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山路鬆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拾畫筆記

每個人的生命際遇總會遇到煩憂、喧囂、苦悶,或者夫妻關係不和,或者同事關係不睦,家庭、事業,親情、友情、愛情,似乎總有無盡的煩惱困頓著我們的生命。或許,我們可以在唐寅的《山路松聲圖》中尋找到解決之道:“試從靜裡閒傾耳,便覺衝然道氣生。”唐寅用盡一生道破了“心生”之理,“道氣”是山水之氣,道氣生,則心氣生。山水有道氣,足以慰藉心靈。


我們看整個中國繪畫史,常常會有一個感受,那便是中國的山水畫從最初的人物畫脫離出來之後,逐漸站在了中國繪畫的舞臺中央。特別是五代北宋開始,山水畫更是邁入到了一個巔峰。而自元代文人畫以一個獨立的角色走入繪畫史的舞臺之後,文人山水畫更是成為了文人們“託物言志”的一種手段。我曾問自己,為什麼偏偏是山水畫更受文人青睞?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在唐寅的《山路松聲圖》裡有答案。


唐寅,明四家之一。在電影電視劇中,往往以風流才子形象示人,特別是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更是膾炙人口,以至於很多對藝術史不甚瞭解的人常常認為唐寅就是周星馳飾演的電影中的形象。歷史中的唐寅,談不上出身顯赫,其父親在當地經營著一點小生意,勉強維持家庭。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唐寅,的確表現出瞭如同影視劇中所演繹的那般的才情。1485年,十六歲的唐寅即以蘇州府試第一名的身份進入府學讀書,而後於1498年參加鄉試獲得第一。唐寅便成了鄉人口中的唐解元。這一年的唐寅,不過二十八九歲。在那個時代,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了得。


但是,幸運女神並沒有偏愛這位青年才俊。踟躕滿志的唐寅第二年入京參加會試,卻“捲入徐經科場舞弊案,坐罪入獄,貶為浙藩小吏。從此,喪失科場進取心,遊蕩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鄧曉東《唐寅研究》)。1515年,唐寅得罪寧王朱宸濠被抓,而後被放,從此為人處世便愈發地謹慎,也是自此懂得了醉心山水之間。《山路松聲圖》的創作時間大概是1516年之後,這幅作品大概是贈送給當地父母官吳縣知縣李經的作品。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一、《山路松聲圖》:靜裡閒傾耳,衝然道氣生


《山路松聲圖》,絹本設色,縱194.5釐米,橫102.8釐米,現藏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作品上方有唐寅題詩:“女幾山前野路橫,松聲偏解合泉聲。試從靜裡閒傾耳,便覺衝然道氣生。治下唐寅畫呈李父母大人先生。”後鈐“夢墨亭”、“南京解元”、“逃禪仙吏”。


畫的下方為瀑布溪流匯聚而成的山潭。瀑布順利而下,在山潭水面上激起浪花朵朵,一圈圈由細筆畫出來的線條足以看到唐寅在線條表現上的優雅。我們似乎能夠在唐寅的許多仕女畫中看到這種婀娜多姿的線條形態。左側的山腳,畫滿了蘆葦蕩,這些蘆葦稍稍向著右側傾斜,以順應水流的方向。逸秀的用筆,讓這些蘆葦葉子顯得格外爽利自然。下方中間處為瀑布下的石頭。這些石頭在畫法上應該是直接承襲其老師周臣而來。收藏家王季遷在談到這幅作品時認為這種石頭的尖角只有在周臣體的畫中才有。所以總體上,這幅作品是周臣一路的。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1


我注意看左側橋頭的樹的畫法,樹幹中間有許多扭曲的線條,我們通過對比周臣在《柴門送客圖》中樹的畫法便可以看出端倪。的確,樹的畫法趨於一致,並且樹葉的畫法同樣保持著一隻的風格,只不過,在唐寅手中,他的表現顯然更加雅緻脫俗。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唐寅的成就要高於其老師周臣的緣故。但是,追溯源頭,這種技法又是源自於南宋“李劉馬夏”一路。特別是樹葉的畫法,明顯取自夏圭,但是唐寅有所發展,在夏圭的基礎上更加隨意,少了些刻畫。


木橋上畫有兩人,一名書童模樣的少年抱著琴,跟在前面的先生後面。前面的先生似乎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而書童則有點心不在焉,他正回頭向上看著,興許是被山中鳥兒的叫聲所吸引。兩三株古松枝葉繁茂,如同巨大的傘蓋在木橋的上方形成一大片華茂的景象。由這些古松以及唐寅的自題文來看,這或許是一幅祝壽之作。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2


橋頭一塊巨石遮擋著橋與右側山腰處的路,圓筆勾出石塊的輪廓,石中略施皴染,形成石頭的明暗面。而石頭的明暗面又能自然地與左右兩側的明暗形成有效地過度與統一。一般認為唐寅畫在絹上的作品多為院體畫,但是這幅畫顯然比起傳統的院體畫更加地逸筆草草,這種屬於唐寅的精神,也讓他模糊了職業畫家與文人畫家的界限。


畫面右側,水潭旁,低矮的土地上畫成片的茂林。為刻畫遠近關係,這裡的樹和山中古松的畫法有所不同。更多的水墨染出枝繁葉茂的效果。在這片茂林中,掩映著兩座房屋。我們無法看到房屋的全貌,只能看到露出房頂的形態。大概是為了凸顯出隱居的主題,故而畫上了房屋。不過,筆直的線條所畫出的屋頂,在這裡出現得稍微有些突兀。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3


