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運動,是健康大忌嗎?

趙愛虎


飯後應適當休息後再進行運動,若飯後就運動,不但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會影響運動的表現,更有甚者會引起胃腸道疾病。

對於飯後運動的一般建議是確保在運動時胃內的食物基本排空,根據這一原則,就要考慮飯後多久運動比較適宜。

食物在胃內的排空特點是,水分不超過1小時,碳水化合物一般1~4小時,高脂肪高蛋白一般7~8小時,同時,還要考慮進食的量,若吃的越多,那麼消化時間就會越長。

通常混合性食物一般食物在進食後3~4小時可從胃排空,含脂肪少的食物如植物性食物停留較短,而脂肪多的食物停留時間較長。一般進餐後2~2.5小時再進行運動為宜,這是因為:進餐後的一段時間內,胃的充盈抑制了膈肌的活動,影響呼吸,不利於運動;另外,若進餐後立即運動,由於血液的重新分配,導致消化系統的血流量減少,致使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影響運動能力的發揮。


上海運動營養


首先,飯後馬上運動,確實是健康大忌。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來進行初步消化。飯後適當休息一下,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這時匆忙起身運動,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特別是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如果飯後胃腸血液供應不足,會影響食物消化吸收。

第二,飯後20~30分鐘以後,進行適量的運動,比如散步,卻對健康有一定好處。正如一句廣為流傳的長壽諺語所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百步走”其實指的就是散步,長期堅持散步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它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等。需要注意的是“飯後百步走”比較適合平時活動較少,特別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

第三,飯後即使20~30分鐘以後,如果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那又是健康大忌。因為如果飯後短時間內參加劇烈運動,可使正在參與胃腸部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胳,從而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和吸收,而且,還可以因為胃腸的震動和腸繫膜的牽扯而引起腹痛及不適感,這會影響人體的健康。本人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在臨床上也曾遇見飯後劇烈運動誘發急性闌尾炎發作的病例,而且並不少見。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總之,飯後是否運動因人而異,動靜結合,才是上策。不過,有下列幾個觀點是得到大多數人認可的:1、飯後不能馬上運動;2、飯後20~30分鐘以後,散散步是有好處的;3、飯後一個半小時內劇烈運動對健康不利。

(飯後運動,區別對待—圖片來自網絡)


菊花使者林國樂醫生


飯後運動不是健康的大忌,但飯後不宜進行運動。因為剛吃完飯,身體就會開始消化胃裡的食物,一般來說胃要消化完食物中的水分需要一個小時左右,消化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消化完脂肪和蛋白質需要七個小時左右。而在消化期間,身體絕大部分能量都是集中給消化系統的,如果這個時候運動,身體就會分一部分能量給運動系統,這會影響消化系統的運作,甚至損傷消化系統。

那麼,飯後運動會帶來什麼影響,具體如下:

1、導致胃下垂,這是飯後運動對身體比較常見的影響。因為在進食後,胃裡會有食物而且胃的重量會增加,所以在運動中上下震動,就容易導致胃下垂。

2、引發腹痛,這是最常見的一個影響和症狀,因為飯後身體劇烈運動,腸胃會跟著身體一起波動,此時腸胃就比較容易發生碰撞,從而引發劇烈疼痛。

3、導致身體消化不良,前面也有提到過,飯後是腸胃開始消化食物的時間段,這時身體開始運動,會導致身體提供給腸胃的能量不足,腸胃缺氧缺血,就會導致消化不良。

那麼,飯後到底能不能運動或者飯後多久才能進行運動。首先應該根據進食的程度來進行劃分,比如:

1、如果吃的太飽,這裡指的是明顯有飽腹感或者撐腹感,這種情況下建議是等一個半小時再進行運動是比較合適的。

2、如果吃的剛剛好,沒有明顯的飽腹感,那麼飯後半小時就可以進行較為不劇烈的運動,比如散步。如果要進行劇烈運動,也是要等一個半小時之後才可以進行。

最後,飯後半個小時後去散一下步是有利於身體的,這樣會有利於腸胃的蠕動,幫助消化吸收。而如果想減肥的人,也建議在飯後半個小時做一些不劇烈的運動,因為適量運動可以消化一部分能量,減少脂肪的形成。


骨科王健醫生


民間流傳過這樣的傳言:“飯後立即運動會得闌尾炎”,“飯後運動能減肥”等,這些說法有沒有依據?飯後運動是否健康大忌?

