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石油不肯減產,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會堅持落實減產嗎?

奮鬥142317423


恰恰相反,以沙特方面為首的歐佩克不但沒有減產,而且計劃下月起大規模增產,每日增產上百萬桶,日供應量將超千萬桶,可謂是正面回擊。面對日益下降的原油需求,以及全球病毒擴散的影響,對石油市場造成雙重刺激,在此大背景下,產油國應該攜手減產,維持油價穩定,然而以俄羅斯為首的一些國家並不這麼想。

既然聯合起來減產,有利於維持高油價,俄羅斯為什麼不同意呢?因為市場份額,當前全球產油國很多,雖然聯合起來可以維持價格穩定,但是減產勢必會造成客戶流失,影響收入。俄羅斯方面表示即使在當前情況下,俄羅斯維持5—8年也沒問題,沙特方面更是直接增產,甚至開始降價,大有打價格戰的勢頭,中東諸多產油國,開採成本很低,每桶開採成本甚至低於20美金,所以繼續當前價格依舊有很大利潤。

對於國內來講,可謂是一個好消息,降價好,增產好,可以趁機囤貨了,國內是原油進口大國,此番油價暴跌,進口成本也會下調。後續歐佩克和沙特倘若不能達成減產協議,油價還會持續下跌,高盛分析師甚至戲稱油價將會比礦泉水便宜。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在最近OPEC+維也納會議上,俄羅斯沒有支持OPEC+在原有的減產基礎上再增加150萬桶/每天的計劃。

當然,沙特也不會傻到繼續去遵守減產計劃,其他OPEC國家也不會遵守的。

不是俄羅斯喜歡玩油價的下跌的蹦極,而是,俄羅斯不願意美國頁岩油在OPEC+減產的背後,對市場份額大舉地攻城略地。 俄羅斯認為,他們削減的產量都為美國石油產量增加所侵蝕掉了,減產並沒有起到控制油價的作用。而美國是導致減產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罪魁禍首,美國坐享OPEC+減產的實惠,不斷在石油出口上賺錢。

最讓俄羅斯不能忍受的是,美國還在不斷地制裁俄羅斯。俄羅斯確實冤枉,減產顯然讓俄羅斯覺得不划算,俄羅斯人覺得自己幹了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因此,在新的減產計劃的協議內,如果沒有美國的加入,俄羅斯當然不會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合理規則的遊戲。沒有美國的加入,OPEC+減產遊戲,玩起來確實沒有滋味了。

實質上,美國就是從OPEC+減產騰出的市場份額裡,不斷擴大自己的出口。

在上週美國能源署(EIA)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上週原油產量錄得1310萬桶/日,觸及紀錄新高。美國上週原油出口增加49.7萬桶/日至415.4萬桶/日,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上週進口623.8萬桶/日,較前一週增加2.1萬桶/日。

美國的石油產量遠遠超過了俄羅斯和沙特石油產量,並且日益上升的石油出口,都在顯示美國在實際行動中,對OPEC+騰出的市場份額進行了攻城略地的證據。

站到美國的立場上,當然不會出席OPEC+這樣的力不從心的組織,去服從他們對於石油價格控制的螳臂當車的的遊戲的。

自然,美國都認為這是一個滑稽的遊戲,俄羅斯的退出應該不難理解了。

顯然,在俄羅斯的退出,和美國不斷挑釁式地增加石油產量,讓沙特大為光火了。

沙特阿美表示:將4月所有美國石油銷售價格下調7美元/桶,將亞洲石油銷售價格下調4-6美元/桶,並下調歐洲石油銷售價格。

沙特最先對減產計劃失敗做出了強烈地反應,降低石油銷售價格,有意懲戒減產計劃的失敗。

沙特同時對美國和俄羅斯敲邊鼓,證明誰才是全球石油市場的大佬。沙特此舉,頗有水火不容的氣勢。本身,沙特在石油儲藏和生產成本上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即使在很低價格上,沙特也能夠保持盈利。

但是,美國卻不同了,美國頁岩油的成本遠遠高於沙特。沙特大幅降低銷售成本,無疑會衝擊美國的頁岩油,也是對美國無序增加石油產量的警示。

沙特大幅降低對美石油出口的銷售價格,美國頁岩油企業就會出現破產和關閉油井,美國自己就會把產量降低了。

所以,在OPEC+維也納會議結束,沙特做出了最激進的反應,大幅增加石油產量的,並且大幅降低銷售的價格。

在全球需求因為新冠疫情的干擾出現大幅萎縮的前提下,俄羅斯,沙特和美國在石油產量的角力,好戲接連不斷。看似全球石油市場風平浪靜,但實質上暗流湧動。

但是,石油價格不斷下跌,對於我們這樣一個貨真價實的石油進口的巨無霸來說,確實是一件讓人興奮不已的事情。油價下跌,我們又能加上便宜的汽油,又可以隨心所欲地出行,去更遠的地方,看更美的風景了。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俄羅斯如果石油不減持,那麼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是否會減持減產?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是不會的,俄羅斯不減產,沙特更加不可能減產了。有弄清這個問題,我們有弄明白兩點:

1、第一、沙特的目的是什麼?

