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m1911能裝備一個世紀,別的同時期的手槍就不行?

墨西哥嗩吶


咱們先看M1911的結構和自動原理

然後再對照一下現代的Glock

他兩都是套筒式手槍,槍管後座式自動原理,槍管偏移式閉鎖。當然,格洛克是內置的平移式擊針,M1911是外置的迴轉式擊錘,但這只是小細節而已,別在意。


勃朗寧大爺開創了套筒式手槍的時代之後,這百多年時間裡,手槍的結構就基本沒怎麼變過,所以M1911從結構上而言不落伍,無非就是大量的鋼部件讓手槍比較重而已。但重也有重的好處嘛~至少看起來威武,而且大質量的手槍也能減緩後坐力

同時,1911的誕生是伴隨著美國人在菲律賓打土著時意識到口徑和停止力的關係。因此它用的是.45ACP(11.43mm)彈,雖然彈道很渣,初速很低,但一槍一個小朋友。這對於手槍這類近距離武器而言至關重要,美軍雖然在80年代已經撤裝M1911,但它的改進型,比如M45A1還是在一些特戰以及海軍陸戰隊中服役。


相比同時期的其他手槍.. 比如挑彈又複雜金貴的德意志小王子Luger P08被結構所淘汰

腐佬到是學了不完整的套筒,但它的開閉鎖是整根槍管起落...腐國人的腦回路真的很清奇。但我想說的是,就算結構沒問題,長得醜也是原罪。

還有你,費洛蒙停止手槍,就你這個打.32ACP和.380ACP的弱雞還好意思叫自己“停止”手槍?自由槍機結構是簡單,但你受不了大威力子彈啊,拖下去

還有意大利格利森蒂,看都不要看,太醜,拖下去。


瘋狗的輕武


別的不行?這個結論從哪裡來的?介紹一款同時期的吧!

勃朗寧大威力手槍(英語:Browning Hi-Power)是一把由美國著名槍械發明家約翰·勃朗寧作基礎上的設計、迪厄多內·塞弗(Dieudonne Saive)和比利時赫爾斯塔爾的國營赫斯塔爾改進及完成以及FN生產的單動操作式半自動手槍,發射當時歐洲威力最強大9 × 19 毫米手槍子彈。勃朗寧是在1926年開始設計。M1935勃朗寧大威力自動手槍是世界應用最廣泛的手槍之一。因其精度良好、容彈量較大,至今仍在現代手槍結構設計中佔有重要地位。結構新穎、設計獨特,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創造性的產品。憑藉其凸耳式槍管偏移式閉鎖機構,成為經典之作,同時,該槍也是一支著名的“長壽”武器,目前仍在英國、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國軍隊中服役。 該槍現仍為使用最廣泛的制式手槍之一,它從1935年由FN推出後就一直在生產。

之所以稱為“大威力”主要是區別於以前以FN名義設計的各種勃朗寧手槍,如M1900、M1906、M1910等,它們多是發射低威力的7.65mm/6.35mm口徑手槍彈。而M1935手槍發射喬治·盧格設計的9×19mm巴拉貝魯姆槍彈,對當時歐洲人來說的確是一種威力最大的手槍彈,其槍口動能達到490焦耳,在50m上的落點動能達到365焦耳,如此大的能量對殺傷相應距離內的無防護有生目標綽綽有餘。其次,M1935的彈匣容彈量達到了13發,與當時流行的自動手槍僅7~10發的彈匣容彈量相比,也是空前的。這使得該槍的使用者擁有更強的單兵火力,對近距離作戰具有重要意義。充分顯現了“大威力”的風格。該槍完全由鋼件製成,結實耐用,尺寸較傳統的勃朗寧手槍明顯大,線條簡練,給人以粗獷、墩實的感覺。

1991年9月美國《槍與彈》雜誌進行的“20世紀十佳手槍”的評選中,M1935名列第五,勃朗寧的另一傳世之作——M1911自動手槍則位居第二,考慮到兩者設計的年代差別和美國人對0.45英寸口徑的偏愛,M1935獲得這樣的排名並不奇怪,但如果在歐洲進行同一評選的話,結果肯定會顛倒過來,因為M1935從一開始就是一支“歐洲人的手槍”。



萬川集海2


M1911手槍自誕生之日起,至今裝備已經超過了一百年,它幾乎見證了自一戰以後所有的現代戰爭,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這是一位百歲老兵。

M1911是由比利時槍械設計大師勃朗寧設計,具體量產由勃朗寧的對手柯爾特公司完成。其設計結構已經成為了現代手槍的設計藍本,可能是因為它的年齡太老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被意大利的伯拉塔92F取代了首發位置。

然而美軍士兵似乎更喜歡柯爾特手槍,軍隊不予列裝,很多士兵卻自掏腰包去購買這把老槍,參加了後來的海灣戰爭和對伊拉克戰爭。

在戰場環境下,柯爾特的巨大威力給人的是安全感,一槍能就能把敵人打得喪失行動能力,這就跟它的0.45acp子彈是離不開的。這種子彈的彈頭很重,子彈的停滯力極強,比起它來,通用的9mm帕拉貝魯姆子彈簡直就是個娘炮。

再者,柯爾特的結構絕對可靠,槍管偏移後座與迴轉擊錘結構不會出現問題。而它巨大尺寸的零部件雖然讓它的重量很大,但是重量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很好抑制後坐力。在一戰中,一名美軍士官用一把柯爾特手槍俘虜了一百多德軍士兵。在二戰,美國海軍陸戰隊用柯爾特手槍給不可一世的日本陸軍狠狠的上了一課,拼刺刀?不好意思,你只管萬歲衝鋒,我肯定拿柯爾特手槍招呼你。

一槍一個的痛快,在這把手槍上同樣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在戰場環境下,一把好用的武器給士兵的不止是安全感,而是信心。而柯爾特公司也很會迎合現代戰爭的需要,改造了這把手槍,給它增加了戰術導軌,改裝了氙氣照門和戰術噴塗,讓這把老槍看上去至少還能服役半個世紀。


代號鐮刀


首先,先搞明白手槍是幹嘛的。絕大多數手槍的戰鬥距離在10米以內。這要求了什麼,三方面。殺傷力夠,指向性好,可靠性出眾。而1911全部符合。


用戶4920697572364


設計合理,成本低廉。適合大規模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