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八閩首府″建甌史上24座古城門

細說

建甌到底有多少座古城門?關於這個問題,多年來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直是本糊塗帳。有人說是8座,也有人說是9座,甚至11座的,到底是多少座?筆者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專門查閱了大量相關的史志文獻,發現建甌歷史上的古城門共有24座!下面就這24座古城門的建造者、修築時間、地理方位、城門屬性等詳情,作一個全面系統的闡釋,供有關方面參考。

細說

01

賀齊:

196年,在旗山周邊,

始築建安縣城,4個城門。

賀齊,字公苗,會稽郡山陰縣人。年青時任剡縣長時,不畏權勢,懲奸除惡,被孫策相中,備於帳下,屢建奇功。後又屢建戰功,累遷奮武將軍、安東將軍,封山陰侯,又遷後將軍,領徐州牧。

細說

公元196年前年,曾兩度揮師南下入閩,平定閩疆,設立了建安(今建甌)、南平和漢興三縣,同時在建安(今建甌)旗山設立了南部都尉府,統管全閩的兵民事務。賀齊被任命為首任會稽郡南部都尉府都尉,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會稽郡南部軍區總司令。

細說

據舊志記載,建甌是在漢獻帝建安初年(196年)正式置縣,以皇帝年號命名為“建安縣”。並在旗山周邊,始築建安縣城,後來又被稱為“子城”。城址大約在今市區中部的內河以北,濠池以南,面積在1.5-2平方千米左右。

細說

建安縣城周長延袤約3千米,高6米,厚3.4米。設有4個城門,南為“雙門”,即今鼓樓的前身;東南為“永慶門”,遺址在今公園口;西為“昭化門”,遺址在今西大街恩波橋東;東北為“豐樂門”,遺址在今豪棟水街頭南。建安縣城的開闢,初步締造了今日建甌古城的雛形。

02

王蕃:

260年,在福船山下,

新築建安郡城,8個城門。

王蕃(227—266年),字永元,廬江人。博覽多聞,兼通藝術。與賀邵、薛寶、虞祀俱為散騎中常侍,皆加附馬都尉,時論清正。建安郡的首任太守。

細說

漢末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以會稽郡的南部都尉設為建安郡,管轄建安(今建甌)、建平(今建陽)、吳興(原名漢興,今浦城) 、東平(今松溪、政和等縣)、將樂、昭武(今邵武)、綏安(今建寧、泰寧等縣)、南平、侯官(今福州一帶)、東安(今同安、南安一帶)等10縣。郡治設在建安(今建甌),駐兵8000人,這是東漢王朝在閩建置的第一郡,這也是福建轄境的第一座“省城”。

細說

王蕃於永安三年(260年)出任首任建安郡太守,並選在水南福船山下(今城區水南一帶),構築了全閩第一座郡城。接著又締造綱紀、梳理庶務,將建安郡四境八方治理得井然有序。尤其是主持開挖了北崗水道,這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無疑是一項宏大的水利工程,也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實事。

細說

建安郡城南北跨距約1千米,東西跨距約2千米,周長約5千米,面積約2平方千米。由太守王蕃始建於260年,南朝劉宋元嘉初年(424年),建安郡太守華瑾之將郡城遷往黃華山麓(約在今城關東北隅)。南朝蕭梁末年,黃華山麓的建安郡城被長沙侯蕭基焚燬。嗣後,建安郡太守謝謁將郡城移至溪西(約在今城區水西一帶),立柵為治。南朝之末(557年),陳刺史駱文廣又將郡城遷回水南福船山下。至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建州刺中陸長源再次移城於黃華山麓。歷經歲月滄桑、朝代更迭,現在,靠北的沿江一帶,大多為工廠的廠房和居民的房舍;靠南沿山的大半部多被地勢平坦、開闊的菜園和水田所覆蓋。

細說

王蕃始建的建安郡城,按照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對中國古城研究提出的基本模式:縣城一般是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開一個門,共有四個城門;都城一般是在東南西北,每個方向各開3個門,共有12個城門;而作為郡城,一般是在東南西北的各個方向各開兩個門,共有8個城門。

