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隔兩天吃一頓好,還是天天頓頓吃對身體好?

全之眼


承蒙邀請。“肉”不知從何時期成為了大家不願意談及和多吃的一種食物,現代人中患高血脂、糖尿病、痛風等基礎慢性疾病的人不在少數,所以大家都在刻意遠離肉食;更何況豬肉本屬最常吃的“紅肉食品”,食用過量甚至會給身體增加致癌的風險。然而,肉並不能一點都不吃,長時間單純吃素不吃肉會給身體帶來較多麻煩;具體說到大多數人愛吃的“豬肉”,要吃,更要健康“品鑑”。



長時間不吃肉並不可取:

長期不吃肉,就會導致身體缺乏多種營養物質,而營養素的長期缺乏,就會給身體增加一些“煩惱”。

長期不吃肉,缺乏維生素B12,皮膚等身體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身體加速衰老;缺少蛋白質的攝入,無疑會影響機體強大的免疫力;缺少血紅素鐵的補充,引起缺鐵性貧血等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時間的延伸而突顯。

也就是說,“長期不吃肉”的理念存在養生誤區,並不可取。


豬肉是一種不錯的肉食: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數據顯示,同等重量下的各種肉食,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是羊肉和雞肉的5倍還要多,是常見牛肉的4倍多;而且豬瘦肉中所含的血紅素鐵、維生素A、優質蛋白質等營養素同樣可圈可點,吸收率較高。

豬肉,每天都該吃還是隔一天吃一次?

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請大家根據自己的飲食生活制定吃肉計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推薦每週食用畜禽肉280—525克,每日攝入肉食40—75克,攝入不同品種的肉食,適量食用。


豬肉,每日少量食用可以,吃一點瘦肉沒有問題;如果您今天吃了魚肉、雞肉或者其他肉食,不吃豬肉同樣可以,隔一天、兩天再吃沒有問題,至少滿足單日的推薦食肉量即可。

針對現代人的生活來說,不建議大家每天都吃肉,特別是豬牛羊肉等紅肉,更推薦您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魚蝦海產品和去皮禽肉。

吃豬肉,有些問題還是要強調:

  • 豬肉,可以吃,但要吃“優秀的部位”:

沒錯,豬肉雖然可以吃,但要“挑著吃”。豬肉吃瘦不吃肥,肥肉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經常大量攝入對身體不利,會離肥胖、高血脂、痛風等問題更進一步。

除此之外,內臟肉食可以“少吃”,因為其中所含的維生素A和血紅素鐵的確“高肉一等”,限量限次更健康,每週食用不超過兩次,每次食用不超過50克。


  • 烹調豬肉,請這樣做:

烹調豬肉,推薦選擇“不額外加油的烹調方式”,類似蒸煮燉等低溫烹調方式,減少脂肪攝入量,還原肉食的本真美味。

另外,烹煮肉食的過程中,請嚴格控制食鹽的添加量,肉類當中所含的鈉本身不低,還要注意撇去表面浮油。

烹煮肉食,請儘可能多的搭配素食,特別是那些高纖維且低脂的食材;新鮮蔬菜、菌菇類食品、豆製品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提醒大家,無論您吃的是哪種肉食,無論您品鑑的是哪種美味,請您限量攝入,單日吃肉的量要控制在“40—75克”之內。

豬肉,美味且家常的肉食,不吃不可,少吃是法則;靠譜烹調,健康食用,請您“好好吃肉”。


王思露營養師


很幸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小劉妹妹愛美食的主播小劉!

關於豬肉是隔兩天吃一頓還是頓頓吃比較好,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對大家有用!

豬肉是大家比較常見的食材,做法比較豐富,煎炒烹炸都可以!

豬肉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蛋白質,人體需要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可以從豬肉獲得,但是豬肉裡也含有脂肪,又是高能量食材!

現在社會進步生活條件提升,大家吃的東西多重多樣,不止豬肉一種,獲得維生素和蛋白質的渠道也多樣化,我感覺沒有必要頓頓吃豬肉🐷,可以隔三差五吃一些,換換口味,換換食材!

不管是什麼好東西吃多了總會不好,自己和孩子都會膩,食材多樣化,我們需要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會更好的得到!

