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買房前做到節流?理智消費,如何花最少的錢過最舒適的生活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有兩條通向幸福的道路:增加財富或者降低要求。這兩條路對應的就是節流和開源。

在任何時候,不管是創業、持家還是買房,這兩條路都是十分必要的舉措。關於開源,很多時候我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金剛鑽卻攬不了瓷器活;但節流就相對簡單多了。

節流並不是降低生活水準,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狀況合理地規劃支出,理智地進行消費,花最少的錢過最舒適的生活。

“斷舍離”的極簡消費觀

“斷舍離”是日本著名作家、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倡的理念,她認為人生的種種苦惱都是源於我們對物品的執著,這導致我們身邊的雜物越堆越多,怎麼都丟不掉,因為捨不得;我們總是不停地買買買,因為怕有一天會用到。她創造出了一套通過日常的家居整理來改善心靈環境的“斷舍離”整理術。

斷=斷除不要的東西

舍=舍掉累積的廢物

離=離棄對物品的執著

其實,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看看衣櫃有多少衣服是衝動下買下的,有多少是買後又束之高閣的,又有多少是一時貪便宜買了不喜歡的。

人們總說自己衣櫃還少一件衣服,但是不是擁有的越多,就越幸福呢?其實,物品要用才有價值,零浪費才是真奢侈。

村上春樹說:“限定目的,能使人生變得簡潔。”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的內心被太多的焦慮和壓力所累,每天被煩瑣的事困擾,卻又無可奈何。

其實,極簡主義是一種節流的選擇,一種“形式上放棄,實際上重新擁有”的選擇。因為我們缺乏的不是能讓我們滿足的物質,而是讓我們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方式。

因此,真正的極簡就是選擇把時間和精力傾注在最值得我們用心的美好事物和人上面。


如何在買房前做到節流?理智消費,如何花最少的錢過最舒適的生活


有計劃的理性消費觀

在斷舍離的理念前提下,消費就變成了有計劃、不盲目、可量化的事情,避免了盲目花銷。

其實,生活中的大部分消費都是可以做到提前計劃的,這樣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到底需要多少錢、錢都花在哪裡、合不合理,也能避免“月初我吃什麼狗吃什麼,月末狗吃什麼我吃什麼”的情況發生。

另外,管理個人財務也是一個學習理財的過程,可以在過程中領悟到大量經濟學原理,培養對數字的敏感,為將來的買房投資打下良好的基礎。

特別是對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對金錢和消費的觀念還不成熟,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從而導致節流失敗。所以節流最大的敵人就是過度消費,我們一定要提前做好合理的消費預算,按生存需求、發展需求、享受需求的順序考慮消費優先級;

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根據實際的收支來平衡消費,超前消費與避免消費都是不合理的消費,減少甚至杜絕使用信用卡、花唄、借唄這種超前消費的付款方式。

不要或者延遲購買超過自身收入水平的物品。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在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下,過度消費大部分都會使自己的財務情況陷入困境,而且容易養成隨意消費的習慣。


如何在買房前做到節流?理智消費,如何花最少的錢過最舒適的生活


記錄收支,及時覆盤

在真實消費的時候,預算做得再好,也有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意外情況出現。

這個時候,記錄收支就會變得很重要。我們在記賬的過程中,不能只單單把金額記錄下來,而是需要定時定期地做記賬分析及總結,適當調整自己生活消費的比例,這樣才能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消費中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進而制定好未來的消費計劃,以更好地進行自己的理財規劃。

在記賬前期,可以先做一下簡單的賬目記錄,目的是清楚自己的資產概況,看看和自己的預算計劃是否對得上;

在記賬中期,可以整理好實際的收支水平,量入為出,適當調整消費計劃;

記賬後期,可以全面分析自己的財狀況,分析消費比例,為未來的消費做好合理規劃。

很多人認為記賬很麻煩,記幾天就懶得記了。但記賬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有在看到銀行卡餘額時才發現自己過度消費了;在看到賬單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錢是這樣花沒的。

長期堅持記賬的人會發現,通過收支記錄,他們總能發現開支中的不合理之處,進而在未來的預算計劃中實現更合理的消費支配。


如何在買房前做到節流?理智消費,如何花最少的錢過最舒適的生活


學會把錢花在刀刃上

錘子手機的創始人羅永浩說:“一個人可勁兒省錢是對自己的不自信。”

