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德化窯享譽海內外,被稱為中國白,如何鑑定真偽?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說到白瓷,最具盛名的莫過於宋五大名窯之定窯。除此之外,唐代的邢窯,元代的樞府瓷,永樂的甜白瓷都非常有名。但這些品種離普通收藏家較遠,那麼,最接地氣的著名白瓷是哪一種呢?圖為館藏文物明末清初德化窯倚坐觀音。本文配圖皆為福建民俗博物館的藏品,經真知堂審視,大體無誤。

瓷器鑑定真知堂:最為民間熟悉且多名品的,就是福建德化窯白瓷。圖為明德化窯送子觀音坐像。這件塑像非常世俗化,雕塑的是一位普通母親懷抱嬰孩坐於筌臺上的形象。筌臺是古代一種坐具的名稱。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件送子觀音則滿身富貴相。身上披滿瓔珞,身邊站著善財童子。左手持如意,右手臂彎抱著童子,亦手持如意。和上圖那尊典型的明代塑像相比,雖更繁複,缺少了些許韻味。館方定為明末清初送子觀音是有根據的。

瓷器鑑定真知堂:這尊明彌勒佛坐像,是典型的明代樣式。其實這種樣式乃彌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樣子,真正的彌勒佛尚未出世。彌勒佛在佛經裡的稱號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是繼釋迦牟尼後在未來我們這個世界成佛的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的意思是“頂禮膜拜彌勒尊佛”。

瓷器鑑定真知堂:應該說德化窯的傑作主要以瓷塑為主,特別是何朝宗的製品,從明代開始就一直有人模仿並且仿他的款識。作為一代名匠,何朝宗的製品今天乃稀世珍寶,是德化窯製品中價值最高的。圖為明德化窯接引佛像。


瓷器鑑定真知堂:何朝宗(1522-1600年),又名何來,主要生活活動在明嘉靖萬曆時期,他被譽為唐代以後中國宗教雕塑第一人,最為著名的作品是天津博物館藏的達摩渡海像。他的作品在生前就有人仿製,死後更是多託名之作。所以,並不能以是否有何朝宗款識為判斷真偽的標準。圖為明末清初鐵柺李立像。

瓷器鑑定真知堂:在《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上,稱何朝宗“善塑瓷像,為僧伽、大士,天下共寶之”。何朝宗出名很早,仿製品中東也就不以為怪了,圖為明德化窯觀音坐像。

瓷器鑑定真知堂:德化窯早在宋代就開始生產和出口白瓷。馬可波羅曾經寫到,“一個威尼斯銀幣可換八個瓷杯”,可見此時意大利人已經可以購買和使用德化白瓷了。所以,德化窯被稱為“中國白”。圖為明德化窯彌勒佛坐像,但目前尚未發現肯定為元代的德化白瓷。

瓷器鑑定真知堂:除了中國白這個詞以外,德化白瓷又被稱為”豬油白“。而這個詞就是專業人士鑑別德化瓷是明是清的關鍵所在。圖為清德化窯漁翁坐像。請注意它和前文所見的瓷塑的顏色區別。

瓷器鑑定真知堂:一般而言,明代的德化瓷顏色帶有一種肉色或粉紅色,如同豬油的顏色一般並非純白色,原因在於瓷土中的氧化鉀含量非常高,瓷胎的油膩感極強,而清代德化窯則變得更為潔白,原因在於瓷胎中氧化鉀減少,氧化納增加,形成的鉀長石數量遠低於明代。這是由於瓷土和明代不同的緣故,圖為清德化窯加官進爵人物形象。


瓷器鑑定真知堂:而現代德化窯,相比清代瓷器,更顯得火光四射,刻意做舊者則弄得很髒,顏色更無明代德化瓷那種豬油白色。主要在於瓷土陳腐時間太短,燒製時間也變短的緣故。據馬可波羅記載,元代人們陳腐瓷土的時間長達3、40年,明代應該也如此。這就是新品和明代真品的最難以複製的區別所在了。圖為當代德化窯生產的觀音立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