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轉移怎麼確診,乳腺癌骨轉移的確診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骨轉移怎麼確診?這個問題的前提其實是先要確診乳腺癌,所謂確診,也就是需要病理診斷,比如,乳腺病灶的活檢,或手術後的病理,這才是確診。在確診了乳腺癌的前提下,轉移灶的“確診”其實基本上就是臨床診斷,通常不需要再活檢取病理標本進行病理檢查,比如,對於確診了乳腺癌的病人來說,如果影像檢查提示骨轉移,就基本可以明確診斷為乳腺癌骨轉移,而通常不需要針對這個骨轉移灶進行活檢(其實如果非要較真,嚴格地說,要取這個骨轉移灶的組織標本進行病理檢查才是真正的確診,但通常不必要)。不過,也有例外,如果影像檢查表現並不典型,下不一結論,但是不是轉移,對後續治療安排又非常關鍵,也就是說,不是骨轉移,和是骨轉移,完全決定著治療的走向,比如,如果是骨轉移,則是晚期,不能手術,如果不是骨轉移,則可以手術,而影像檢查又是既不能診斷又不能排除骨轉移可能,這種情況下比較糾結,採取的處理,要麼就是先擱置,以後複查,動態觀察,先按沒有轉移來處理,要麼就是要取活檢來明確到底是不是骨轉移。其他轉移也是如此,比如肺轉移,肝轉移也是差不多的診治思路。


乳腺癌骨轉移的確診方法有哪些?前面說了,轉移灶通常是臨床診斷,通常不取活檢病理,所以包括骨轉移在內的轉移都是通過影像檢查(體表的結節或淋巴結也要查體)來診斷,比如B超,CT,磁共振,PET-CT等等檢查。對骨轉移來說,一般先通過骨ECT進行初篩查,發現可疑轉移灶,針對這個轉移灶進一步安排CT或磁共振或普通的X線檢查也行,或者直接PET-CT檢查也基本能診斷。偶然也需要通過活檢病理來明確診斷。另外,如果生化檢查提示鹼性磷酸酶明顯升高,或者病人有骨痛,要警惕骨轉移可能,得進一步檢查,也就是骨ECT初篩,然後是CT或磁共振檢查來明確診斷。


腫瘤專科醫生


乳腺癌被稱為紅顏殺手,可發生轉移,轉移的方式為局部擴散、淋巴結轉移、血液轉移。最常見的遠處轉移為骨、肺、肝。出現骨轉移可能相應部位的骨痛、包塊、病理性骨折,若出現椎體轉移可能還會出現相應的脊髓壓迫症狀。

那麼,臨床如何發現並確診骨轉移呢?

  • 1.乳腺癌患者若出現骨痛等症狀,或出現高鈣血癥、鹼性磷酸酶升高、乳酸脫氫酶升高、腫瘤標誌物(如CEA、CA153)異常升高。或其他影像學檢查發現可疑骨轉移時,應行ECT等檢查,以判斷是否存在骨轉移。但僅僅骨掃描異常濃聚,不應作為骨轉移診斷依據。

  • 2.ECT檢測見濃聚部位,應對可疑部位行ct或x線檢查,以判斷是否存在骨破壞。
  • 3.MRI敏感性高於CT,但特異性低於CT,MRI在判斷神經血管受壓迫、椎體累及的確切範圍和脊柱穩定性方面優勢更突出,對於瞭解骨轉移的手術和放療適應症很重要。但單純MRI異常不足以診斷骨轉移,應結合其他檢查。
  • 4.骨活檢取得病理是診斷乳腺癌骨轉移的金標準。臨床上對於可疑骨轉移,尤其那些沒有軟組織或內臟轉移的單發骨病灶者,應該行骨活檢以明確診斷。
  • 這裡要說一下,乳腺癌骨轉移是溶骨性病變,有些患者在溶骨病變治療後的修復可以在影像學表現為過度鈣化而被誤診為成骨性改變,對這部分患者應追溯其首次首診時影響片(X線或CT)是否有溶骨性改變。僅骨ECT異常,或僅鹼性磷酸酶或乳酸脫氫酶升高,MRI、CT或X線發現異常者,不能診斷骨轉移。建議3個月內複查骨ECT,如濃聚部位增多者,進一步行確診檢查。骨轉移的療效評估也需要綜合多個影像手段,並結合患者疼痛的客觀評分。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你!


腫瘤科小飛俠


臨床中也時常碰到乳腺癌患者定期複查的時候發現了影像學異常,懷疑骨轉移,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大夫我骨轉移,疾病復發已經到了晚期,我還能活多久。對於患者而言,骨轉移似乎就代表著生存時間短,治療效果差,已經到了病程的末期。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先說答案:骨轉移本身是不致命的,復發轉移並不是說就沒有長期生存的希望。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骨轉移,以及骨轉移的特點:

骨轉移是指一些原發部位在骨組織以外的惡性腫瘤,通過血行轉移或者局部侵犯的方式,轉移到骨組織。疼痛是骨轉移的一個主要症狀,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癥等一系列骨骼併發症。