我們所說的節流並不是讓你變得吝嗇,每天苦兮兮地過苦行僧的生活,而是教你把錢花在刀刃上,也就是用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上。種一棵大樹最好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比如,我們可以多多利用商家的優惠營銷策略:購物津貼每天領;滿減神券要搶光;驚喜紅包準時搶;滿減組合多嘗試;別忘店鋪優惠券。

當然,我們並不排除有些商家使出各種打折手段來吸引我們買買買,我們果斷剁手之後,卻發現自己為了圖便宜買了一堆暫時用不到的東西。

但其實,這一條和我們提倡的斷舍離及有計劃的消費觀並不衝突。“薅羊毛”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化零為整”和“化整為零”。

“化零為整”是通過做預算,我們可以“量化”需要購買的東西,然後一次性購買,獲得最大的優惠。

比如說我們需要換季新衣服,剛好又趕上元旦促銷,那我們在一家綜合店裡一站式購齊所有所需的衣服所享受的折扣要遠比分別在不同店各買一件要優惠得多。

“化整為零”則是將購物時間錯開。

就拿網購來說,“618”“119”“雙11”“黑五”“元旦”等各種節日時的折扣商品和折扣力度是不一樣的。

我們可以選擇在折扣力度最大的時候,在不同的網店購買所需的用品。比如“119”噹噹店慶的時候,買書最便宜;“雙11”的時候在天貓買衣服能享有最大的折扣;

而到了“黑五”,我們就可以在海外代購一些化妝品和護膚品。這樣我們不僅能獲得數量和金額上的優惠,還能分散購物時間,適當滿足購買心理需求,有效剋制購買慾。


如何在買房前做到節流?理智消費,如何花最少的錢過最舒適的生活


儘快買房

對大多數人來說,房子是生活必需品。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表明,人們只有先滿足低層次需求,才能有剩餘資源去滿足高層次需求。

如果通過節流,我們的衣食住行等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了,我們就可以利用節留下來的剩餘資源去買房。

雖然對於有普通收入的群體來說,買房看似水中月、鏡中花,可看不可觸及,但只要堅信水滴石穿的道理,不氣餒、不放棄,一步一個腳印就能越來越接近自己的目標。

談及買房經驗時,大多數人一般只說四個字:“增收節流”。雖然房價高高在上,工資停滯不前,但只要堅定買房的信念,每月固定設定買房預存資金,幾年後,即使做不到全款買房,首付也是綽綽有餘的。我們往往會發現,生活中需要每個月預存買房資金的人,恰恰是那些收支剛好平衡的人,他們幾乎月光,沒有可以預存的閒置資金。怎麼辦呢?首先支付給自己的夢想

解決方案特別簡單,理財的重中之重就是要首先支付給自己的夢想。

在發工資的第一天,先支付給預存賬戶,比方說工資的20%用來做買房預存金,剩下的錢用來消費,這樣你剩下的錢也能花到剛剛好。

重要事情前置,這點極其重要,不要看它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原則,但是它是能夠決定你能不能存下購房預存金的最重要原則。

人總是傾向於把自己手上的錢花得剛剛好,這是天性。總之,首先給自己的夢想買單,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如何在買房前做到節流?理智消費,如何花最少的錢過最舒適的生活


買房的原則是有多少錢買多大的房,不要盲目追求大面積。

買房,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買得起還得要住得起。所以,如果家庭月收入不高,又想改善居住條件,置業大可不必一步到位。

從實用角度來講,可以買二手房,或者可考慮小戶型。

另外,為避免風險,決定購房前,應做周密細緻的評估,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找出相應的地段和樓盤,這要比找完房子再算價錢明智得多。

細想一下,這何嘗不是一種節流呢?這個節流過程雖然偶爾伴隨著艱辛,但奮鬥的生活,必然會回饋奮鬥者不一樣的風景。

很多人都覺得買房子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是一件非常困難和遙遠的事。

將買房的模糊目標具象化

當你把買房這件事作為延遲事件時,它的實現就是小概率事件了。

因為你也不清楚自己到什麼時候才會有足夠的錢、做好充足的準備來實現這一目標。而無限期地拖延執行,只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遠,甚至永遠都實現不了。

如何把不確定的事情確定化?