沙特的目的就是聯合俄羅斯進行減產,然後穩定石油價格,以此來穩定自己國家的石油收入,這個原則本來是對這些產油大國都是好事,因為最近一年多石油價格一路下跌,相比2018年10月份的局部高點,下跌了40%左右,這對這些產油大國的收入有很大影響。

共同減產,減少供給,以此來穩定、甚至提升石油 的價格對這些產油大國都是一個很好的目的,所以上週五,這些國家才會開會。但是沙特是希望大家都減產,這樣的話就不會減少自己的市場份額,如果俄羅斯不減產,而沙特減產了,那麼市場份額就會被俄羅斯搶佔了,這個對沙特是極為不利的,白白的把市場讓給競爭對手,誰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2、沙特的策略是什麼?

沙特這個時候是已經通過談判和俄羅斯談過了,但是並未達成一致,這個就說明,正常的講道理已經不管用了,那麼怎麼做才好?

只有主動降價、主動增產,進一步把石油價格做低,讓對方承受更大的損失,這樣才有可能重回談判桌,所以沙特目前採取的措施是當下最合理的一種。

目前石油在兩個交易日下跌了將近40%,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就看誰能夠堅持更久,那麼誰更加抗跌呢?

應該是沙特,沙特的產油成本最低,所以,這次的策略雖然讓自己受傷,但是自損800,殺敵1000,從損失上看,還是自己贏了。所以沙特會更加能夠堅持。

就看俄羅斯能夠堅持多久了,這個問題現在就擺在俄羅斯面前,球踢回來了,價格再跌,俄羅斯的日子會非常難受,因為俄羅斯的經濟對石油的依賴性太大了。

筆者認為,雙方最終還是會回到談判桌,沙特的降價只是為了能讓俄羅斯主動回到談判桌,而現在喊出的準備將產能增加至1100萬桶/天,這個也是在嚇唬俄羅斯,不過這個也並非只是嚇唬,如果俄羅斯還不就範,那麼沙特也許真的就敢這麼幹!


壹號股權


以前俄羅斯和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有過一次聯手減產。

但是減產並沒有帶來價格的上升,美國通過加大出口把兩家減產的石油量彌補上了,美國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這次減產談判以失敗告終。兩家都不想之前的事情發生,讓美國從中獲利。

所以兩家都不會減產,就算原油降到20美元一桶,兩家都是有的賺,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沙特阿拉伯平均生產一桶石油成本8.98美元,俄羅斯平均生產一桶石油成本19.21美元,美國產油的成本要在20美元以上)。雙方通過不減產可以進一步打擊美國的頁岩氣市場。

再加上疫情的影響經濟下劃,全球用油量大幅下降。也就成就了週一原油的暴跌。


射手座8848


世界石油格局變化很快,當年歐佩克組織對石油供應有絕對優勢,現在美國的石油已強勢崛起,他正巴不得其他國家減少以提高石油價格。俄羅斯的主要收入來自石油等能源,它不會減產,其他非歐佩克組織國家也不會減少。一旦石油無法以價補量,收入就減少,歐佩克成員國高福利支出就大受影響,除非美國用手段,否則歐佩克不會減產,為他作嫁衣的事能不能做就不做。


大林129409257


不會,沙特如此快速的舉動讓原油市場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沙特的這種方式是逼迫俄羅斯回到談判桌前,進一步達成減產協議以後開始減產,不過目前的情況是沙特的目的很可能無法完成,因為現在美國已經是一個能源出口國,美國的頁岩氣石油其實是產量很大,如果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和美國的價格一樣貴的話,那麼最賺便宜的是美國,而不是俄羅斯和沙特這一點俄羅斯方面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現在沙特和俄羅斯打石油價格戰,最倒黴的可能是美國了,因為美國的頁岩氣石油開採成本很高,沙特把石油價格降


倜然金融市場分析


這就是政治在外行人看起來兩國要反臉而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手機用戶一品屌斯


每次價格低位的時候總是一堆利空消息,每當價格在高位的時候總是一堆利好消息。我今天做多燃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