大多數的惡性腫瘤晚期患者都會出現骨轉移,主要以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肺癌為主。超過70%的晚期前列腺癌,超過55%的晚期乳腺癌、肺癌都會發生骨轉移。因此關注骨轉移也是乳腺癌患者複查時候的重點。常用的檢查方式是骨掃描。

對於乳腺癌患者高復發風險患者而言,一般每年需要查一次骨掃描。乳腺癌發生於脊柱的骨轉移最多,其次為骨盆和下肢長骨。膝、肘關節等較為少見。骨掃描是應用最多的方式,對骨轉移比較敏感。當然,對於一些特殊的案例,也可能需要做CT、核磁、或者PET-CT甚至是骨活檢等,這就要醫生根據具體病情來判斷了。

即便明確是骨轉移,您也別失去信心,腫瘤就是一個持久戰,無論何時,我們都需要有勇敢的心態,狹路相逢勇者勝。且對於晚期乳腺癌,依然有多種治療方式可以選擇,例如:

針對骨轉移,放射治療、骨科手術治療、核素治療(鍶89)、內科藥物治療(雙磷酸鹽類)、靶向治療(地諾單抗)等,都是可選的方案。

此外,也可能需要做抗腫瘤的全身治療。乳腺癌治療方式很多,如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PD-1免疫治療等等。建議您積極配合醫生完善檢查,請主管醫生安排多學科會診,綜合制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總之,乳腺癌骨轉移不等於“末期”,發現骨轉移就放棄治療、任其發展的想法是不對的。多種治療仍然能夠成功控制病情,帶瘤生存!


守護生命光彩


乳腺癌發生骨轉移可以表現為局部骨痛,比如腰椎疼痛,以及病理性骨折。通常可以通過核素掃描,x拍片,CT以及磁共振檢查等,進一步明確診斷。乳腺癌通常表現為乳房出現無痛性的腫塊,可以發生局部侵犯和淋巴結及遠處臟器轉移。常見的遠處臟器轉移包括肺部,肝臟和骨骼等。可嘗試nk細胞回輸


北聯NK生物免疫細胞


乳腺癌骨轉移屬於乳腺癌常見的遠處轉移方式,確診方式如下:

1、影像學檢查:屬於常用的檢查、篩查手段,通過同位素進行骨顯像,也稱骨ECT檢查;

2、核磁共振檢查:適合於骨ECT異常者,可進一步明確疾病;

3、PET-CT檢查:現已廣泛應用於臨床。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專家胡教授,如果您有腫瘤相關問題需要諮詢的話,可以通過後臺私信聯繫到我,我會用豐富的經驗,醫者的仁心為您提供我最大能力的幫助。您的留言、點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支持!謝謝!



骨是乳腺癌轉移的常見部位。症狀主要表現為骨痛,不同部位的骨轉移,還有其他一些表現:跛行,截癱等!骨轉移的診斷主要依據骨掃描,CT,核磁共振,PET-CT等檢查!診斷的金標準是骨質破壞!


乳腺外科醫生周鑫


您好,當癌細胞脫離體內某處原發腫瘤中時發生骨轉移,也簡稱為“骨轉”。這些細胞通過血液流動或淋巴系統進入到骨的某部分併成為轉移性癌細胞。

✦ 骨轉移的主要症狀

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疼痛,疼痛可以是鈍性痛或間接性疼痛,常見表現是骨痛,疼痛程度隨著時間逐漸加重,夜間疼痛為主。

腫瘤骨轉移可導致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癥,脊髓壓迫等併發症。

有些患者受輕微外力作用就會發生轉移部位骨折(病理性骨折),若出現脊柱轉移,還可能會破壞脊髓、神經,嚴重的可能導致截癱。

✦ 如何確診骨轉移?

是不是真的發生腫瘤骨轉移?疼痛並不是評價診斷“金標準”。

病友們如果發現疼痛,要儘快到醫院去做X線檢查、CT檢查、MRI檢查及全身骨掃描;臨床上,將PET/CT和CT檢查二者進行組合檢查,能夠較早發現轉移病灶。

對僅存在於骨髓腔內的早期轉移灶MRI有很高的靈敏度,能準確顯示侵犯部位、範圍及周圍軟組織情況,並可以多平面成像,有助於探尋其他較易行穿刺活檢部位的轉移灶。

早期骨轉移:

MRI敏感性 100%

CT敏感性 62.9%

X線敏感性 48.1%

✦ 骨轉移的預後

骨轉移的出現並不是“宣判”為腫瘤終末期。對易發生骨轉移的乳腺癌,應定期進行檢查,篩選,及時評估病情,採取有效以及最合適患者的治療方式。

大量研究及臨床試驗證明,惡性腫瘤骨轉移後還會有很長的生存時間,但是由於傳統觀念多為消極等待。在患者發生骨轉移後,骨折、截癱等併發症中煎熬直至生命終結,這種做法既無奈,也是對患者的殘忍。

不管是什麼腫瘤,一旦發現骨轉移,一定要及時診治,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針對單發或侷限的骨轉移瘤,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效果更佳。等待,觀望,錯失最佳治療期或者形成多處轉移後,將喪失最佳手術時機。


大醫課堂


乳腺癌骨轉移的最佳檢查方法是全身骨掃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