那就是把不限期的事情限期化。如果你的目標是3年內買上房子,那你行動的時間點不是3年後,而是現在。從現在開始,制定計劃,把遙不可及的事情變得觸手可及。


如何在買房前做到節流?理智消費,如何花最少的錢過最舒適的生活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把想法行動化。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想法,而且有一部分是負面的,就彷彿頭腦中有一個小鬼努力遏制你前進的腳步。如果只是把想法停留在頭腦中,那你永遠也無法擺脫頭腦中小鬼的控制。

A君和B君,他們兩個曾在廣州一傢俬營公司共事,職位相仿,收入相差無幾。

在2008年的時候,兩個人曾商量在廣州買房子,當時房價還沒有現在這麼貴,如果一定要買,省吃儉用、東湊西湊也是可以搞定首付的。

但瞭解一圈後,A君動搖了,他覺得這個工程太大了,現在自己單身一人,沒有愛人,沒有孩子,沒有什麼壓力,上班輕輕鬆鬆,下班打打遊戲、約朋友聚會挺爽的。

B君打探一圈後在金沙洲邊買了一套96平方米的兩居房,當時金沙洲發展還沒起來,很多人都不願意在那兒買,單價也才不到6000元一平方米。

B君勉強付了首付,生活也有了壓力,減少了無效社交,下班充電、兼職,A君生活依舊。

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A君一直都有買房的衝動,但總是猶豫不決,要麼擔心房價不穩,買了砸在手裡,要麼擔心自己支付能力不夠,因買房降低了生活檔次,要麼想萬一自己回老家發展怎麼辦,要麼寄望於有伴侶後倆人一起供房……總之,他內心關於買房的想法此起彼伏,但終究還是沒買,一直租房住。

B君考慮把金沙洲的房子賣掉,換兩套新房,一套供一家三口住,一套留著日後給兒子成家用;

A君結婚5年了,一直租房住,但因為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所以著急想買套房子穩定下來。

因為8年前買了房,B君工作更有動力,不斷學習進步、賺錢供房,現在每月用公積金還房貸足夠了,自己的職位和薪資也都有了非常大的轉變,更重要的是,現在他那套小兩居房的“身價”可是翻了近10倍,K妥妥地成了有房產的中產階級。

而A君雖然經過8年的職場磨鍊,工作和薪資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他8年內儲蓄現金不到20萬元,目前在廣州任何一個地方都買不起一套房子,而且自己的老婆孩子都跟著自己長年租房住。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快上小學了,他應該還無法下定決心做出買房的行動。


如何在買房前做到節流?理智消費,如何花最少的錢過最舒適的生活

共同打造溫暖的家

兩個經濟實力曾相差無幾的同事,目前生活狀態卻如此懸殊,根本就在於K把自己的想法付諸了行動,然後想辦法去提高自己的行動力;

而A則是把想法儲存在腦子裡,其潛意識一直阻止自己做出決策。我們要知道,沒有行動化的想法,永遠只是空想。

能夠真正成功的人一定具有敢於付出、敢於拼搏的決心,他們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是因為他們把一些極具正能量的想法通過實踐轉化為現實,因此他們享有成功的能力。

當我們有想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積極地把“想”和“做”聯繫起來。只有這樣,才可以變遙不可及為觸手可及。

我所說的觸手可及,並不是告訴你可以通過什麼一夜暴富的法門馬上變不可能為可能,也並不是鼓勵你通過買彩票這種投機取巧的辦法去實現,我所指的觸手可及是把模糊目標具象化。

人們往往對過於抽象的概念缺乏掌控感,所以模糊目標的具象化能夠幫助你把過於抽象的目標可視化、可操作化,進而大大提高目標實現的概率。

比如你想要買房子,這是一個過於抽象的目標。那具象化的過程應該是:買房子—— 3年內買到房子——2年內籌到首付款—— 1年內確定樓盤。類似這樣的一個過程。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能幫助你將模糊的目標清晰化,把遙遠的目標拉近、拉到現在的行動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