細說

為了能讓後來的研究者對建安郡城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我們嘗試對建安郡城進行一個合理的復原:當年的建安郡守王蕃,在城池的四面修築了8座城門,東面在今天上水南茶廠(原屏山書院故址)之東築東平門和東安門;南面在福船山和梅仙山之間築通海門,在福船山和雲際山間築鎮南門;西面在原東吳名將呂蒙故宅之西築建寧門,在原閩越王無諸行祠之西築建德門;北面在今中水南故郡治遺址之北築興吳門,在今下水南光孝寺之北築朝江門。

03

王延政:

943年,在黃華山下,

增築殷(閩)國都城,12個城門。

細說

唐末五代之際,王延政於943年增築殷(閩)國都城,前有唐初陸長源興修的建州州城;王延政的殷(閩)國於945年覆滅,之後又有南宋至明清歷代重修的建寧府城。為此,這一時期,再細分三段來記述。

細說

細說

陸長源:780年,在黃華下,

興修建州州城,9個城門。

陸長源,字泳之,吳人。唐天寶中(742—755年)為太子詹事,曾任信州刺史。唐建中元年(780年),任建州刺史。陸長源到任期間,為官清正,開擴城域,重視發展農業,興辦鄉學,為當地的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細說

史料上對陸長源評價甚高,說他效法常袞,在建州興廉舉孝,敬禮耆艾,設置鄉庠學校,廣開文化教育,此後,建州名儒輩出,被譽為“海濱鄒魯”。還說他發佈法令:平均賦役,開闢田地,種植農桑,建立市場,大力發展生產,豐富人民生活。所以百姓歌頌他道;“令我州郡泰,令我戶口裕,令我活計大,令我家不分,令我畜成群,令我稻滿囤。”在建州任上可謂政績卓著,大得人心。

細說

據有關史志文獻記載: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為建州,改太守為刺史。武德四年(621年),復移州治於建安(今建甌),領建安(今建甌)、唐興(今浦城)、建陽、將樂、綏城(今三明一帶)、閩縣(今福州一帶)等6縣。建州是當時全閩設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州城。

細說

陸長源任上最大的功勳之一,是他在任建州刺史時,為了讓百姓能安居樂業,他在移城於黃華山麓的同時,擴並了原建安縣為“子城”,把建州州城修成“母城”,大大提高了建州州城的防禦、鎮守、安居、出行、管理、施政等功能。全面而完善地構築了雄峙八閩的“建州城”,完成了州縣二城合而為一的浩大功業。

細說

拓建後的建州城,全長4.7 千米,高6.5米,闊4米。設城門9個,南面有建溪門(後改為南門、廣德門),資化門(後改為長橋門、通仙門)、建安門;東面有寧遠門(後改為高門)、通安門(後改為捲秋門、政和門、東門);西面有西津門(後改為威武門、西門)、臨江門、水西門(後改為通濟門);北面有朝天門。 “建州城”的構築,基本上奠定了現今建甌古城的基本格局。

細說

王延政:943年,在黃華山下,

增築殷(閩)國都城,12個城門。

據有關史志文獻記載:唐末五代後晉天福五年(940年),閩主王審知之子王延政將建州城從東、北兩個方向強行拓廣,增築城垣至10千米。五代後晉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在建州稱帝,以建州為都城,立國號為“大殷”(後又改稱“大閩”),改元“天德”。並興建宮室,構築樓臺,蓋太和殿,修五鳳樓,鑄大鐵錢,詔行一方。

細說

唐末五代殷(閩)國天德皇帝王延政,在建州(今建甌)稱帝時興建的太和殿遺址在今建甌市人民路北段的都御坪;而民間俗稱的鼓樓,其前身就是殷(閩)國皇宮太和殿南面的觀景樓“五鳳樓”,在今建甌市人民路中央,現在仍傲然矗立在市中心,成為當時歷史的一個縮影和見證,也是這座歷經滄桑的千年古城的標誌性建築。

