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半年考:冶金、火電等行業效益增速超30%

央企半年考:冶金、火電等行業效益增速超30%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北京報道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中央企業交出一份半年答卷。

7月12日下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

一名國資研究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中央企業的諸項改革,越來越體現出市場化的特點,而且正在向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努力。

經濟觀察網記者從發佈會現場獲悉,從營業收入情況看,央企已經實現兩位數增長。2018年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4個百分點;6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7%。有17家企業收入增幅超過20%,43家企業收入增幅超過10%。石油石化、煤炭、電力、機械、鋼鐵等行業收入增速超過10%,建築、交通運輸、通信等行業收入增長平穩。

在效益增長層面,中央企業正在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提升產品附加值,挖潛增效,效益規模快速增長,月度利潤突破2000億元。上半年累計實現利潤總額8877.9億元,同比增加1660億元,增長2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個百分點;6月份當月實現利潤2018.8億元,同比增長26.4%,創歷史單月最高水平。有37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20%,58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石油石化、冶金、火電等行業效益增速超過30%。

而在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改善方面,2018年上半年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974.4億元,同比略有增長,今年以來一直保持正增長,投資結構持續改善。石油石化、交通運輸等國民經濟基礎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1%和8.9%;汽車行業加大新能源企業研發投入力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8%;建築行業加大新設備投資力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5.8%;礦業、冶金等行業繼續調整優化產能存量和增量,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下降6.3%和4%。

同時,2018年上半年成本費用總額增速低於收入增速0.7個百分點;百元營業收入支付的成本費用同比下降0.6元,石油石化、鋼鐵、發電、礦業等行業百元營業收入支付的成本費用同比下降超過1元。資產週轉有所加快,6月末“兩金”佔流動資產的比重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資產現金回收率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勞動生產效率持續提升,上半年中央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總值同比提高8.7%,人均創利同比增長24.4%。

經濟觀察網記者還從國資委瞭解到,戰略新興產業助推實體企業效益回升。2018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新產業、新產品快速成長,低碳化、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迅速發展,通信企業數據流量和互聯網應用等新業務較快增長,新業務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為51.9%,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火電企業新能源發電板塊利用率明顯提升,實現利潤139.5億元,同比增利44.1億元;高性能玻璃纖維、集成電路、微電子等產品快速增長。上半年中央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52.8億元,同比增長33.9%,高於中央企業平均增幅10.9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增利額佔中央企業利潤增量比重為78.6%,較一季度提高9.7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