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2019年11月15日

行囊已收拾妥當,整裝待發。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17:45福州飛拉薩,經停長沙。飛機延誤,延誤原因是航空限流。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我就這樣坐在飛機上,看其他航班或起飛或降落。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計劃在16日00:10到達拉薩貢嘎機場,而最終1:18抵達。迎接我的是撲面而來的凜冽寒風,我精神抖擻,沒有高反,也沒有興奮。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凌晨3點鐘,一個人走在拉薩的街頭,招呼著出租車。街對面停著一排出租車,司機互相嬉鬧,卻無動於衷我的招呼。我去到他們跟前並清楚表述去向,沒一人接單,告知讓去對向打車。我是到現在也不明白,空車候客的你們為什麼不能轉向載我到客棧?

客棧老闆很熱心,等門到三點多,辦理入住的同時叮囑我在拉薩的注意事項,我很安心的入住。

2019年11月16日

睡到自然醒,出門遊蕩。裝備如常:揹包,相機,三腳架,保溫壺。

這次沒有嚮往常一樣打開手機地圖,而是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向藏民問路。靠著藏民的指向,我來到了布達拉宮。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布宮腳下,被一藏民導遊攔了路,讓我拼他的講解團。費用可接受,但他需要取走我的身份證替我去預約,讓我留在原地等候;因為這樣,我拒絕了拼團。他沒做挽留,只說了一句:你應該對我多點兒信任。我回頭之際,他已經找到了信任他的人。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最後是在一家旅行社拼了導遊,並在一眾人裡,撿到了一個“專屬攝像師”,我們在布宮裡互相留影。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布宮行程結束,應“專屬攝像師”之邀,共進晚餐,是高原上的四川火鍋。因為陌生,我們敞開心扉,聊一切。

2019年11月17日

納木錯一日遊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拉薩今天的日出時間是8:39,而6:45前需自行前往布宮腳下的白塔處集合,拉薩的旅行團沒有上酒店接遊客的說法。

夜幕裡星空下,我們出發在路上。車上備著大襖子,製氧機,給了我十足的安全感。

我的鄰座是那位昨天布宮腳下撿到的“專屬攝像師”,他的鄰座是一位全程吸著氧氣的廣州姐姐,而廣州姐姐年邁的雙親卻一切安好。我也一切安好,不冷不熱不高反。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小巴車在雪山裡穿行,我舉著手機四面八方的搜索信號,打開視訊,與家人與朋友分享著這裡的美景。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腳下是湛藍的天湖,在陽光的照射下,湖水清澈透明。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專屬攝像師”很敬業。飄雪中,寒風下,為我攝下了一張張滿意的照片,感恩滿滿。

2019年11月18日

第一次簽署旅遊合同,拼車四天三晚的行程。

由於西藏地理位置特殊,很多地方屬於邊防管制區,必須持有邊防證才能進入。9:30前拉薩邊防大廈前集合,等候辦理邊防證。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七人VIP精品團,黃師傅載著我們疾馳在路上。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車上一73年的來自大連的大哥,二次進藏,第一次是吸著氧被抬回去的。這次他的狀態沒有很理想,但也不糟糕,還能全程監督黃師傅安全駕駛提醒我們安全遊玩,是我們的安全監督員。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一路上,陽光熱烈,水波也溫柔。

今日份景玩:雅江河谷,羊卓雍措湖,滿拉水庫,卡若拉冰川。

2019年11月19日

6:50出發,我們是星空下的第一波趕路人。夜幕下穿過高山穿過戈壁灘穿過無人區來到奇林峽。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連綿的雪山下是浩瀚的戈壁灘,戈壁灘下是粗獷的土林。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我鼓足勇氣挑戰自己,站在鏤空的戈壁灘上,腳下踩著薄薄的巖皮,旋轉跳躍,不停歇。而其實,心裡暗暗發怵。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土林附近有一個村落,日喀則市定結縣牧村,海拔4700米,孤零零的坐落在荒原中。我們帶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愛心去看望村裡的孩子,一張張高原紅的臉上是一雙雙清澈的眼睛。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我們在陽光下午餐,孩子們就圍著我們打轉,一臉的陽光。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15時許,我們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公園,去遠觀一座座雪山。

今年1月份,日喀則定日縣珠峰管理局發佈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珠峰大本營已成歷史。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我們住進了曲宗村的藏民家裡,女主人仁增。我能接受50元一份的炒蛋,甚至是條件惡劣的大通鋪,就是沒辦法接受隨地大小便這件事情,犛牛般的生活方式。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這是仁增家為遊客搭建的衛生間,我不知道搭建它的意義何在,露天,且圍牆還不到膝蓋,你一定會成為高崗上的被觀對象。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我是滴水不敢進,可夜半還是一個人走千米路去停車場旁政府出資搭建的移動衛生間,路燈昏暗,野狗長吠呼應,我是又一次挑戰了自己。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凌晨,仁增家門前,架起三腳架,拍星河。