細說

作為殷(閩)國帝都時期,王延政將原建州城的子城,裝扮改造成為內城,皇宮周圍有東面永慶門、南面雙門(五鳳樓)、西面昭化門、北面豐樂門等4座城門,外圍還有12座城門,除了唐建中元年(780年),陸長源興建的9座城外,王延政還分別在西面增設了大市門(也叫市門、館門或館文門)、;在北面增設了拱北門和朝陽門。至此,建甌歷史上城門最多、最輝煌的時期,全城共有16座古城門。

細說

宋孝宗:1162年,在黃華山下,

旨造建寧府城,8個城門。

據有關史志文獻記載:南宋孝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因孝宗在稱帝前,曾在建州做過建王,以此舊邸之故,特擢升建州為建寧府。當年為此全城官民大慶,宋孝宗旨造建寧府城,建寧府成為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由中央正式設立的府級建置的城市,成就了“八閩首府”的千古佳話。

細說

到了明洪武二年(1369年),都指揮沐英拓廣府城之西南隅,合併了原閩國都城“大市門(也叫市門、館門或館文門)”和“水西門”,並向外延,拓建了“通濟門”。

細說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都指揮時禹再次拓廣府城之東北隅,包黃華山於城中;同時,對原有已日漸殘缺的府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修重建。重新修建後的“建寧府城”,全長約6.24千米,高約6米。沿城牆上建造了樓閣24座,窩鋪76間,女牆3138垛。並在原唐末五代殷(閩)國都城的兩個舊城門遺址上重建了“拱北”、“朝陽”兩個城門。還在黃華山至政和門,威武門至拱北門兩段城牆之外開溝闢濠。城濠長約3千米,深5米,闊18米。至此,全城北面依山,西、南兩面臨溪,城池基本定址,其範圍同現今市區已基本一致。

細說

迄至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因大水,威武門樓及臨江、通濟、通仙、廣德諸門全都倒塌,城牆多處損毀,又於原址基礎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這次修建後的府城,全長6.9千米,高達6米。南面有廣德門(南門),通仙門;東面有寧遠門(高門)、政和門(東門);西有威武門、臨江門、通濟門;北面有朝天門,一共設8個城門和8座城樓,女牆高2米,共有3800垛。其後在清康熙和乾隆年間又有修建,但都基本保持了建寧府城的基本風貌不變。

結語:建甌城本身就是一座古城門的歷史博物館

細說

文章至此,關於建甌歷史上究竟有多少座古城門的迷惑,可以有一個說法了。從史料上進行一次全面的整合,建甌歷史上的古城門,不計算重複、更名、改造或者遷移等情況,總計應有24個古城門。老城區外圍在五代作為閩國都城的極盛時期,有12座城門,分別為:寧遠門(俗稱高門,建國後毀)、通安門(政和門,俗稱東門,建國後毀)、資化門(通仙門,現存)、建溪門(廣德門,俗稱南門,現存,擬回填地下)、建安門(久廢)、大市門(也稱市門、管門、館文門,久廢)、水西門(通濟門,現存)、臨江門(現存)、西津門(威武門,俗稱西門,現存)、朝天門(建國後毀)、拱北門(久廢)、朝陽門(久廢)。老城區內圍先為建安縣城,後為建州城的“子城”,至五代時,裝修為閩國皇宮的紫禁城,有4座城門,分別為:永慶門(久廢)、雙門(今五鳳樓,俗稱鼓樓,現存)、昭化門(久廢)、豐樂門(久廢)。城南建安郡舊址還有8座城門,分別為:東平門(久廢)、東安門(久廢)、通海門(久廢)、鎮南門(久廢)、建寧門(久廢)、建德門(久廢)、朝江門(久廢)、興吳門(久廢)。

細說

關於建甌古城門這個話題,最後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建甌城本身就是一座古城門的歷史博物館。理由有五:

一是古城門數量之眾,令人咋舌。建甌歷史上古城門的數量,不重複不同屬性完全獨立存在的古城門,居然有24座之眾,這不要說在福建,就是在全國範圍來說,也是一件令人咋舌的奇觀。