實際上,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飯後經過多長時間再運動。人吃進的食物,要經過口腔、消化道等部位進行一系列消化,這個過程會使神經興奮,消化道需消耗大量能量。而此時若立刻進行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則會使一部分血液集中在運動系統,延緩消化液的分泌,影響消化系統對食物的吸收,甚至可能因胃液減少導致消化道感染等。另外,飯後立即運動,會使胃內積累的食物牽動腹膜產生痛覺[1],增大患胃下垂、消化不良疾病的風險。因此,飯後立即運動是不可取的。

那麼,飯後經過多長時間才可進行運動呢?這與選擇的運動強度有關。如果只是想散散步,最好選擇在飯後10分鐘進行,而若想進行太極、慢跑等中強度運動,則需在飯後30分鐘到1小時進行[2]。快跑等無氧運動,不建議在飯後1小時內進行,可以在兩餐之間進行。需要注意的是,飯後不恰當的運動會影響機體的消化吸收,但由於食物在進食後6到8小時都無法進入盲腸[3],故開篇的“飯後立即運動會得闌尾炎”這個說法也是不正確的。

參考文獻:

[1]張兆嘉. 飯後不能立即運動[J]. 田徑,2000(01):39.

[2]張珺珺. 飯後七個習慣傷健康[J]. 安全與健康,2018(01):55.

[3]王蘇. 飯後立刻跑步會得闌尾炎嗎[J]. 新農村,2016(10):40.


超哥話食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盧秉久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餐後要不要運動,需要區分對待。對於胃下垂、消化不良的人群,不應該餐後運動。尤其是胃下垂的患者,要格外注意,餐後運動對身體的影響尤其嚴重。

胃下垂患者吃完飯後,胃裡食物增多,胃下垂的症狀就會加重,影響腸道的消化和吸收。一些慢性胃腸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也是如此。餐後,人體的血液會集中道胃腸,幫助消化和吸收,胃部的血液多了,腦部的供血就容易不足,所以很多人一吃完飯就困就是這個原因。

而餐後運動,會使胃腸的血液供應減少,不利於消化。

但是,也有不少朋友習慣了吃完飯進行散步、慢走這類舒緩的運動,這樣對健康的影響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盧秉久教授提醒:切記不要劇烈劇烈運動。因為,對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來說,餐後劇烈運動還,還有引起胃扭轉等嚴重的危害的可能。


專家支持:盧秉久

中華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中醫藥學會肝病學會主任魏延

擅長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症的治療



遼瀋名醫


很多人認為,飯後運動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如果要運動,也絕對不能是剛剛吃完反,最好要等到飯後半小時才可以。那麼,飯後運動是健康大忌嗎?


飯後即刻運動確實對人體是有害的。但是前提是不要進行過度的劇烈運動,飯後即刻運動可能會使腸胃刺激導致不良反應。剛吃完飯,腸胃中的食物會隨著運動上下左右的震動,這樣對腸胃會造成機械性刺激,導致胃痙攣,引發嘔吐等不良反應。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血液來傳遞氧氣,而剛吃完飯人體的血液會主要集中在腸胃,以便儘快消化剛剛吃下的食物。吃完飯馬上運動會造成本應集中在腸胃的血液分散到身體各部位,會造成腸胃供血不足,降低消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功能性紊亂。所以建議飯後半小時內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飯後進行劇烈運動,不僅會影響消化功能,長此以往還可能會出現腹痛、胃下垂以及其他胃腸疾病。

但是,飯後休息一會在運動對人體也是有好處的。如果有減肥需要的人群,最好在飯後半小時開始運動,飯後半小時是人體血糖上升的時候,如果開始進行適當強度的有氧運動,會有效的阻止血糖轉換成脂肪儲存在身體中。另外,減肥的人群不要在飯後就開始運動,一是會導致消化不良,二是胰島素會抑制脂肪的消耗。所以,對於減肥的人群來說,吃飯儘量不選擇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在飯後半小時在開始進行強度適宜的有氧運動。

飯後半小時或一小時後運動,還能幫助身體消化吸收吃下去的食物。所以,飯後運動並不是大忌,但是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運動,運動也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可以進行快走、慢跑等。當然,飯後半小時在運動也並不是一概而論對每個人都合適的,這取決於每個人身體的機能和食用的食物種類。如果是攝入高脂高蛋白的食物,那麼,飯後要休息的時間應該更長,然後再進行運動。

參考文獻:

曹紹明. 不同人群飯後運動注意事項[J]. 晚報文萃, 2012(20).


張博士體態康復


這個問題沒有時間界定,真的可以說不是很嚴謹!

如果帶上”馬上”立即”飯後馬上運動、立即運動,那就是健康大忌了,所以說這個問題不能這麼籠統的說。

飯後運動,是可以的,但要有飯後時間的界定和飯量量的界定。比如:



飯後馬上運動是大忌,不可取的

這是因為,飯後,人體的大量血液流向了消化系統,特別是胃腸器官,如果在這個時候運動,為了保證肌肉、四肢工作的需要,血液就會極速流向運動器官,致使胃腸功能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使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不能很好的促進胃腸蠕動,這樣易引起胃下垂、腸梗阻、消化不良等症。



飯後多長時間可以運動呢?

