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與薦福寺


小雁塔與薦福寺

薦福寺位於西安南門外偏西的位置——友誼西路72號。從西安南門外往南走不遠,到了友誼西街再往西走就到了。


小雁塔與薦福寺

這裡憑證換票參觀,熙熙攘攘特別熱鬧,不僅成了市民休閒的樂園,也成了外地遊客必到的地方。孩子們眾多,參觀學習,娛樂遊玩,好一派景象。


小雁塔與薦福寺

門前有標識,介紹著小雁塔。門口楹聯寫到:"古塔偉岸佇立千載系徵帝都長安古今事,高廟御賜不圮百代鐫記歷朝帝王上下史",點出了悠久的歷史,時代的變遷。


小雁塔與薦福寺

進門,先拜謁的是"白衣閣"。白衣閣,好多地方都有,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因觀音菩薩常著白衣而得名。這裡突出介紹的是薦福寺、小雁塔的由來。其中,唐趙彥昭詩言:"天衣拂舊石,王舍起新祠。剎鳳迎雕輦,幡虹駐彩旗-----"點出了唐中宗的舊宅。


小雁塔與薦福寺

據說,這裡先是隋煬帝楊廣做皇帝前的舊宅晉王府,後是唐中宗李顯做皇帝前的舊宅英王府,故有 "潛龍舊宅"之稱。


小雁塔與薦福寺

唐高宗李治去世後,即位不久的唐中宗李顯就被皇太后武則天所廢,弟弟李旦即位,為唐睿宗。到了唐高宗李治駕崩百日,文明元年(684年)3月,皇太后武則天便敕命為丈夫獻福立寺,為獻福寺。到了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已經稱帝,又改獻福寺為薦福寺,並以飛白體親書"敕賜薦福寺"匾額。


小雁塔與薦福寺

後來,又得益於一高僧——義淨,俗姓張,字文明,范陽(今涿州)人。義淨十幾歲時,仰慕玄奘,從廣州乘商船出國,遊學印度,歷時二十五個春秋,踏遍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印度洋東部三十餘國,帶經卷回朝。武則天親自到洛陽東門迎接。可以說,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先行者。


小雁塔與薦福寺

景龍三年(706年),唐中宗李顯復唐回長安,特意在薦福寺為義淨專設了翻經院,第二年又修建了小雁塔,保存佛經佛像。義淨先後譯佛經50多部200多卷,薦福寺佛教活動達到了極盛階段,義淨"聲名極一時之盛"。現在是寺塔合一,顯得園林很大。


小雁塔與薦福寺

到了小雁塔,北面兩側豎立著"重修小雁塔碑記",中間望去,小雁塔卻不同於一般的塔,特別是塔頂,它怎麼是"牛蹄子——兩瓣的"?

聽導遊介紹,這才知道小雁塔歷經幾十次地震不倒。我可是經過唐山大地震的,有過這方面的感受。當然,它屬於圓形或者多角形,有一定的穩固性,不管是從那個方向搖晃,最後還是以塔中心穩定下來。除非地震中心就在它的附近,那就不好說了,有的地裡冒沙,有的地形錯位,有的地裂開縫,再結實的塔也難保全。我們當年住的樓東就有一座"遼代古塔",它基本成橢圓形,唐山大地震就沒有倒,而離市區較近的車軸山中學院內山頂上的那座東塔就掉了頭。所以說,不同程度,不同角度,有著不同的影響。


小雁塔與薦福寺

據小雁塔北門簷上明人王鶴題字記載:明化末年,1487年地震,小雁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到了明正德末,1521年地震,小雁塔一夜間竟被震合,成為千古"神合"之奇。到了明嘉靖三十四年臘月,長安大地震,才將塔頂震毀,形成這個樣子。自然界真是有好多未知數,說不清楚,道不明白,有待於後人研究。當然,解放後小雁塔經過多次加固、維修,才獲得了新生,展現出唐代古塔的風貌。只是為了說明歷經地震的磨難,保留了頂端震裂遺痕,但仍不失唐代的風采。