我建議不管是豬肉🐷還是其他肉我們都不要頓頓吃,其實我們的選擇真的很多,可以給家人多吃些魚🐟蝦,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鵝,蔬菜和蛋類




小劉妹妹愛美食


Hi,我是“不負美食好時光”,非常高興與大家一起參與回答這個問題。

豬肉是隔兩天吃一頓好,還是天天頓頓吃對身體好?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豬肉吧。豬肉,性味甘鹹平,含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的微量元素,可以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營養滋補。所以吃豬肉對身體好,值得肯定,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度”的控制,所以頓頓吃肯定不行;隔幾天吃一頓?因人而異哈。

豬肉,頓頓吃會膩,雖然它可以做出上百道菜,東坡肉、梅乾菜扣肉、魚香肉絲、鍋巴肉片、各種肉包子等,但是本質畢竟都是豬肉啊!

天造萬物,物種豐富,營養互補。現在我們處於大好時代,雞鴨鵝豬牛羊魚蝦貝,各種水果蔬菜應有盡有,每天每頓葷素搭配不重樣都有可能,這樣吃飯這件事就變得豐富了,那麼人生也會慢慢變得豐富多彩啦!

好啦,今天就聊到這兒吧,想要了解更多好吃好看又好玩的快手明星食譜嗎?快來👏關注“不負美食好時光”,一起“享用”關於美食の有趣靈魂和有用知識吧!另外喜歡我的回答就給我點贊👍喲!謝謝🌹


不負美食好時光


人力每天都要補充蛋白質,豬肉一定要選精瘦肉才是最健康的而且要搭配蔬菜放在一起製作成菜品,這樣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才是最佳的選擇,可以頓頓鬥吃,但是一定要適量,不能吃太多。

最好是選擇全瘦的裡脊肉,雖然那樣炒菜並不是特別的香,但是裡脊肉比較瘦,發胖的幾率會降低。

可以用豬肉炒一些各種各樣的青菜,這樣才健康嘛。

像這種肥肉就不可以總吃了,你可以一週吃一次解解饞,但是要經常去吃的話,那會吃出三高。

還有過油油炸之後的豬肉,這樣吃的話熱量會特別的高,長期吃的話對身體也不好。

特別是五花三層的紅燒肉,這種豬肉特別的下飯吃上它之後,那一定會胖三斤。

所以豬肉一定要吃精瘦肉,每天吃頓頓吃都可以,如果想吃肥的油膩的,那一週吃一次就行了,想減肥的朋友們,最好不要吃肥肉!


我叫林胖兒


最近,一個剛從四川出來做護工的農村婦女,她剛向國家收購站賣了她用5個多月時間養成的十六頭豬。她告訴了我一個很多很多人都知道,又有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公開的秘密:病從口入,現在人們吃的很多東西,不可能不讓人們快速走入“悲慘世界”。

  她說,十幾斤重的小豬養到200至300斤的成豬,只需5到6個月,“現代化”高速養豬法已完完全全普及到成千上萬個各種各樣養豬專業戶。不管大豬,小豬每天都要吃2斤至3斤飼料,分2頓喂。飼料是用100斤糧食拌幾十斤添加劑。一切奇蹟都在添加劑中。小豬從10多斤到50多斤,吃了拌有添加劑的飼料,每天長1斤多肉,這時侯的豬還有精神在豬圈中跑幾圈。但是,隨著這種拌有添加劑的飼料攝入時日的增加,小豬長到50斤以上時,每天也吃2至3斤飼料,開始大量喝水,每天要長2至3斤肉,這時的豬開始出現24小時幾乎都在睡覺的現象。除了吃食時,被人打醒。

  為了讓豬毛髮發亮,漂亮,賣出好價格,豬長到100斤的時候,每天每100斤飼養除拌入添加劑外,還要加入幾斤化肥尿素顆粒。化肥是給土地施肥的也拿來餵養動物。這種靠喂拌了添加劑的飼料快速催肥的豬,必須在200斤至300斤左右賣掉,否則豬就站不起來了。這飼料裡添加劑的主要成份: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藥,等大量藥物。這一鐵的事實,所有的養豬專業戶,都非常非常清楚。為此他們自己大都不吃用靠添加劑催肥而養出來的豬,而專門養幾頭豬(有記號的),從不喂拌有添加劑的飼料,供自已家人食用。

  請看兩種餵養方法對比:

  1、喂添加劑的豬(供給社會用)

  2、不喂添加劑的豬(供自已家人食用)

  1、喂添加劑豬(一天吃2至3斤拌添加劑的飼料)

  2、不喂添加劑的豬(一天吃7至8斤不含添加劑的天然飼料)

  1、喂添加劑的豬(除吃飼料,喝大量水的一點時間外,

  幾乎24小時都是睡覺)

  2、不喂添加劑的豬(不停在圈裡運動,用水正常)

  1、喂添加劑的豬(5至6個月就長到200至300斤)

  2、不喂添加劑的豬(需12個月才長到200斤)