星空下,團內一90年博士生小姐姐為我的小破相機設置參數;一96年的長沙妹妹直呼想談戀愛。

浩瀚星海,太震撼,星空乾淨的很真實。

2019年11月20日

今天的行程,從珠峰景區回日喀則市。

珠峰之行異常疲憊,車裡的大家都在補眠,管它什麼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我坐在副駕駛位上,強打精神,有一搭沒一搭的與師傅說著話。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團內一85年的河南小姐姐,她對牛的喜愛能讓我驚呆。我多想把她搖醒,這一路上可有她喜歡的“牛寶寶”啊。如果她能趴在車窗邊繼續高呼她的“牛寶寶”,她的尖叫聲一定能給黃師傅提神,這樣我也不用強打精神。

酒店火速辦理入住,直奔洗浴間,洗掉一身疲勞,著床就睡。睡飽晚餐,火鍋串串,盡撿肉吃。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餐後散步,食特色小吃。酪糕與酸奶,糌粑與酥油茶,實在不習慣,淺嘗之後,都贈與隔壁桌的旅友,而隔壁桌回贈了他們的羊肉。

2019年11月21日

今天的行程,參觀扎什倫布寺,回拉薩。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扎什倫布寺位於日喀則尼色日山腳下,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磚紅與牛奶白,是寺廟的主打色,我穿梭在殿堂和院落之間的小巷中;在陽光的照射下,寺廟給人一種安詳愜意之感。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我在廟宇間拍著風景,一婦人跑進我的鏡頭裡,對著我笑,這一刻我與美好相遇。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一人一狗,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回到拉薩,VIP精品團分別於布達拉宮山腳下。我與團內96年長沙妹妹拼房,入住蘇毗花園酒店(女兒國民宿)。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晚上打卡網紅餐廳吖啦嗦,食一餐江湖菜。梅子酒,尖椒雞,茉莉花炒雞蛋,涼拌鯽魚。

我一個人來到拉薩,遇到很多一個人,然後玩成一群人。我們從小飯桌吃到大板桌,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旅人嬉鬧嗨談。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準備入睡前,接到一94年西安小哥哥邀請,我與長沙妹妹去到Space Club,為他慶生。高原地區拔高了我的小酒量,原本凌晨6:00結束的慶生局結束在凌晨三點鐘。


2019年11月22日

自然醒,吃一碗藏面,晃悠悠的來到八廓街。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八廓街,藏族人民心中的“聖路”,較完整的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既是最虔誠的宗教路,又是最熱鬧的世俗街。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我走走停停,不小心踩到一阿姐的腳,還沒致歉,就先收到一張笑臉,這是不期而遇的溫暖。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都說拉薩是一個擁有溫暖微笑的城市,而來到拉薩的你一定要對陌生人笑一次。目光對視之時,嘴角上揚,我用微笑丈量了我與人心的距離。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大昭寺門口,遇一援藏的軍醫姐姐,我們一同僱了個講解員,是一位藏族同胞,他一字一句的努力表述,可愛至極,認真工作的人自帶魅力。

大昭寺出來,軍醫姐姐問我去向,並領路前往小昭寺;她是要趕機的人,卻還是願意給我她的時間。而匆匆一別間,是沒能留影的遺憾。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小昭寺遊客稀少,大多是朝拜的藏民。殿內僧人們在午課,我來到殿外,隨著人流轉經,一圈又一圈。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八廓街內,慵懶坐於長椅凳上,沐浴陽光。如果陽光能夠儲藏的話,我想要販賣這裡的陽光。

太陽西斜之時,打開大眾點評,打卡各色美食;盆子土豆,嗦一碗米粉,冷峰,古樹酸奶,旬食,阿刁甜茶,瑪吉阿米,候鳥等風來。


2019年11月23日

自然醒,客棧內解決早午餐,公交前往色拉寺。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色拉大乘寺,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講經說法之地,相當於藏傳佛教寺廟中的清華北大。而這次,我為馬頭明王而來,為辯經盛宴而來。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色拉傑大殿外,有一條長長的隊伍,這是排隊朝拜著名的拉薩三忿怒尊中之色拉馬頭明王的隊伍。我來到隊伍中,排了近倆小時才進入大殿,由喇嘛指引,學當地人模樣,把頭伸進一個小神龕裡面,觸雕像的基座。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色拉寺每天下午三點開始的辯經,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僧人通過辯經的方式來學習佛法。他們表情激動多變,肢體動作誇張,場面十分熱烈,激烈的辯經聲在辯經場上回響。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沒等辯經結束,我回到了布達拉宮廣場;等日落,拍夜景。


2019年11月24日

12:00拉薩飛福州。

今天還是自然醒,不緊不慢的收拾行李,等坐上機場大巴才意識到時間的緊迫性。大巴的最高時速60碼,我像極了一隻熱鍋上的螞蟻。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到達機場時,已是晚到的旅客。VIP待遇,一路暢通無阻。

我們準時起飛。

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

飛機上俯瞰雪域高原,美到令人心醉。

12:00貢嘎機場起飛,23:00長樂機場落地。

這段旅途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