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目前,古玩收藏市場混亂,規範古玩收藏市場的呼聲此起彼伏,國家文物主管部門也制定相關政策以企古玩市場健康發展,但收效甚微,古玩市場還是那古玩市場,可是,古玩市場曰漸蕭條卻是不爭的事實。

如何使古玩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走出困境,有不少有識之士提出了自己的良言妙策,我認為要想使古玩行業健康發展,除國家修訂《文物法》這一政策性障礙外,還應運用切實可行的機制倒逼市場規範發展。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一,拍賣行業造假假拍歷來飽受垢病。拍賣行業所拍古玩作為古玩行業的風向標,好的拍品確實能起到正向引導的作用。但是,因利益驅動,各類拍賣公司如雨後春芛般冒出,很多拍賣公司打著拍賣的晃子行的是坑蒙拐騙的伎倆,它們利用拍假、假拍、虛假宣傳矇蔽藏友們的眼睛,騙取著藏友們的錢財,更是擾亂了古玩市場的秩序,如若任其發展定會使古玩市場更加弱不禁風難言繁榮。

如何杜絕這些亂象,我認為可以採用刮骨療毒的方式,剷除這些假拍公司賴以謀利的鏈條。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首先,改變拍賣公司收取前期費用的慣例參照香港拍賣公司的做法,古玩拍賣前不需出手者交納任何費用,適當提高拍賣成功的拍品佣金。這樣做的好處是讓真正有資金和實力的拍賣公司,憑藉其資金和鑑定實力在民間搜尋價真價實的優質拍賣藏品到拍賣行交易。只有把進拍門檻降低,才會吸引更多優質藏品不斷擁入,只要優質拍品多拍品成功的機率會增大,才會有優厚佣金的收入。只要拍賣公司通過自身的規範運作誠信經營,其發展會不斷壯大的。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其次,本著收益與風險相掛勾的原則,拍賣公司在賺取利益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拍賣公司必須保證拍賣藏品的真實性,如若發生假拍拍假等行為應加大處罰的力度和賠償,不能讓拍賣公司只賺錢不擔責一本萬利的買賣,這也倒逼拍賣公司規範拍賣的各個環節加強內部管控,杜絕工作人員暗箱操作。從另一方面講也倒逼拍賣公司相方設法地挖掘具有真才實學的鑑定專家和學者為其拍賣公司把關送拍。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最後,健全定期發佈機制。對拍賣公司的違法違規一經查實監管方應第一時間在指定的權威媒體發佈,增加信息發佈的透明度和權威性,這樣能使拍賣公司陽光操作接受監督,陽光監管陽光拍賣才能使拍賣公司不敢以身試法,其將會為自己的違規違法行為付出血的代價。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二,規範鑑定師行業。鑑定師假鑑或鑑假問題一直困擾著古玩行業,這一問題如一隻毒瘤若不有效剜除會遺害無窮。為此我建議主管部門應釐清責任,加強對鑑定師的監管,可採用以下幾個方面措施。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第一,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平臺,並按藏品種類建主各分支平臺。然後,制定統一制式的鑑定結論證書,統一製作統一編號,鑑定證書打上二維碼。再在所鑑藏品上打上與證書上相同的二維碼。然後,將所鑑定古玩由鑑定師統一錄入國家所建文物數據庫。這樣,所有藏品都能納入國家管理平臺,國家規定拍賣公司所拍藏品一律出自平臺裡,國家按一定比例收取拍賣成功的稅金,稅金由拍賣行代收代繳的方式交納。所收稅金用來國家文物保護和文物發展。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第二,用拍品所繳稅金建立古玩鑑定師的培訓機構,採用寬進嚴出的方式,認真把好考核關,對考核出具鑑定師資格證書的培訓機構的真實性要有嚴格的監管,防止讓不具備鑑定能力的人員矇混過關。與此同時,隨時跟進考核古玩鑑定師的實戰水平,對多次發生鑑假的鑑定師剝奪其鑑定資質。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第三,建章立制,建立嚴格倒逼追溯機制,實行誰鑑誰負責,誰錯誰擔責,加大對假鑑和鑑假的處罰力度並賠償受害藏家的所有損失,讓古玩鑑定不再是隨心所欲地穩賺不賠的行當,讓有能力的鑑定師鑑定古玩,無能力的退出鑑定行業。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第四,比照律師事務所的模式在各地市建立古玩鑑定所,由有資金和實力的機構通過依法審批取得資質組建古玩鑑定所,由國家統一制定詳盡的經營細則規範古玩鑑定所,古玩鑑定所採用先向監管部門交納一定數目的保證金後開業經營的做法,如若有違法違規操作,罰金和賠付金可在保證金中扣除。同樣,古玩鑑定師也採用先交納保證金再開展鑑定工作。

運用倒逼機制規範古玩收藏市場


  • 綜上所述,要想徹底根治古玩行業頑疾,必須下猛藥,鏟病根。找準要害,精準施策把危害古玩行業的利益鏈條掐斷,提高違法犯亂之徒的成本,使其不敢亂不能亂。只有採用倒逼機制才能匡正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