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的“無中生有”策略,讓學校免費得到五萬元的校用設備?

營銷智慧無處不在,不單單用於生意提升業績,還可以讓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巧妙借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這個小案例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多啟發!

我有一個兒子,今年十歲,就讀於本市某小學。現在的學校按國家規定都實行免費義 務教學,因此,學雜費用都是免的。學校經費都是靠上級抜款。不過,這不代表學生就不再交納費用。相反,各種各樣的 費用仍然是層出不窮。

這不一年一度的的家長會上,教師們除了向家長們彙報了學校這一年來的工作成就,以及各家小孩 子在學校裡的表現外,又提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問題:學校要升級驗收,改善教育環境,但學校現在財務 資金不是很寬裕,有很多教育硬件設備無法完善。因此,請求各位家長看能不能通過“自願” 贊助的形式贊助五萬元為學校購買一批電腦、教育設備。

這個問題一提出,家長們馬上亂成了一鍋粥,有的說為了孩子的學習環境,捐點錢也無可厚非,但更多的家長認為,學校升級也好,添置設備也好,都應該是學校的事,不能硬攤到學 生家長身上。一時間,家長和學校都陷入了苦惱。看到這種情景,我也很困惑,是啊,如果沒有錢,學校的辦公設備至少是短時間內無法得到完善,對孩子的教育肯定是要有影響的,但如果讓學生家長拿錢,好象又有點說不過去,畢竟辦學是學校的事情。

帶著這個問題,我離開了學校,回到家中,大腦快速轉動,看有沒有一種更好的辦法化解這個難題。思考了 N 種方案,均感覺不妥,直到晚上去超市買東西,突然一個想法在大腦產生了。超市是每家每戶消費頻率最高的地方,但現在大大小小的超市好幾家,競爭激烈,各種活動搞不停,能不能借力超市把這個難題化解呢?經過一番思考,一個絕好的想法在腦子裡慢慢成形。

腦洞大開的“無中生有”策略,讓學校免費得到五萬元的校用設備?


第二天,帶上想法我就約見了學校的校長,並跟他談起了我的思考方案。

我的策劃方案:

一、聯繫小學附近的大型超市,(小學附近有好又多、宏城、家樂福等多家超市),從中選 定一個做為合作伙伴。用小票跟他們換辦公用品。怎麼換呢?

具體方式如下:和超市談妥,只要學校組織 家長於 9、10、11 三個月內在該超市購物,憑電腦小票,累計達到50 萬元,超市即贈送 該校價值五萬元辦公用品。相當於團購的九折優惠。二、合作的前提條件:1、家長接受這個方式,因為生活必需要品一般都會去大型超市去購買,至於哪一家,其實 並沒有固定愛好,如果這樣只要把每次去購買的小票帶回交給學校即可幫學校做一件好事,何 樂而不為?只要比平時多買一點點,學校就可以有新的辦公用品,改善教學環境,對孩子也有 百利而無一害。因此,學生家長都能接受,也非常樂意。

2、超市接受這個方式:因為要保證超市的客源,超市一般是不會放棄任何與單位合作的形 式。這次雖說是學校,但一間學校的學生在四五百人左右,如果每個家庭都來超市消費的話, 就形成一個什麼樣的消費狀況,這是不言而喻的。還有,在這周圍,同時有幾家超市生存,要 想站穩腳跟,

如此龐大的購物團又怎麼能輕易放過呢?而且學校的要求僅僅是價值五萬元的辦 公用品,相對銷售額比率來講,不過是打個九折而已。超市也可以此為主題進行一場公益促銷活動。而且,這次活動最後會舉辦一個超市捐贈的儀式,通過公益活動形式展現出 來,對超市來講,又是一個樹立尊師重教良好社會形象的機會。

三、合作期限:9、10、11 三個月這個方案立刻得到了校長的認可,他是一個執行力非常強的人,馬上就跟學校中層領導幹 部召開了相關會議,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聯繫到了合作超市。在學校做的學生家長動員也是異常順 利,因為家長們認為不需要再捐錢了,把去超市買東西的小票給孩子帶回學校就能幫到學校。

為了帶動學生家長的積極性,每月每班評出十位助學貢獻獎,並在家長會上予以表彰,會給學生學習用具的獎勵。 這多好了,孩子們更是躍躍欲試,時常叮囑自己的父母家人去那家超市購物並帶回小票。本來 一個月去一次超市的,這時也改為去了好幾次超市。呵呵。最後這個學校如願以償地得到了超市贈送的辦公用品,而超市也在這個期間籠絡了一大批 的消費客戶。

這是一個三贏的策劃方案:超市在短時間裡增加了銷售額,學生家長買了他們需 要的日常用品,學校通過收集家長的購物小票,憑藉家長之力贏回了辦公用品。

四點感觸:1 創意、靈感來源於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顆營銷的心。2 一切皆有可能,多贏的可能性一定會有。3 逆向思維解決問題。4 以物換物,三角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