飯後之少半小時40分鐘之後,可出去步行,如果是劇烈的運動,比如,跑步,打球等,最好在飯後1個小時以後,而且吃飯不能吃得太飽。

什麼人宜在飯後運動呢?

一般健康人無妨,但對於有些疾病患者就需要在飯後運動,比如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患者,血糖低的人,如果不吃東西,空腹運動很容易撐不下來,甚至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暈倒、心慌等,所以對於低血糖的人來說最好是飯後運動,同樣在飯後之少半小時後。如果因特殊原因沒有吃飯,可預備一些糖果帶著來應急。



空腹運動時間切記不宜太長,運動量不宜過大

當空腹健身、運動時間長,而且運動量大的情況下,會出現頭暈目眩,重則導致血液中的遊離脂肪酸顯著增高,脂肪酸如果過量的話,就會損害心肌,引起心率異常,甚至猝死。所以,如果在運動前,感覺飢餓時,可以先補充一點食物,休息一下,再去運動。


李愛琴營養師


剛吃過飯是否能夠進行身體鍛鍊,對這個問題似乎有一個眾口一詞的答案,那就是不宜,那麼飯後為何不宜運動,飯後多久可以運動的問題確有很多人不知道,現在就讓我們簡單的瞭解下。 飯後運動最主要損傷的是我們的消化系統,其原因主要如下:1.引起胃黏膜病變:飯後消化系統消化活動會增強,身體的血液會積聚於消化系統,如果此時運動,身體的血液會被輸送肌肉,為肌肉提供氧氣和養料,此時,消化器官便會缺血卻氧,胃黏膜長期的缺血缺氧會引起胃黏膜病變。2.引起消化不良:由於胃腸的缺血缺氧,還會使胃腸蠕動功能減慢,從而引起消化不良,嚴重時會引起嘔吐的症狀,此外,腸胃中的食物會隨著運動上下左右的震動,這樣對腸胃會造成機械性刺激,導致胃痙攣,也會引發嘔吐等不良反應。3.引起腹痛:飯後如果做劇烈運動,會引起胃腸也會隨之震動,胃腸壁的系膜則會被拉得很緊,此時則有可發生腸扭轉的可能,造成強烈腹痛,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造成腸壞死。4.引起胃下垂:飯後胃被裝的滿滿的,此時胃的重量會增加,此時運動還會由於機械作用從而會有造成胃下垂的危險。 通過上述的簡單介紹,我的建議是吃完飯後還是儘量還是不要立刻運動為宜,尤其是劇烈的運動,如果是輕度的運動如慢走、散步等可在休息片刻後進行,但是那些高強度運動如快跑、打球等應在餐後1小時或2小時以後再進行為宜。


韓冰醫生


飯後運動確實會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但是這裡我們所說的運動,是強度較大的運動。部分患者在用餐之後有緩慢散步的習慣,這種習慣對健康產生的危害較小。

如果患者在飯後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就會導致原本向胃腸道系統集中的血液向四肢擴散,會嚴重影響到胃部的消化功能。

同時,用餐之後胃內會有大量內容物,會導致胃部重量增加。在重力的影響下,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可能會造成胃部不適,嚴重者還可能會導致胃下垂的產生。因此,建議患者在飯後至少要保證半個小時以上的休息,才可以開始運動。

喜歡這個回答,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收穫更多靠譜的運動醫學相關知識,關注【運動醫學李劼若醫生】


運動醫學李劼若醫生


健康先知:飯後運動是否不利健康需要有運動時間及強度作為界定,如飯後立即運動或劇烈運動確為健康大忌。

中國自古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之說,又有人說飯後運動是健康大忌?究竟哪種說法正確呢?飯後運動是否不利健康需要有運動時間及強度作為界定,如飯後立即運動或劇烈運動確為健康大忌,會致胃下垂等消化系統疾病發生,除此外還可以導致血糖迅速升高,不利糖尿病患者健康。那麼飯後究竟應該如何運動呢?

  • 飯後半小時內不宜運動,需在半小時後再開始運動


  • 飯後運動應選擇散步、體操等運動量適宜的運動,不可劇烈運動

  • 飯後運動時間不宜過長,20-30分鐘為宜

飯後運動只有選對時間及運動方式,才可以助力健康噢!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大家有所收穫,關注我的今日頭條/悟空問答賬號可獲取更多健康相關知識,我是您身邊的健康管家,如有幫助請點贊支持,如有疑問可評論同我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