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說到中國的園林,大致可以分為以北京為代表的皇家園林、以江蘇為代表的江南園林、以廣東為代表的嶺南園林等幾大類型,若要論名氣,蘇州園林絕對算是中國一絕,市內的留園和拙政園不僅同屬江南四大名園,在中國四大名園中也獨佔其二,所以絕對可以算是江南園林及中國園林的經典代表。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江南的園林以蘇州為甚,但其它城市也不乏優秀的園林,比如南京的瞻園便是其中之一,與蘇州的留園、拙政園齊名,同屬江南四大名園之一,不僅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而且設計也非常精緻,有著“金陵第一園”的美譽。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瞻園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也是唯一開放的明代王府,素以假山著稱,名字源於歐陽修的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早在明代被被稱為“南都第一園”。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細細說來,瞻園的名頭非常大,不僅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而且他的修建者也是鼎鼎大名,最早是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朱元璋自稱為吳王),後來念及功臣徐達“未有寧居”,特地將這座吳王府賜給了中山王徐達作他的府邸花園,否則說他是皇家園林也不為過。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這座園林賜給徐達之後,又經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繕與擴建,至萬曆年間已初具規模(當時的面積比這大得多,連現在的白鷺洲公園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即便明朝遷都北京之後,這座園林依然很有名氣,有南都第一園的美譽。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到了清朝,這座明朝的王府又被改為江南行省的左布政使署,乾隆皇帝下江南的,還曾駐蹕此園,並且還給這座園林御題了“瞻園”這個匾額。後來清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之後,瞻園又先後成為東王楊秀清的府䣌、夏官副丞相賴漢英衙署和幼西王蕭有和的府䣌。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遺憾的是,清同治三年,清軍奪取天京(南京),瞻園毀於兵燹。雖然後來多次重修,但已非原園景況,範圍日漸狹小,花木凋零,峰石徙散。解放後中國著名古建專家劉敦楨教授主持瞻園的恢復整建工作,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格局特點,而且還充分地運用了古典園林的研究成果,推陳出新,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優秀的造園藝術。歷時6年,用太湖石1800噸,使瞻園面貌一新。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後來,作為曾作過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的府䣌、夏官副丞相賴漢英衙署和幼西王蕭有和的府䣌的瞻園,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順理成章的遷入其中,成為瞻園的重要部份。87年版《紅樓夢》、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等先後來此取景,成為著名的影視拍攝基地。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現在的瞻園不僅位列江南四大名園和中國十大名園之列,而且已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A級旅遊區景,是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的核心景區之一,也是南京最著名的園林代表,每天都有許多來自國內外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瞻園雖然只是原瞻園的一小部分,但依然頗具特色,整個瞻園坐北朝南,縱深127米,東西寬123米,全園面積251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園林綠化面積15500平方米。園內有喬灌木810株,竹類面積400平方米。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瞻園大門上懸一大匾書“金陵第一園”,據說是前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題。大門在東半部,大門對面有照壁,照壁前是一塊太平天國起義浮雕。山、水、石是瞻園的主景,東瞻園有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展區、水院、草坪區、古建區,西瞻園有西假山、南假山、北假山、靜妙堂等景點。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瞻園的後院有一個水塘,水院的中心為二開間歇山頂二層樓的一覽閣,閣匾額系張愛萍將軍書寫,站在一覽閣上,可遠眺近覽,全園盡收眼底。曲徑通幽,假山林立,江園園林的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瞻園的假山是一大特色,全園面積僅8畝,而假山就佔了接近一半(約3.7畝)。大的假山一共有兩處,分別是南假山和北假山,全是假山堆疊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積之大,確是巧奪天工。南假山的假山上伸下縮,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鉗住水面。進入假山內還可看到暗處有仿自然石灰岩的溶蝕景觀,懸墜了幾塊鐘乳石,造成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觀。山上的植物讓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機,水池東北各有古樹兩株,栽種於明代,已飽經600年風霜,紫藤盤根錯節,女貞翠綠豐滿。另有牡丹、櫻花、紅楓等點綴其間,襯托了南石山秀麗多姿的特色。

南京有座園林是朱元璋為徐達而建,後來乾隆皇帝又為其題寫了園名

瞻園以假山聞名,以趣石取勝,假山是全園的主景和骨幹,南部是全園的制高點,採用土、石並用做法由絕壁、主峰、洞盒、山谷、水洞、瀑布、步石、石徑等組合而成,表現出“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藝術效果,達到雄壯、峭拔、幽深、自然的意境正是“循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而另一邊則有歲寒(或“三友”)亭、扇面亭隱黔在香樟、女貞等常綠喬木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