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肢解法國的大好良機,為什麼俄普奧三國還是放棄了?

拿破崙,法國曆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法學家,在世界上也是聲名遠播,他是法國的傳奇,在其治下法國領土達到極盛。可惜拿破崙一世再厲害,還是“雙拳難敵四手”,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反法同盟,法國始終都是以少勝多,可惜在滑鐵盧,沒能在上演奇蹟,兵敗滑鐵盧後退位被流放大西洋孤島而死。

面對肢解法國的大好良機,為什麼俄普奧三國還是放棄了?

在歐洲歷史上,每當一國戰敗,必然會割讓土地,來求得戰爭的結束,特別是在近代歐洲歷史上,被大國瓜分而亡國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波蘭、克里米亞汗國等。但是法國在拿破崙戰敗之後,完全可以肢解法國,但是結果歐洲各國居然支持波旁王朝復辟,維持了法國的基本盤,這難道是因為英奧俄普的各國政府都是慈善家嗎?

當然不是,那麼小編就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法國經歷過大革命後,國家動員能力明顯上了一個臺階,這是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三國不能比的。拿破崙一世雖然在滑鐵盧戰役中慘敗,法國軍隊損失慘重,法國在國內仍然有可以動員的軍隊,如果反法同盟入侵法國,必然會遭到法國人的強烈抵抗。

面對肢解法國的大好良機,為什麼俄普奧三國還是放棄了?

第二、英國從大陸均勢政策考慮,反對肢解法國。在多次對法作戰中,主要出兵國為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但是經過多次大戰,普魯士和奧地利損失最大,而俄國損失最小。此時英國要考慮的是如何制約俄國,防止又一個“法國”的出現,在戰爭中損失最大的普奧兩國明顯無法阻止俄國的西進,那麼此時必須要割讓部分法國土地給普奧兩國,以增強實力,同時還要留下一個較為完整的法國作為後手,防止普奧兩國的崩潰。所以英國必然極力反對肢解法國。

面對肢解法國的大好良機,為什麼俄普奧三國還是放棄了?

第三、支持波旁王朝復辟,只不過是做了一個順水推舟的人情而已。自從法國大革命後,波旁王朝王室成員就流亡國外,積極尋求歐洲各國王室的幫助,希望他們能伸出援手去鎮壓大革命,幫助他們重建波旁王朝。但是如果沒有實力,只有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是無法讓各國支持波旁王朝的。波旁王朝最大的政治資本就是法國國內的保王黨和投機勢力,這兩股勢力是波旁王朝復辟的關鍵。當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後,國內的保王黨也沒閒著,這些人尊奉路易十八為法國國王,在國內進行破壞和宣傳刺探等活動打擊法國革命政權和拿破崙帝國,有一次甚至策劃了刺殺拿破崙事件。另外就是法國國內的投機派,這類人主要遊走於雙方之間,誰能夠保護其利益就投靠誰,當拿破崙戰敗立馬站到波旁王朝一邊,成為保王勢力的一員。因此波旁王朝的復辟是十拿九穩之事,各國只是做了個順水推舟的人情而已。

面對肢解法國的大好良機,為什麼俄普奧三國還是放棄了?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法國戰敗後,俄普奧三國還是很想肢解法國提高自己的國家實力的。但是法國自身的實力、各國的利益制衡以及法國保守勢力強大,還是讓法國保留了基本盤,有了這些因素才讓今天的人們能夠看到一個六角型的法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