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飲食,對新冠肺炎說“不”

現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流行,大家都非常注重個人防護工作,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並且外出都會戴口罩。減少與病毒接觸的機會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增強自身免疫力、提高機體對病毒的抵抗力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科學飲食,對新冠肺炎說“不”

“藥補”不如“食補”

人們常說“人是鐵,飯是鋼”,飲食對於人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飲食不衛生就會致病,飲食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營養不良相關疾病,繼而影響機體免疫力。

想要增強自身對疾病的抵抗力,科學合理的飲食才是最為基礎的,保證良好的個人及家庭營養狀況,這樣才可以達到降低疾病發病率並改善疾病預後的效果。

科學飲食,對新冠肺炎說“不”

首先,要保證充足的能量攝入,並且食物種類要豐富多樣,葷素搭配,保證營養均衡。特殊時期不宜節食或減重,若攝入能量不能滿足機體所需,會導致自身肌肉和脂肪的消耗,而且有些錯誤的減重方式會導致“減肌”不“減脂”,不利於自身健康。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因病而進食不足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當補充全營養型腸內營養製劑。

其次,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尤其是優質蛋白。蛋白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可構成抗體以抵禦外來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質入侵,發揮機體免疫調節作用。優質蛋白來源:魚、蝦、蛋、奶類及其製品、豆類及其製品等。

科學飲食,對新冠肺炎說“不”

再者,需保證足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蔬菜水果中的諸多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對機體的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如維生素C(來源:辣椒、西紅柿、櫻桃、柑橘、草莓等常見蔬果)促進抗體形成;類胡蘿蔔素(來源:玉米、綠葉菜、黃色蔬菜及水果)、皂苷(來源:酸棗、枇杷、豆類)、有機硫化物(來源:十字花科和蔥蒜類蔬菜)等可抗炎、抗病毒、增強免疫力。

此外,每日需飲水約1500ml,補充足量水分對排出代謝廢物、於促進新陳代謝、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等都有益處。特殊時期也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服用複合維生素、礦物質、深海魚油等保健食品。

科學飲食,對新冠肺炎說“不”

最後,有條件的人可以適量運動,身體活動是對身心健康有長遠好處的活動。長期在室內久坐既無趣易使人煩悶,也易導致超重或肥胖。每日鍛鍊1小時,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結腸癌的發病風險。

保證自己和家人的良好健康狀況,也是為前線抗疫的戰士們減輕負擔。合理作息、科學飲食,從我做起!

科學飲食,對新冠肺炎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