小雁塔與薦福寺

到了小雁塔南面,仔細觀詳,更顯出小雁塔的細膩纖維,磨磚對縫,小巧玲瓏,挺拔勁秀。小石門正對著南面的建築,上有一豎匾"絲路民風",左右楹聯:"女皇賜御寺,寶塔撐青穹",點出了皇家寺院。

小雁塔與薦福寺

藏經樓南面匾額是"三秦之光",與大雄寶殿構成了當年義淨講經說法、譯經書卷的場地,說明著義淨的作用與功績。


小雁塔與薦福寺

大雄寶殿,西側房門上懸有一匾:"雁鳴高樹",楹聯是:"鳥語花香籍此吉期行吉禮,風和日麗趁斯良辰結良緣",不知為啥是副喜聯,難道有人在此"洞房花燭夜"?

小雁塔與薦福寺

東側房門上,匾額倒是"福壽無疆",這裡肯定與一個人有關,哪是誰?


小雁塔與薦福寺

再往南走,就是古樹碑林,顯示著年代的久遠,任何東西都可複製,唯獨這古樹難以複製。四座碑亭,左右兩座,相立對稱,有的是重修碑記,有的是"雁塔題名",這裡的雁塔題名與大雁塔有所不同,大雁塔是以"文"題名,進士第題名,這裡是以"武"題名,記載著武舉人姓名籍貫。兩雁塔,涇渭分明,挺有意思。


小雁塔與薦福寺

到了慈氏閣,與白衣閣有些彷彿,也是一座二層歇山式建築。底座像是城牆有券門,樓上幾棵紅柱支撐著翹起的飛簷,磚磴樓梯就在外邊,據說是明宣德年間所重修。

小雁塔與薦福寺

慈氏即彌勒,佛教上說他是釋迦摩尼的繼承佛,也稱未來佛。閣上匾額"敕賜薦福寺",也是當年修好後,明英宗皇帝朱祁鎮所書。


小雁塔與薦福寺

再走不遠東面便是"雁塔晨鐘",匾額高高懸掛,古鐘卻在鐘樓外面,任花錢撞擊敲響,聲音陣陣,迴盪四方。

小雁塔與薦福寺

清人朱集義詩中描寫的"關中八景","噌吰初破曉來霜,落月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蹟總蒼茫",有些恍惚,好像再也沒有那悠揚的韻味。


小雁塔與薦福寺

古鐘倒是依舊,篆刻著吉祥的寄語,地下的水洗倒是更吸引孩子玩耍。


小雁塔與薦福寺

相對西面就是鼓樓了,晨鐘暮鼓嗎?"雲深古剎記何年,高聳層雲接洞天。聽到更殘月落裡,一聲綠緲一聲園。"四棵楹柱,一柱一句,竟然描寫的也是晨鐘,鼓呢?難道就這石鼓。


小雁塔與薦福寺

最南面就是薦福寺南山門了,匾額寫到"最勝法門",表明著薦福寺作為皇家寺院的崇高地位,這裡平時是不開門的,返回還要從北門或西門出去。我們便從西側往西門而去。


小雁塔與薦福寺

西門是"傳統文化交流中心",門聯也挺有意思:"進園降福,出門遇喜",進也好,出也好,都不錯。

小雁塔與薦福寺

裡面更是孩子們的天地,有耍的皮影,

小雁塔與薦福寺

有打水的轆轤,

小雁塔與薦福寺

有健身的石鎖,有孩子們展示的舞臺,一幫小孩兒正在學打腰鼓。

小雁塔與薦福寺

週末要是帶著孩子到這裡來玩,真是既長見識,又長學問,託西安市的福,把小雁塔旅遊景區辦活了,辦火了,更託古代前人們的福,給我們留下了這麼一塊風水寶地。


小雁塔與薦福寺

現今的小雁塔已作為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一處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與大雁塔相輔相成,已成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

九口2020-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