  拌入添加劑的飼料,1.3元l斤。國家收購成豬價格每斤4元,她5個月下來,除了成本,每月收入幾百元。如果採用傳統方法養豬,不靠添加劑短時間內催肥,百分之百要虧錢。

  她還告訴我:所有雞、鴨、魚、牛、羊餵養全都採用這樣類似的“組合飼料”。我們國家僅靠短短几年時間就成為全球產肉第一大國,靠的就是專門使用添加劑催肥催長的各類“現代化”的養殖專業戶,這是鐵的事實。

  在這裡,我只想說說最害人的食品確是我們吃得最多的--豬肉以及豬肉製品。

  在農民心裡,什麼樣的飼料才是好飼料呢?答案是:

  1、豬吃了長得快的飼料!

  2、豬吃了長得皮紅毛亮的飼料!

  3、豬吃了馬上就睡的飼料!

  4、豬吃了糞便是黑色的飼料!

  農民一般就把這幾個標準綜合起來確定一種飼料的好壞。這麼一來,讓飼料廠家和銷售商絞盡腦汁的問題出現了:怎麼樣才能使一種飼料能達到這幾種效果呢?當然通過平常的在飼料中添加魚粉,豆粕的方法是肯定行不通了,只有找“捷徑”來達到目的。

  1、在飼料中添加激素刺激豬的生長速度,而這種激素肯定要價格低廉,價格低廉也就決定了這種激素非常低劣,這種低劣的激素對人體有很大的害處,特別是對發育的年輕人,能使不到年齡的女孩子提早來月經,使老年人誘發疾病等等。

  2、在飼料中添加砷製劑來使豬皮紅毛亮。砷,這不要我說了吧?誰都知道是劇毒品。(農民以為皮紅毛亮是有營養的表現,其實是豬輕微的中毒)

  3、在飼料中添加鎮靜劑,如本巴比妥等催眠鎮靜藥。有的人吃了豬肉有昏昏欲睡的感覺就是這個原因,長期吃這種豬肉使人的頭腦遲鈍。(農民認為豬吃了睡覺是好飼料)

  4、更加好笑的是,不知道為什麼農民認為豬拉黑色的大便也是好飼料的特徵,其實正常的***是黃褐色的,因為農民有此愛好,所以飼料廠家就拼命的添加高銅,這樣才能使大便變黑。豬肉中含有高銅,人過多的食用對智商和健康有巨大的影響。

  用含有大量藥物、化學制劑的添加劑來餵養各種有血有肉的動物,人類的貪婪使各種動物生命變得如此之短,再短。而整天食用這些動物的人類呢?這些化學藥物、化學制劑也會被人攝入體內,在人體內沉積,對人體的生長髮育造成極壞影響,誘發人體產生各種長期的不適症狀、痛苦病症以至於最終誘發癌症。

  看了上面我說的,大家心裡應該有數了吧。

  另外,告訴大家:豬肝,豬血,豬肺是含毒素最多的,最好不要食用!


鄉村馬雨


個人認為,吃豬肉跟自己的愛好和工作來決定多久吃一次。

如果自己就好這囗,那就天天吃點,只是要控制量,大家都知道,豬肉含脂肪較多,吃多了易長胖,還容易得三高。

另外還要根據你工作的性質來定,如果你天天坐辦公室,都是幹腦力活,相對來說,吃豬肉的次數可以減少點。

當然,也要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來說,有些人確實經濟條件不太好,和生活環境不太方便,就可以隔幾天吃一次。

我本人差不多二天就要吃一次,因為如果二天都不吃肉,吃飯時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當然,不吃豬肉也可以吃點其它的葷菜,比如魚,雞,蝦等。



老遊烹飪


這問題倒是挺有意思的,豬肉不一定天天吃,因為我們還有更多的肉類可以選擇,如牛羊,雞鴨鵝,魚蝦蟹貝。首先我們要清楚肉類到底能為我們提供什麼?

肉類中最有益的成分應當是優質蛋白、血紅素鐵。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大多吸收和利用率都很高,對人體來說意義重大。很多素食者由於長期無法攝入動物蛋白,蛋白質吸收率較低,體內利用率較低,因此很可能出現蛋白質缺乏的症狀;血紅素鐵也是動物紅肉中含量豐富的成分,肌原纖維中富含豐富的亞鐵離子,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十分有利,同樣的,長期不吃肉的人群,更容易出現貧血症狀,尤其是節食減肥拒絕肉類的女性朋友。那植物中富含鐵的難道不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它們的吸收利用率較低,含量也不高,吸收還受到植酸、鞣酸等阻礙,補鐵效率低下。