整幅作品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面的部分由清泉山潭、茂林古松,以及木橋隱士組成。而上方則是山巒。我們縱觀這幅作品的上下部分,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到一種下緊上松的層次,且在筆墨的使用上,下面也趨於刻畫,而上方更加的隨性自然。我們細看唐寅在這裡的山巒畫法,雖然也是源自斧劈皴一路,但是在這裡,唐寅明顯使用了一種趨於自己風格的皴法,這些或短或長,或粗或細的皴筆中,是唐寅對自然山水的獨特性靈感受。


再看遠山的表現,外輪廓線條和山體內部的淡墨融為一體。這種畫法我們在馬遠的《踏歌圖》中亦有所見,但是唐寅比馬遠做得更為圓潤內秀。為了襯托和對比出遠山,唐寅有意在下方畫了兩個幾何體結構的山石。其中一款頂端為平整形態。另一座則呈現出尖角形態。這種一尖一平的對比,極大地豐富了畫面的趣味性。山石頂端盤繞的枝葉藤蔓,有很好地裝飾性,也是在有意凸顯出山的潤秀之美。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4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5


二、于山水間,尋心靈的慰藉


畫面上方空白區域的右方,為唐寅自題詩一首:“女幾山前野路橫,松聲偏解合泉聲。試從靜裡閒傾耳,便覺衝然道氣生。治下唐寅畫呈李父母大人先生。”唐代羊士諤曾寫有“女幾山頭春雪消,路傍仙杏發柔條。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悵回車上野橋。”可以看出,唐寅的這首詩與羊士諤的這首有許相似之處。唐寅還曾作有《春遊女幾山圖》題詩:“女幾山前春雪消,路傍仙杏發柔條。心期此日來遊賞,載酒攜琴過野橋。”更是直接由羊士諤詩而來。唐寅題詩,表現了畫家對山水自然的嚮往之情,寄希望於能夠遊弋山水之間感受“衝然道氣”的理想隱居生活。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6


1516年,唐寅與吳縣知縣李經有交集,併為李經寫有《長洲高明府過訪詩》。這幅作品自題文中的“李父母大人先生”中的“李”大概指的就是知縣李經。唐寅為何為李經作這幅畫不得而知。如果只是作畫不做那首題詩,或許可以看做是一幅祝壽之作,而題詩則非常直接地直抒胸臆,似乎意有所指。


畫這幅畫時的唐寅大概在50歲左右,已經處於生命的最後幾年。這段時期的唐寅,生活陷入貧困,並在1515年開罪寧王導致被關,而後假裝瘋癲才釋放出來。可以想見的是,晚年的唐寅在貧困之中,內心仍舊是不自由的。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7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8


對於唐寅而言,尋求內心自由的唯一方式,大概就是如同詩中所說的“試從靜裡閒傾耳,便覺衝然道氣生”。這兩句詩揭示了唐寅晚年生活的心靈追求。天地萬物,人世蒼蒼,唯有自然山水具有無限的包容。在山水之中,人的生命可以很從容,可以很自在。畫面中的文士,抬頭傾聽瀑布的聲音,一種音樂感頓時從畫面之中飄出來,縈繞在每位觀畫人的耳旁,直入心房。


人在山水之間,顯得如此渺小。人,既然是如此渺小,那麼人世間的那些困頓便也算不得什麼。這種精神,我們讀北宋幾位山水畫大師的作品時同樣能夠有所啟迪。諸如范寬所作的《溪山行旅圖》,如同巨碑般的山巒,矗立在人的面前,一種強大的壓迫感,讓人頓時覺得我們人渺小如微塵。那些山腳行走的旅人,更是如同一粒微塵。


在唐寅的《山路松聲圖》中,人雖然相比北宋山水有所放大,但是就精神而言,唐寅傾向於讓人在山水之間尋找慰藉,而不是讓人徹底地在大自然中感到無能為力。山水經過五代北宋南宋,直至元代明代,已經有了一個“人性化”的演變,這就是真山水和畫山水之別。關於這兩者之別,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記:“以溪徑之怪異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文人的山水是超越自然的山水,是生命中的山水。在這樣的生命山水中,唐寅尋找的是獨屬於自己的天地,在這天地中,足以慰藉心靈。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9


唐寅《山路松聲圖》:人世有煩憂,山水可慰心

唐寅《山路松聲圖》局部10


三、人世煩憂,山水慰心


我們每個人時常會有這樣的生命體驗。當我們心情不佳時,如果身處山水自然之中,便會感覺神清氣爽。是我們的煩心事消失了麼?不是,只不過是當我們身處在山水中時,那些人世的煩惱與喧囂在山水中得到了純化,自然而然,我們也便覺得那些困擾、煩惱、喧囂,不再那麼重要。


2014年的夏天,我在湖南南嶽衡山駐足一個月。那個夏天對於我來說,是清涼的,是心定的。在祝融峰峰頂看雲山雲海,在千年古剎福嚴寺聆聽千年銀杏在山風中竊竊私語,在福壽寺與法師喝茶對飲。彼時彼刻,我已全然不在意都市裡的煩擾、喧囂。於我而言,那一個月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


人世難免有喧囂、煩擾,如何派遣內心中的煩憂,有的人會選擇美食慰藉心靈,有的人會選擇找朋友傾訴,有的人會選擇讀書寫字,有的人會選擇喝酒消愁。然我以為,唯有山水才能真正讓我們得到生命的清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