?

疫情爆發後,韓國災難片《流感》一度躍升豆瓣熱搜榜前列


和戰爭以及災難題材相似,回顧古今中外此類文學影視作品,不管是將瘟疫作為特殊背景反應人性,還是將瘟疫作為故事的主題,探討社會問題,瘟疫及流行病題材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今天觀著君就結合幾部經典文學影視作品和大家聊聊瘟疫以及流行病題材故事創作的幾個常見視角。


瘟疫小說主題的演變


1.古代視角:瘟疫被視為神的懲罰或超自然現象


在古代,瘟疫的蔓延是經常發生的災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瘟疫就是曾經幾次改變歷史進程的鼠疫(又稱黑死病)。


從公元6世紀開始,鼠疫至今已出現過3次大流行,每次流行可持續上百年,起初,受制於醫療水平的低下,人們幾乎對疾病一無所知。


因此在神權統治的歐洲中世紀和信奉儒家禮法的中國古代,瘟疫的大流行通常被解讀為神靈對犯錯的人類的警示和懲罰,人們只有懺悔以及行善才能避過災難。


作者圈 | 作家在寫瘟疫時,他們都在寫什麼?

歐洲中世紀的防鼠疫裝備


我們可以在很多文學作品中看到這種瘟疫與罪惡之間的因果關係,例如希臘文學中荷馬的《伊利亞特》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中國古代的著名預言,如諸葛亮的預言《馬前課》、唐代預言《推背圖》、明代劉伯溫預言《燒餅歌》、北宋邵雍的預言《梅花詩》等。


2.現代視角:瘟疫不區分善惡,卻能反映善惡


從19世紀開始 ,隨著醫學的發展,細菌學家已經證明鼠疫等瘟疫是由細菌或者病毒引起的,而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已經闡明瞭疾病的傳播機制。因此,到20世紀初,流行病逐漸祛魅,不再被視為上天對罪惡之人的懲罰。


反映到文學領域,作家不再將瘟疫視為超自然事件,而是更多把視角轉到瘟疫之下人性善惡的展現和社會問題的探討上。


不同於西方對瘟疫的長期書寫傳統,中國專門描寫瘟疫的小說較少,更多是將瘟疫作為背景或者次要情節。


瘟疫題材會涉及的幾個常見主題


瘟疫作為一種常見的故事創作題材,不同作家有著不同的切入點,但總的來說不外乎個體人性和群體社會這兩個方面。


1.疫情之下,盡顯人性


和現實一樣,在小說中,人類面對死亡以及末日場景的恐懼是相同的,但基於人性所展現的行為卻可以有很大不同。


在丹尼爾·笛福創作的第一部以瘟疫為主題的小說《大疫年紀事》中,作者即創新的提出了一個永恆問題:當瘟疫爆發時,你會選擇逃跑還是留下來冒著生命危險去幫助他人,這個人道主義主題在加繆200多年後創作的《鼠疫》中仍有涉及。


作者圈 | 作家在寫瘟疫時,他們都在寫什麼?


此外,面對瘟疫威脅,人們往往能重新樹立生死觀甚至愛情觀。在閻連科的《丁莊夢》中,作者著力刻畫了一群因賣血而感染艾滋病的農民在失去自我道德約束後所展現的人性黑暗面。而在毛姆的《面紗》中,作者將一對感情破裂的夫妻置於霍亂肆虐的環境中,讓人物在極端的環境下完成自我救贖,並重新審視各自的感情。


作者圈 | 作家在寫瘟疫時,他們都在寫什麼?


2.對社會結構的反思以及對公共事務的探討


瘟疫絕不僅僅是簡單的醫療事件,事實上,歷史上幾次瘟疫大流行都或多或少影響了人類文明的進程,甚至導致多次社會變革和朝代更替。


因此,除了揭示人性的微觀視角,另一種常見的切入點便是著眼宏觀社會,探討社會文明以及公共機構在面對瘟疫這一難題時的不同表現。


在國產電影《大明劫》中,編劇將明末的鼠疫大流行和李自成造反這兩件事作為故事的兩條主線,將治病的中醫理論與治國的政治理論相結合,使得兩條故事線暗自契合,揭示了明朝滅亡的根源。


作者圈 | 作家在寫瘟疫時,他們都在寫什麼?


而在根據小說改編的美劇《血疫》中,故事除了講述埃博拉病毒的爆發以及科學家的付出外,還展現了科學家以及政府在面對可能會造成大規模恐慌的疫情時各自不同的顧慮,以及二者的博弈與妥協。


作者圈 | 作家在寫瘟疫時,他們都在寫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