除了蛋白質、鐵元素,肉類還提供部分脂溶性維生素成分,如部分維生素B族,維生素D等,肉類有一定能量、脂肪含量,還能提供膽固醇等成分。動物性食物中的硒元素含量較高,硒元素是一種抗氧化較強的礦物質,人體不可缺少,它能維護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所以,總體來說,肉類對人類來說其實還是挺重要的食物,是豐富的營養來源。膳食指南其實也推薦每日還是應當攝入肉類的,不過注意控量,每日的肉類攝入45~70g為宜,大概就是手掌大小的量。


有不少中老年朋友、三高、肥胖患者很忌諱天天都吃肉的習慣,因為總覺得肉脂肪多、膽固醇高,對健康不利,其實可並非如此,要說真的肉類對人體產生了不良影響,如提供的飽和脂肪過量,熱量高,那也是在吃過量了的情況下,每日適當肉類的攝入對人體沒有什麼不良影響。

我們對“飽和脂肪”、“膽固醇”的誤會太深了,其實飽和脂肪並非有害的脂肪,它們被稱為“中性脂肪”,適當攝入能夠為我們儲備能源,保護關節、骨骼、預防便秘,還能增加食物的香味,提高食慾,滿足大腦,提高飽腹感,只是過量飽和脂肪的攝入可能會誘發肥胖,更容易引起其他慢性疾病,但它的本質並不會對人體有不利威脅;膽固醇也並非是人體不需要的物質,更不是有害成分,我們的體內各種膜結構離不開膽固醇的參與,缺乏膽固醇我們根本無法生存,膽固醇也並非從食物中獲取多了,就會誘發高膽固醇血癥,更多的高膽固醇血癥可能是因為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共同決定。

當然,也並非說每天就必須要吃肉,不吃肉也行,但為了滿足肉類提供的營養成分。我們也需要選擇其他代替品,例如優質蛋白,我們可以用蛋奶、大豆類、豆製品代替,鐵元素可以適當吃點動物肝臟、動物血,同樣是補鐵的能瘦。脂溶性維生素同樣能在蛋奶、動物內臟中得到。更不是說每天都要吃豬肉,豬肉中的飽和脂肪相對是肉類中較高的,我們還可以有更多選擇,例如脂肪含量更少的牛肉、禽肉,還有魚蝦肉。對於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來說可多選擇魚蝦肉來吃,比起豬肉,它們可能更利於控制體重,而且富含ω3脂肪酸,有助控制血脂。

最後要注意的還有一點,就是少選擇“加工類肉製品”,例如午餐肉、火腿、香腸、水發肉類、罐頭肉等等,這些肉類被列為了2B類致癌食物,也就是說長期食用甚至是有可能致癌的!這些肉類的特點是添加成分較高,如食鹽、防腐劑成分,高濃度食鹽攝入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禍首,防腐劑中如亞硝酸鹽,攝入過量同樣對健康不利。


只有營養師知道


如果能夠合理的利用健康的攝入量,每天吃幾頓都可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的畜禽肉為40~75g,從健康的角度上來說吃精瘦肉是最好的,在這個範圍之內的,想吃幾頓吃幾頓,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說了,一頓都不夠塞牙縫,還能吃幾頓,但是健康本身就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不過如果覺得一次吃1兩左右實在是太不過癮了,想要集中吃也吃可以的,一週兩次,一次可以吃上半斤,但是還是要注意精瘦肉為主。

另外如果吃了畜類的肉,建議其他的肉類最好就不要吃了,不過可以吃魚肉或其他海產品,同樣也是每天40~75g,或者也可以每週吃兩吃,每次吃半斤,這樣更有利於健康,只要在健康合理的範圍,任何的食物其實都能幫助促進身體的健康,如果一定要提醒注意的,那就是烹飪的方式,儘量少用油炸,多用蒸煮燉。


不過對於有基礎性的疾病的人,比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或者有慢性疾病的人,建議吃肉的時候不要一次吃太多,尤其豬肉中的脂肪含量較高,吃的過多不利於血管的健康。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喜歡吃肉的覺得頓頓無肉不歡,吃素的人素到你懷疑人生。而我就是中間那個,適量葷素搭配健康就好。



歡歡65722


大家好,很高興能參與回答這個問題,豬肉可以提供我人體必須的營養元素,但是任何好的食材也不能多吃,長期吃豬肉有以下害處


1.豬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如果長期過量吃豬肉,特別是肥肉,如果患高血脂、高血壓,甚至心腦血管疾病。
2.豬肉食用過多可以導致尿酸升高。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fa550ca4dbf4448bd09c2fcfea6b9a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