細說

二是古城門等級之高,令人嚮往。建甌古城門的最高等級是五代閩國王延政稱帝時所築的都城。外城延袤達10千米,12個城門;內城以“子城”為基礎,重裝為皇宮紫禁城,4個城門,內外城總計16個城門,規模宏大。至今仍然保留下來的五鳳樓,就是一座典型的皇城南大門儀制的建築典範——三個拱門道,壯觀又雄偉。

細說

三是古城門類型之全,令人關注。建甌歷史上的24座古城門中,從漢至今,有建安縣城,有建安郡城,有建州州城,有殷(閩)國都城,有建寧府城等,可謂各類不同等級和屬性俱全。容各種不同類型的城門建築於一身,且有個案保存至今,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有和罕見的現象。

細說

四是古城門現存之幸,令人驚歎。飽經歲月滄桑的千年古城,建甌現存下來的仍有6個古城門,它們是威武門、臨江門、通濟門、廣德門(擬回填地下)、通仙門、五鳳樓(原為建安縣城的南門,名叫雙門;後為閩國都城皇宮的南大門)。

細說

五是古城門工藝之精,令人震撼。建甌城的24個古城門,因為類型和等級不同,又經歷了不同歷史時期,個個都有鮮明的建築特色。其中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和具有代表性的是通仙門。通仙門集中體現了我們南方城門建築精緻風格,北方的城牆一般是呈一字形,攻防面對面一字展開,而通仙門呈“凹”字形,三面防守呈包圍狀,易守難攻。城牆內還設置了三道坳坎作為退守伏擊的防線,有時還可以故意讓部份敵人進入城門,放下閘門,在城牆內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包圍圈,敵方便進退無路了,“甕中捉鱉”這個詞就是出自這裡。這樣的設計不由得讓人驚歎古代築城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非凡智慧。

(作者:賴少波,現為建甌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主任。全文發表在《武夷文化研究》2016年第四期)

閩源快訊

2020年新年伊始,由南平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政協建甌市委員會聯合編輯的《峻節德民·楊峻德》一書,由海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全書分20個章節,17萬字,詳細記述了楊峻德烈士投身革命、不屈不撓、甘灑熱血、英勇壯烈的一生。《峻節德民·楊峻德》一書,全方位真實再現了楊峻德的人生軌跡和革命歷程,詮釋了他為了信仰、慨然擔當、捨身為民、矢志興邦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值此全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峻節德民·楊峻德》的出版,為建甌的紅色文化教育增添了實實在在的學習讀本,意義重大。(詹水金、黃悅、範小輝)

2020年元月1日晚,為打響建甌這張響噹噹的傳統美食招牌,同時進一步提升"閩之源·古建州"這一富有厚重底蘊的地標產品之美譽度,在建發購物中心街心廣場,我市成功舉辦了“建甌首屆板鴨文化旅遊商品購物節暨建州琴行新年晚會”。晚會琴樂歌舞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贏得了在座嘉賓與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晚會中還穿插建甌板鴨歷史文化知識有獎搶答,建甌板鴨同業公會會長葉國潤一邊速說板鴨烹製技巧一邊與觀眾互動問答,隨著不斷送出的一份份美味誘人的"饞潤"鴨禮獎品,將現場氛圍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潮。(黃悅、鄒季強、範小輝)

2019年是建甌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主打的紅色文化年,全年紅色文化主題系列活動可謂精彩紛呈,成果豐碩。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紅色文化宣教全媒體全覆蓋。二是紅色文化觸角有深度有廣度。三是紅色文化活動系列化主題化。建甌是閩北革命的策源地,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閩北游擊區的重要一翼,是中國東南抗戰的重要支點,是福建“紅旗不倒”的革命老區之一,還是解放大軍十兵團進軍福州的前進基地和指揮中心,為革命勝利作出重要貢獻。建甌史志人辛勤耕耘、銳意進取、勇於創新、千方百計致力於將我市的這筆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挖掘好、研究好、利用好、宣傳好!(薛穎、黃悅、範小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